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
次編輯
變更
伏生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伏生 ( , 伏胜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center|[http://ww4.sinaimg.cn/large/7e1f3277jw1eacf1qo8upj208c0g0gmt.jpg 原图链接] [http://www.coolzou.com/Weibo_74157.html 来自酷走旅游网]]]| 图像说明 = 伏生 |center| 出生日期 = 前260年(辛丑年) | 出生地点 = 济南(今山东省邹平市)| 逝世日期 = 前161年(庚辰年) | 国籍 = 汉人| 职业 = 曾为秦博士| 知名作品 = 《尚书》}}<p style="text-indent:2em;">'''<big>伏生</big>''' , 字 名胜.秦汉之际济南人.系孔门弟子轌 子贱 ), 后裔.始皇焚书坑儒,伏生冒死将《尚书》藏于壁中.汉代儒家学派逐渐复兴,文帝闻济南伏生善治《尚书》,派太常掌故晁错到伏生家学习.后世今文经学家将其与在 汉 武帝时期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相提并论,合称“董伏”。== 人 物生平 ==<p style="text-indent:2em;">伏生系孔门弟子轌子贱后裔。秦统一后 , 朝廷设博士70员以备顾问,伏 生 于 即为其一。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伏生冒着生命危险,暗将述录唐尧、虞舜、夏、商、 周 赧王五十五年(约前268年) 史典的《尚书》藏在墙壁之夹层内,由此逃避焚烧之难。秦亡汉立,儒家学派逐渐复兴 , 卒于 汉 文 惠 帝 三 四 年 (约前178 (前191 年 ) ) , 享年90岁 除"挟书律" 。 汉 伏生掘开墙壁发现尚有29篇保存完好,这便是成为中 国 济南(今山东滨州市邹平市 古代史宝贵资料的《尚书》。伏生壁藏《尚书》并将其传播的事迹传到朝廷,[[1汉文帝] 韩店镇苏 ]非常重视,欲召他进朝,但此时伏生已年愈九十,不能出行。于是文帝派时任太常掌故之职的晁错到章丘伏生 家 村) 中,当面授受。伏生因年迈不能像正常 人 那样说话,他的话只有其女羲娥才能听懂,只好先由伏生言于其女羲娥,再由羲娥转述给晁错。终于将伏生胸藏《尚书》整理记录下来,补叙出所失篇章,才使《尚书》得以完整流传。</p> <p style="text-indent:2em;">自此迄后世,《尚书》之为学,伏生实为传授的渊源。以后伏生弟子又据他对《尚书》<ref>[2http://www.guoxue.com/?book=shangshu 《尚书》 ] 国学网</ref>的解释,编成《尚书大传》一书,属"外传"之体。后人评伏生传书之功曰:"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西汉思想文化界,是今文经学的天下,在文、景、武、昭、宣诸帝统治时期 , 曾 立于学官的五经十四博士皆 为 秦 今文经学派,其中《尚书》一经所立欧阳生、大夏侯(胜)、小夏侯(建)三 博士 ,悉出于伏生门下。由于伏生对传授《尚书》的特殊功绩,后世今文经学家将其与在汉武帝时期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相提并论,合称"董伏" 。== 藏书 ==<p style="text-indent:2em;"> 秦时 为博士官,对《尚书》有深入的研究。秦始皇 焚书 时 , 于壁中藏 他将 《尚书》 等书藏于旧宅墙壁之中 , 而后流亡他乡。 汉 初 定后回乡自求其书 , 仅存二 已损失数 十 九 篇, 以教齐鲁之间 仅存29篇 。 至汉 文帝时 ,国家四处征 求 能通《尚书》研究者,竟然无人能应。闻他 能治《尚书》 者 , 以年九十 遂召前往,他已90 余 岁, 老不能行, 乃使 文帝遂派 晁错 往受 等人到他住地学习,既以教于齐、鲁 之 间 。 今文 西汉时,精通 《尚书》 学 者, 皆 多 出其门 下 。 世 撰有《尚书大传》,早佚,现存《尚书》28篇,相传由他传授而存。</p><p style="text-indent:2em;">伏生所藏的《尚书》原本以秦朝流行的小篆写成。他 传 授时则改用了汉代 的 隶书,后被称为" 今文 "。传说伏生还作 《尚书 大传 》 皆出于 ,但事实上是他去世后 他学生张生、欧阳生以及后来的博士们编辑的。该书已佚。清陈寿祺著有辑本,皮锡瑞有《尚书大传疏证》。== 参考文献 ==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