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晋北道情

增加 297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山西]]是个道情艺术比较盛行的地区,在曲种上有晋北说唱道情、晋南说唱道情、阳城说唱道情、长子说唱道情以及[[太原]]说唱道情等十几种。在剧种上有晋北道情、晋西道情(亦称临县道情)、洪赵道情。
2006年5月20日,晋北道情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f>[http://www.gov.cn/zwgk/2006-06/02/content_297946.htm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 2006-06-02</ref>
==简介==
道情由说唱向戏曲转化,是道情在艺术形式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晋北道情是山西道情戏中成戏最早的,它是[[乾隆]]初年借助“风搅雪”的组班形式,在与“勾腔”的交流结合中登上戏曲舞台的。“勾腔”又称“挠勾腔”或“老勾腔”,是与“京腔”齐名、与[[昆曲]]同期的一个剧种。
晋北道情和其它戏曲剧种一样,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它包括“唱念做打”四功,不过由于它演唱内容的关系,以“唱念做”三功为主。晋北道情属“联曲体”的戏曲音乐体制,拥有丰富的唱腔曲调,它不仅继承了古老的传统道情与民间道情曲艺,也融合了民歌及地方小戏的某些[[音乐]]成分,同时又兼有地方大戏的部分唱腔曲调,故有“道情72调”之称,今存套曲13种96曲。道情最早的伴奏[[乐器]]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1017/08/126275_7396088.shtml 各种乐器特点],个人图书馆,2009-10-17</ref> 以鱼鼓、简板为主,发展成戏曲后仍保留了[[鱼鼓]],在文场乐器中增加了横笛、大板胡、小板胡、[[扬琴]]、四胡等。
==视频==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