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楊牧 (臺灣)

移除 4 位元組, 5 年前
創作經歷
1959年四月《創世紀》改版,首次列名為編輯委員。同年九月進入[[東海大學 (台灣)|東海大學]]就讀歷史系,後來因興趣不合,轉讀外文系。此時的楊牧,閱讀了大量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作品,如[[威廉·華茲華斯|華滋華斯]]、[[拜倫]]、[[雪萊]]、[[濟慈]]等等。1964年自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隨後,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參加保羅·安格爾|Paul Engle及其妻[[聶華苓]]創辦的「[[國際寫作計畫]]」詩創作班,並獲得藝術碩士學位。楊牧在愛荷華的前後期同學有[[余光中]]、[[葉維廉]]、[[白先勇]]、[[王文興]]等日後引領台灣文壇的作家。愛荷華求學期間,楊牧對[[愛爾蘭]]詩人[[葉慈]]有著比浪漫詩人更多的關注。葉慈中年之後浪漫精神的提升、對神人關係的探討及現實社會的批判,影響了楊牧日後文風的改變。
接著楊牧進入[[柏克萊大學]][[ 比較文學]] 系,獲博士學位。此時[[越戰]]正如火如荼的展開,而柏克萊大學是60年代[[反戰]]運動的領導者,積極抗議美國政府介入越戰。這使得楊牧感受到美國身為高度文明國家,卻同時也投入血腥戰爭的矛盾。1972年後更改筆名為「楊牧」。在改變筆名之後,其作品風格亦為之一變;在原有浪漫抒情之外,多了一份冷靜與含蓄,並且開始有了關心現實問題的作品。由憂鬱沉靜舒一己之懷,轉而介入及批判社會。楊牧曾說:「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不變即是死亡,變是一種痛苦的經驗,但痛苦也是生命的真實。」<ref>詳見楊牧:《年輪》(台北:洪範,1982),頁177</ref>這是楊牧開始關注社會人世的關鍵。1984年之《交流道》即隨筆式地紀錄對當時社會現象的觀察及批判。
[[夏志清]]曾評論:“杨牧《衣饰与追求》一文,把《[[离骚]]》和[[埃德蒙·斯宾塞|史本塞]]《[[仙后]]》相比,是比较中西文学论文中最有见地的一篇,但问题是《离骚》一共几行,《仙后》又有多长?”<ref>[[夏志清]],《文學的前途》</ref>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