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743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位于河北省唐县城向阳北大街,于1986年11月建成。该馆由纪念堂、白求恩生平事迹陈列馆、柯棣华生平…”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位于河北省唐县城向阳北大街,于1986年11月建成。该馆由纪念堂、白求恩生平事迹陈列馆、柯棣华生平事迹陈列馆等组成。
==基本情况==
该馆建筑群采用中国传统的民族形式,雄伟壮观。馆内展出300多幅珍贵图片,80件白求恩和柯棣华的生前遗物,详细地介绍了两位国际主义战士为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而无私奉献、光辉战斗的一生。
白求恩(1890-1939) 加拿大人,1938年初为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率加美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他用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为八路军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后因在医治伤员时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唐县黄石口村逝世。
柯棣华(1910-1942) 印度人,1938年8月参加印度援华医疗队,月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热情为中国抗日军民服务。后因积劳成疾,于1942年12月9日在唐县葛公村病逝。
纪念馆占地4595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整个建筑为中国传统的民族形式,雄伟壮观,气势夺人。金碧辉煌的琉璃瓦顶,南低北高的花岗岩条石台阶,云脊碧瓦的迎门牌坊,与四周错落有致的围墙浑然一体,与环抱着纪念馆绵延起伏的苍松翠柏交相辉映。回首南望,唐县县城尽收眼底;放眼远眺,定州开元寺塔似在天际。坐北朝南的纪念馆正门是中国传统建筑象征功德与永恒的牌楼。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的"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馆名,镶嵌在门额正中。
整个建筑群采用中国传统的民族形式、现代化的结构,以精美的造型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列入德国法兰克福《世界工艺美术大辞典》。1991年,美国国际展览中心盛情邀请该馆参加该中心的国际大展;1992年,北京黎光耀教授主编的《中国博物馆大全》把该馆列入其中;1993年,山东出版的《中国博物馆大观》该馆榜上有名;1994年,国家文物局编纂的《中国博物馆志》也将该馆收入其中。加拿大园艺家贝林先生曾把他培育的被加拿大政府命名的“白求恩精神花”(杜鹃花)空运赠送该馆。这里已经成为令国内外瞩目的地方。
==旅游信息==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交通:唐县城北2公里钟鸣山下。走京广铁路或京深高速在望都出口下,从望都县城西行到唐县县城右转即是。也可从保定沿保阜公路到唐县县城。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住宿:唐县县城建有多处现代化综合宾馆,共有床位2000余张。另外,景点还备有独具特色的家庭旅馆,食宿方便,价格低廉。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充分体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乐趣。
==基本情况==
该馆建筑群采用中国传统的民族形式,雄伟壮观。馆内展出300多幅珍贵图片,80件白求恩和柯棣华的生前遗物,详细地介绍了两位国际主义战士为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而无私奉献、光辉战斗的一生。
白求恩(1890-1939) 加拿大人,1938年初为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率加美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他用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为八路军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后因在医治伤员时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唐县黄石口村逝世。
柯棣华(1910-1942) 印度人,1938年8月参加印度援华医疗队,月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热情为中国抗日军民服务。后因积劳成疾,于1942年12月9日在唐县葛公村病逝。
纪念馆占地4595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整个建筑为中国传统的民族形式,雄伟壮观,气势夺人。金碧辉煌的琉璃瓦顶,南低北高的花岗岩条石台阶,云脊碧瓦的迎门牌坊,与四周错落有致的围墙浑然一体,与环抱着纪念馆绵延起伏的苍松翠柏交相辉映。回首南望,唐县县城尽收眼底;放眼远眺,定州开元寺塔似在天际。坐北朝南的纪念馆正门是中国传统建筑象征功德与永恒的牌楼。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的"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馆名,镶嵌在门额正中。
整个建筑群采用中国传统的民族形式、现代化的结构,以精美的造型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列入德国法兰克福《世界工艺美术大辞典》。1991年,美国国际展览中心盛情邀请该馆参加该中心的国际大展;1992年,北京黎光耀教授主编的《中国博物馆大全》把该馆列入其中;1993年,山东出版的《中国博物馆大观》该馆榜上有名;1994年,国家文物局编纂的《中国博物馆志》也将该馆收入其中。加拿大园艺家贝林先生曾把他培育的被加拿大政府命名的“白求恩精神花”(杜鹃花)空运赠送该馆。这里已经成为令国内外瞩目的地方。
==旅游信息==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交通:唐县城北2公里钟鸣山下。走京广铁路或京深高速在望都出口下,从望都县城西行到唐县县城右转即是。也可从保定沿保阜公路到唐县县城。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住宿:唐县县城建有多处现代化综合宾馆,共有床位2000余张。另外,景点还备有独具特色的家庭旅馆,食宿方便,价格低廉。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充分体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