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04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1957年1月,在 [[ 中国科学院 ]] 副院长竺可桢的倡议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成立,同年开始招收科学史 [[ 硕士 ]] 研究生;1975年,扩建成为研究所。1987年,培养出国内首位科学史 [[ 博士 ]] 研究生。迄今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300余名。2005年,成功主办第22届国际科学史<ref>[https://www.sohu.com/a/331973524_100221400 聊一聊你不知道的科技史],搜狐,2019-08-06</ref>大会;200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 [2]
截至2020年8月,研究所设有三个研究室,1个科技史专业 [[ 图书馆 ]] ;有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或通讯 [[ 院 士3 士]]3 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有在编人员、项目聘用人员、在站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等近百名,在学 [[ 研究生 ]] 近40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39人;主办有《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和《科学文化评论》三个核心期刊。 [2]
==历史沿革==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中国科学院直属独立单位),成立于1957年1月1日,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的综合性的科技史 [[ 研究机构 ]] 。
1962年9月,由中国科学院 [[ 哲学 ]] 社会科学部代管。
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起初设有数学史、天工化物、生物地学史3个 [[ 专业 ]] 研究组。
1965年,天工化物组中的工艺史部分单独成立了 [[ 工业 ]] 技术史组。
1975年,扩建为研究所,所下设数学史组、天文学史组、 [[ 物理 ]] 化学史组、生物地学史组、技术史组和通史组。
1977年5月,哲学社会科学部改为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1978年1月1日,自然科学研究所重归中国科学院。
1978年,研究所将这些专业研究组合并为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室,并成立中国近现代科学史研究室。
1984年,撤销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室,成立中国科技通史、古代物理学化学史、古代生物学地学史、古代技术史、古代数学 [[ 天文学]]<ref>[https://www.sohu.com/a/232586351_523187 中国古代天文学受制于天人感应说] ,搜狐,2018-05-23</ref>史5个研究室。
1998年,改变以往按学科史划分研究室的办法,将研究室调整为4个:中国 [[ 古代 ]] 科学史研究室、技术与应用科学史研究室、中国近现代与 [[ 世界 ]] 科学史研究室、科技史理论与综合研究室。
1999年12月,被认定为科研基地型 [[ 研究所 ]] 。
2002年,撤销研究室,成立了研究部。科研人员由研究部统一协调。4月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
2006年,成立“中国传统 [[ 科技 ]] 文明研究中心”。4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基地。6月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史研究室。
2010年4月,成立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室、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室暨 [[ 中国科学院院史研究室 ]] 、西方科技史研究室。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303 科學教育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