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69
次編輯
變更
新条目
'''北京保卫战:盖世英名卫国战''',古代战争故事。<ref>[https://www.gs5000.cn/gs/zhanzheng/gd/20582.html 北京保卫战:盖世英名卫国战] 中国历史故事网</ref>
== 故事内容 ==
[[File:北京保卫战于谦123.jpg|缩略图|right |[https://ss1.baidu.com/6ONXsjip0QIZ8tyhnq/it/u=25041439,400607980&fm=173&app=25&f=JPEG?w=575&h=323&s=56000FE152A28AE6345CF11C030070C2 原图链接]北京保卫战]]
[[File:于谦北京444.jpg|缩略图|right |[http://www.bjdclib.com/dclibpic/wszl/bjjs/201205/P020120511460464397605.jpg 原图链接]于谦]]
明朝景泰九年(1457年)正月二十三日,[[北京]]城阴霾着天。
[[于谦]]鲜血淋漓的头颅挂在了崇文门外。
这颗头颅曾经保卫了这个城市,挽救了这个帝国。如今却依然被无情挂在了城门口。
从这一天开始,大明帝国开始无可挽救地走向没落。
[[明太祖]]在位的时候,吸取了历史上宦官专权引起国家混乱的教训,立下一条规矩,不让宦官过问国家政事。他把这条规矩写在大铁牌上,挂在宫里,想要他的子孙世世代代遵守。但是到明成祖的时候,这条规矩就给废除了。
[[明成祖]]从他侄儿手里夺得皇位,怕大臣反对他,特别信任身边的宦官,在他迁都北京以后,就在东安门外设立“东厂”,专门刺探大臣和百姓当中有没有谋反嫌疑的人。他怕外面的大臣靠不住,让亲信太监做东厂提督。这样,宦官的权力渐渐大起来。到了明宣宗的时候,连皇帝批阅奏章,也交给一个宦官代笔,叫做司礼监。这一来,宦官的权力更大了。有一年,皇宫招收一批太监。蔚州(今河北蔚县)地方的一个流氓,名叫王振,年轻的时候读过一点书,参加几次科举考试没考取,在县里当教官,后来因为犯罪,本来该充军,他听说皇宫招太监,就自愿进宫做了太监。宫里识字的太监不多,只有王振粗通文字,大家都叫他王先生。后来,明宣宗派他教太子朱祁镇读书。
朱祁镇年幼爱玩,王振想出各种各样法子让他玩得痛快,朱祁镇挺喜欢他。
明宣宗死后,刚满九岁的太子朱祁镇即位,这就是明英宗。王振当上司礼监,帮助[[明英宗]]批阅奏章。明英宗一味追求玩乐,根本不问国事。王振趁机把朝廷军政大权抓在手里。朝廷大员谁敢得罪王振,不是被撤职,就是充军。一些王公贵戚都讨王振的好,称呼他“翁父”。王振的权力可算顶了天了。
这个时候,我国北方[[蒙古族]]的瓦剌部强大起来。公元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派三千名使者到北京,进贡马匹,要求赏金。王振发现也先谎报人数,削减了赏金和马价。也先为他的儿子向明朝求婚,也被王振拒绝。这一来激怒了也先,也先率领瓦剌骑兵进攻大同。守大同的明将出兵抵抗,被瓦剌军打得大败。
边境的官员向朝廷告急,明英宗慌忙召集大臣商量怎么对付。大同离开王振家乡蔚州不远,王振在蔚州有大批田产,他怕蔚州被瓦剌军侵占,竭力主张英宗带兵亲征。邝埜和于谦认为朝廷没充分准备,不能亲征。明英宗是个没主见的人,王振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不管大臣劝谏,就冒冒失失决定亲征。
