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海音寺潮五郎

移除 33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海音寺潮五郎'''(1901年11月5日-1977年12月1日),本名末富東作(すえとみ とうさく),日本鹿兒島縣大口村(現已合併為伊佐市)人,小說家。作品以歷史小說為主,以描述日本大名[[上杉謙信]]的歷史小說《天與地》(天と地と)著名。《天與地》在1969年曾被拍成大河劇,也於1990年被[[角川歷彥]]拍成電影。日本学者会田雄次曾指出,海音寺潮五郎在日本历史题材的小说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三个基本标准:就是不屈的意志、刚毅的性格、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计得失利害。在他笔下,不管是谦信也好,西乡也好,孙子也好,都贯彻着同样的精神。这是一种典型的鹿儿岛人的性格。所以评论家把海音寺潮五郎称为 “现代日本的最大的正统历史小说作家”。所谓“正统”,强调就是不媚时流的思想与艺术追求——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已经是稀有动物了。然而我觉得这样固执坚持文学之道的先生真的非常非常可爱。紫綬褒章獲得者
==海音寺潮五郎这个笔名==
虽说是灵感所至,也许潜意识中想起了上田敏的译诗集《海潮音》或是与近松左卫门齐名的歌舞伎剧作家纪海音。以此笔名发表的《沫雨草纸》,以及三年后长篇小说《风云》连载,都受到了高度评价,此后各种大众文学杂志的约稿纷至,使他辞去教职全力投入写作,成为一个职业作家。当然,这笔名最初也遭到不少批评,有人甚至说加上这“五郎”的名字听着像渔村的乡土气。不过也有人叫好,被海音寺视为江户学的师长的三田村鳶鱼一次问他:
   “你的笔名来自观音经吧?”    “观音经里有吗?”    “有啊,在偈语里。”    回头翻书,真找到这样的偈语:    “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    竟有这样的出典,他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不过海音寺潮五郎在日本历史文学史上却是个响当当的名字,这一点无可质疑。
==《天与地》挽救了NHK大河剧==  
陳寶蓮譯,《上杉謙信:天與地》(三冊),台北:遠流,1991。
劉惠禎譯,《孫子》(三冊)台北:遠流,1991。
美國作家 這是關於日本籍或日本裔的作家、詩人、文學家等人物的小作品。你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8 個分類:1901年出生1977年逝世日本小說家鹿兒島縣出身人物直木獎得獎人紫綬褒章獲得者菊池寬獎獲獎者歷史小說家
導覽選單
 
== 參考资料==
6,8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