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

移除 25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 ''' ,即北京大学人文学苑、李兆基人文学苑、北京大学人文楼群,是位于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北京大学 ]] 燕园主校区内、未名湖东北侧,仿明清风格的建筑群。香港商人李兆基为人文学苑工程捐资1亿元 [[ 人民币 ]] ,北京大学因而将人文学苑永久命名为“李兆基人文学苑”。人文楼群于2009年6月27日奠基,2011年10月27日竣工。学苑供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使用,分为六个区,兼具教学、科研、办公、会议和图书阅览功能。总用地面积24,657平方米,是 [[ 亚洲 ]] 最大的人文学科建筑群。
==建设与命名==
李兆基人文学苑奠基于2009年6月27日,原本计划2010年底竣工,实际竣工于2011年10月27日。2009年6月27日,李兆基基金向北京大学捐资2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北京大学人文学苑、维修公共教室楼、设立讲座教授 [[ 基金 ]] 。这笔款项是北京大学自社会获赠的最大单笔捐款。其中,1亿元人民币用于修建人文学苑。北京大学为感谢 [[ 李兆基 ]] 的捐助,决定永久命名人文学苑为“李兆基人文学苑”,公共教室楼(第二教学楼)为“李兆基楼”,讲座教授基金为“李兆基讲座教授基金”。
==建筑布局==
李兆基人文学苑位于 [[ 未名湖 ]] 东北侧,清代皇家园林镜春园原址之上,用地面积总计24,657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人文学科建筑群。建筑采用明清风格,分为六个区,即会议接待区、图书阅览区、 [[ 哲学 ]] 系区、 [[ 历史 ]] 系区、中文系区以及保留的古建景观区。图书阅览区位于园区中心,通过连廊与其它建筑相连。西南部的会议接待区是一处独立的院落。2006年,北京大学拆除了 [[ 朗润园 ]] [[ 镜春园 ]] 的一些建筑。当时北京大学校方表示,拆除的只是私搭乱建的房子,有文物价值的重点院落将得到原地保护,修旧如旧。园区东侧设有地下车库的出入口。六个区相互独立,又互为因借。人文学苑为院落式布局,院内水系环绕。人文学苑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教学、科研、办公、会议和图书阅览的场所。中文、历史、哲学三系的办公地点原设静园六院,空间狭小。搬迁至人文学苑后,空间不足的问题得到解决。据称,人文学苑可容纳三百余名 [[ 教师 ]] ,三千余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 [[ 研究生 ]] 及留学生开展研究与会议活动。 ==视频=====<center> 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 相关视频</center>===<center>北大筑梦人 | 李兆基先生</center><center>{{#iDisplay[[Category:c063472z0w7|560|390|qq}}</center> <center>香港15年 920 人物故事 李兆基:地产大亨把脉香港经济</center><center>{{#iDisplay:F0010bU8Ycm|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建築藝術總論]]
247,1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