明英宗叫他弟弟郕王朱祁钰和于谦留守北京,自己跟王振、邝埜等官员一百多人,带领50万大军从北京出发,浩浩荡荡向大同赶去。
这次出兵,本来从没好好准备,军队纪律涣散。一路上又遇到大风暴雨,没有走几天,粮食就接济不上,兵士们又饿又冷,还没有碰上瓦剌兵,已经叫苦连天。到了大同附近,兵士们看到郊外的田野里,到处都横着明军兵士的尸体,更加人心惶惶。有个大臣发现士气低落,劝英宗退兵,被王振臭骂一顿,还罚跪了一天。
过了几天,明军前锋在大同城边被瓦剌军杀得全军覆没,各路明军纷纷溃退下来。到了这时候,王振感到情况危急,才下令退兵回北京。退兵本来是越快越好,但是王振却想到他老家蔚州去摆摆威风,劝英宗到蔚州去住几天。几十万将士离开大同,往蔚州方向跑了40里地。王振又转念一想,这么多的兵马到蔚州,他家庄田里的庄稼岂不要遭到损失,又匆匆忙忙下命令往回走。这样一折腾,拖延了撤兵的时间,被瓦剌的追兵赶上了。
明军一面抵抗,一面败退,一直退到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那时候,太阳刚刚下山,有人劝英宗趁天没黑,再赶一阵,进了怀来城(今河北怀来)再休息,瓦剌军赶来,也可以坚守。可是王振却因为装运他财产的几千辆车子还没到,硬要大军在土木堡停下来。土木堡名称叫做堡,其实没有什么城堡可守。明军大队人马赶了几天路,口渴得像火烧,但是土木堡没有水源。离开土木堡十五里的地方有条河,已经被瓦剌军占领了。兵士们就地挖井,挖了两丈深,也没找到水。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瓦剌军赶到土木堡,把明军紧紧包围起来。明英宗知道没法突围,只好派人向也先求和。也先一打听,明英宗带的明军人数还不少,要打硬仗,自己也要遭到损失,就假装答应议和,停止进攻。
明英宗和王振信以为真,十分高兴,下命令让兵士到附近找水喝。兵士们争先恐后跳出壕沟往河边跑,乱成一团,将领们要制止也制止不了。
这时候,早就埋伏好的瓦剌军兵士从四面八方冲杀过来,个个抡起长刀,大声吆喝着:“投降的不杀!”明军兵士一听,纷纷丢盔弃甲,狂奔乱逃。瓦剌军紧紧追赶,被杀的和被乱兵踩死的,不计其数。邝埜也在混乱中被杀死。
明英宗和王振带着一批禁军,几次想突围都没冲出去。平时作威作福的王振,这时候却吓得直发抖。禁军将领樊忠,早就恨透了这个祸国殃民的奸贼,气愤地说:“我为天下百姓杀死你这个奸贼。”说着,抡起手里的大铁锤,朝着王振脑门一锤砸去,结果了王振的性命。樊忠自己冲向瓦剌军,拼杀了一阵,中枪倒下。
明英宗眼看脱逃没有希望,只好跳下马来,盘着腿坐在地上等死。瓦剌兵赶上来,俘虏了明英宗。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作“土木之变”。
有了明英宗这块护身符,瓦剌军的信心更足,野心更大,中原的金银财宝已满足不了他们,他们把目光放到了北京。
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瓦剌军长驱直入,朝北京杀来。
此次的北京,可谓是无兵无将,朱祁镇、王振带走了50万大军,北京城只剩10万老弱病残士卒。朝中众多大臣都在王振的带领下共赴黄泉,谁来拯救处于绝望和恐慌中的帝国?
