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

增加 10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中国佛学院 ''' 灵岩山分院位于饮誉中外净土道场苏州灵岩山寺,是净宗十三祖 [[ 印光大师 ]] 圆寂的地方。妙真和尚创办灵岩山寺西有研究社,1948年扩充成为灵岩山寺净宗佛学院,学僧48名,1959年后停办。1980年开办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历尽寒暑,时至今日已招收十四届700余名 [[ 学生 ]] ,前十三届毕业600多名学生,现大多在海内外各处弘法<ref>[https://www.sohu.com/a/229522558_219795 学诚法师:“弘法利生”所说的“弘法”尤为重要] ,搜狐,2018-04-26</ref>。
==基本情况==
灵岩山寺, [[ 历史 ]] 上几度沧桑,灵岩山经历了过去的历史,迎接着新的岁月。在介绍本院 [[ 教学 ]] 活动的同时,先让我们浮光掠影地回顾一下过去历史的丰富底蕴,才能更好明了今日的现实状况,总结经验,继往开来。
灵岩山又称石城山、石鼓山、砚石山、象山。在春秋时代,曾是吴王夫差的馆娃宫,这大概是公元前四百多年前的事情。据史书记载, [[ 东晋元帝 ]] (326~334在位)的司空陆玩舍宅为寺, [[ 梁武帝 ]] 天监年间(502~519)增拓为秀峰寺,天监十五年(516)智积菩萨应化此山,遂为“智积菩萨显化道场”。天监二年(503)建成供奉佛舍利的灵岩塔,即今多宝塔。 [[ 南宋 ]] 绍兴年间(1131~1163),太傅、韩蕲王(韩世忠)于寺荐先福,名显亲崇报寺。明洪武改为十方丛林。明清时二度毁于火,重建规模难复昔日辉煌。清宣统三年(1911), [[ 普陀山 ]] 三圣堂真达上人被请住持本山,开始了兴复的工作。民国十五年(1926),开为十方净土道场。院事由妙真上人实际负责。二十六年(1937)冬,印光大师移锡灵岩。二十九年(1940)终寂于此,奠定了净土道场的特殊地位。
灵岩山寺,1948年在过去西有研究社的基础上开办净宗佛学院,当时担任教学工作的法师大多毕业于 [[ 宁波 市|宁波]] 观宗讲寺。如:碧林、莲因、化东、梵光、种莲等法师,讲授《弥陀要解》、《四教仪集注》等天台、净土课程。那时的方丈和尚妙真上人也是观宗寺的学生。因此,灵岩山一直传持“教遵天台,行归净土”的传统。
==办学方针==
" 教遵天台,行归净土" 八字方针是印光大师及前代诸上人共立的规约 ,现在完整地保存于教学体制中。在这个大前提下,灵岩山办学的目标非常明确,设置的课程有天台宗、净土宗、律宗、佛教史、佛学概论 、梵呗<ref>[https://www.sohu.com/a/320273888_349202 常识 | 什么是梵呗] ,搜狐,2019-06-13</ref>及语文、历史、时政、书法等,佛学课占70%, [[ 文化 ]] 课占30%。力争做到三学并重 。五明兼攻的教学格局。任执教工作的八位教师崇高无私的奉献品格,受到了大众的敬仰和尊重
==教学内容==
研究班依照本寺《共住规约》及本院《院规》、《教学大纲》的规定,全面体现," 教遵天台,行归净土" 的宗旨。学生严格遵守清规戒律,从事丛林 [[ 生活 ]] ,鼓励自行礼佛、诵经、念佛等行持,并统一参加每年末的精进佛七。另外,每逢星期一、三、五诵《法华经》,二、四、六诵康本《无量寿经》、《观经》、《弥陀经》,突出净土信愿行三资粮和天台" 止观明静,定慧兼美" 的原则。课程设置分净土、天台两个宗派,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天赋,任选一门作为主修,亦可二宗兼攻。教学以法师主讲、提示、辅导形式进行,学生采用听讲、提问、讨论、独自进行专题研究、或自选宗派完成学业等方式参予 [[ 学习 ]] 。每月师生举行教学交流座谈会一次。学生依据授课内容复讲,每月完成一篇相应的学习总结报告,每学期准备一篇论理精详,内容完整的论文,学生平时可接受口试、笔试等测验。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220 佛教總論]]
35,7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