于谦站出来了。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少即胸怀大志,12岁的少年于谦就作下了《石灰吟》的立志诗(这也成为了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中进士,并跟随[[明宣宗]][[朱瞻基]]讨伐汉王[[朱高炽]]的叛乱。
宣宗时代的于谦凭着自己的能力上升为当时最耀眼的政治新星,32岁时,于谦被任命为兵部侍郎、副部级三品大员。正统初年辅政的“三杨”对小于的评价也相当高,一致认为可以做他们的接班人,成为帝国未来的中流砥柱。
之后,于谦外放地方,在山西、河南一带做巡抚。但随着王振的当权,他的政治生涯迎来低谷。于谦为官清廉,不肯巴结王振,别的地方官进京,都是携金带银,巴结王振,于谦从来不搞这套,慢慢上了王振的黑名单。于谦不仅提升无望,王振还一度想除掉这块硬骨头。他在正统六年(1441年)的时候找了个莫须有的借口将于谦打入大牢。但令王振想不到的是,在他眼中一个小小的三品巡抚人气竟然非常高,当朝很多大臣都来替于谦求情。众怒难犯,王振只好放了于谦。不久后,于谦被调回京师,依旧做他的兵部侍郎。
在大部分重臣均死于土木堡的情况下,于谦是朝廷中最有能力和威望的大臣了。
土木堡事变后,北京剩下的朝臣们在于谦的主持下,于九月十八日,由皇太后任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监国;九月二十九日,众臣拥戴朱祁钰为大明帝国的第七任皇帝(明代宗),而在瓦剌军手里的王牌——朱祁禛变成了太上皇,价值顿时大打折扣。
于谦被任命为新的兵部尚书,其他各部缺额也陆续补上。王振的几个私党则在明帝国的朝堂上被文官们群殴致死。朝廷平息了众怒,并坚决扑灭了南迁逃亡派的声音,正统年间以来的朝堂第一次空前团结。
对蒙古人的卷土重来,于谦做足了战备:一面加紧赶制和到各地调集兵器(在土木堡就捡到不少);二是储备数百石粮及军饷,做好了长期战斗的准备;三是加强军备,修筑城防。
面对刚刚灭掉50万明军的瓦剌军,于谦没有凭城死守,而是将主力全部调集至北京九门城外,以硬碰硬。
十月十一日,随着号角长鸣,瓦剌军的前锋到达北京。当日,于谦趁敌军立足未稳,帅军出击,瓦剌军大败,明军杀敌数百人,初战告捷,军威大振,人心振奋。
十三日,瓦剌军进攻德胜门。于谦派少数骑兵迎接挑战,然后诈败,把也先的万余骑兵诱入伏击圈,神机营火枪手大显身手,大败瓦剌军,也先的弟弟勃罗、平章卯那等大将中炮身亡,也先遇到了进入中原以来的最大一次挫折。
十四日,再次发起攻击的瓦剌军在彰义门等地遇到了明军的阻止。而北京附近的民众和士兵都自发组织起来,用各种手段打击瓦剌人。
十五日晚,炮声震天。驻扎在城外的明军都点起火把,以免被城中炮火误伤。明军炮轰了一夜,声势惊人,瓦剌军死伤上万,其余人分西、北两路逃走,北路出居庸关,西路出紫荆关。
北京保卫战历时几个月,最后以瓦剌军溃败而结束。北京保卫战后的八年时间,于谦成为明景宗朱祁钰最为倚重的大臣,处理军国大事,将风雨飘摇的明帝国稳定下来。在于谦的扶助下,景泰期间一改正统年间政治混乱的局面,重现生机。
公元1457年,[[朱祁镇]]夺取了皇位后,清洗景泰时期的重臣势在必行,于谦首当其冲,虽然他为这个帝国立下巨功,但也不能幸免,很快被杀于崇文门。
== 视频 ==
<center>
===历史纵横 - 大明皇帝08-北京保卫战明英宗===
{{#iDisplay:h06035c5sem|640|360|qq}}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830 中國文學總集]]
== 故事内容 ==
[[File:北京保卫战于谦123.jpg|缩略图|right |[https://ss1.baidu.com/6ONXsjip0QIZ8tyhnq/it/u=25041439,400607980&fm=173&app=25&f=JPEG?w=575&h=323&s=56000FE152A28AE6345CF11C030070C2 原图链接]北京保卫战]]
[[File:于谦北京444.jpg|缩略图|right |[http://www.bjdclib.com/dclibpic/wszl/bjjs/201205/P020120511460464397605.jpg 原图链接]于谦]]
明朝景泰九年(1457年)正月二十三日,[[北京]]城阴霾着天。
[[于谦]]鲜血淋漓的头颅挂在了崇文门外。
这颗头颅曾经保卫了这个城市,挽救了这个帝国。如今却依然被无情挂在了城门口。
从这一天开始,大明帝国开始无可挽救地走向没落。
[[明太祖]]在位的时候,吸取了历史上宦官专权引起国家混乱的教训,立下一条规矩,不让宦官过问国家政事。他把这条规矩写在大铁牌上,挂在宫里,想要他的子孙世世代代遵守。但是到明成祖的时候,这条规矩就给废除了。
[[明成祖]]从他侄儿手里夺得皇位,怕大臣反对他,特别信任身边的宦官,在他迁都北京以后,就在东安门外设立“东厂”,专门刺探大臣和百姓当中有没有谋反嫌疑的人。他怕外面的大臣靠不住,让亲信太监做东厂提督。这样,宦官的权力渐渐大起来。到了明宣宗的时候,连皇帝批阅奏章,也交给一个宦官代笔,叫做司礼监。这一来,宦官的权力更大了。有一年,皇宫招收一批太监。蔚州(今河北蔚县)地方的一个流氓,名叫王振,年轻的时候读过一点书,参加几次科举考试没考取,在县里当教官,后来因为犯罪,本来该充军,他听说皇宫招太监,就自愿进宫做了太监。宫里识字的太监不多,只有王振粗通文字,大家都叫他王先生。后来,明宣宗派他教太子朱祁镇读书。
朱祁镇年幼爱玩,王振想出各种各样法子让他玩得痛快,朱祁镇挺喜欢他。
明宣宗死后,刚满九岁的太子朱祁镇即位,这就是明英宗。王振当上司礼监,帮助[[明英宗]]批阅奏章。明英宗一味追求玩乐,根本不问国事。王振趁机把朝廷军政大权抓在手里。朝廷大员谁敢得罪王振,不是被撤职,就是充军。一些王公贵戚都讨王振的好,称呼他“翁父”。王振的权力可算顶了天了。
这个时候,我国北方[[蒙古族]]的瓦剌部强大起来。公元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派三千名使者到北京,进贡马匹,要求赏金。王振发现也先谎报人数,削减了赏金和马价。也先为他的儿子向明朝求婚,也被王振拒绝。这一来激怒了也先,也先率领瓦剌骑兵进攻大同。守大同的明将出兵抵抗,被瓦剌军打得大败。
边境的官员向朝廷告急,明英宗慌忙召集大臣商量怎么对付。大同离开王振家乡蔚州不远,王振在蔚州有大批田产,他怕蔚州被瓦剌军侵占,竭力主张英宗带兵亲征。邝埜和于谦认为朝廷没充分准备,不能亲征。明英宗是个没主见的人,王振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不管大臣劝谏,就冒冒失失决定亲征。
明英宗叫他弟弟郕王朱祁钰和于谦留守北京,自己跟王振、邝埜等官员一百多人,带领50万大军从北京出发,浩浩荡荡向大同赶去。
这次出兵,本来从没好好准备,军队纪律涣散。一路上又遇到大风暴雨,没有走几天,粮食就接济不上,兵士们又饿又冷,还没有碰上瓦剌兵,已经叫苦连天。到了大同附近,兵士们看到郊外的田野里,到处都横着明军兵士的尸体,更加人心惶惶。有个大臣发现士气低落,劝英宗退兵,被王振臭骂一顿,还罚跪了一天。
过了几天,明军前锋在大同城边被瓦剌军杀得全军覆没,各路明军纷纷溃退下来。到了这时候,王振感到情况危急,才下令退兵回北京。退兵本来是越快越好,但是王振却想到他老家蔚州去摆摆威风,劝英宗到蔚州去住几天。几十万将士离开大同,往蔚州方向跑了40里地。王振又转念一想,这么多的兵马到蔚州,他家庄田里的庄稼岂不要遭到损失,又匆匆忙忙下命令往回走。这样一折腾,拖延了撤兵的时间,被瓦剌的追兵赶上了。
明军一面抵抗,一面败退,一直退到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那时候,太阳刚刚下山,有人劝英宗趁天没黑,再赶一阵,进了怀来城(今河北怀来)再休息,瓦剌军赶来,也可以坚守。可是王振却因为装运他财产的几千辆车子还没到,硬要大军在土木堡停下来。土木堡名称叫做堡,其实没有什么城堡可守。明军大队人马赶了几天路,口渴得像火烧,但是土木堡没有水源。离开土木堡十五里的地方有条河,已经被瓦剌军占领了。兵士们就地挖井,挖了两丈深,也没找到水。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瓦剌军赶到土木堡,把明军紧紧包围起来。明英宗知道没法突围,只好派人向也先求和。也先一打听,明英宗带的明军人数还不少,要打硬仗,自己也要遭到损失,就假装答应议和,停止进攻。
明英宗和王振信以为真,十分高兴,下命令让兵士到附近找水喝。兵士们争先恐后跳出壕沟往河边跑,乱成一团,将领们要制止也制止不了。
这时候,早就埋伏好的瓦剌军兵士从四面八方冲杀过来,个个抡起长刀,大声吆喝着:“投降的不杀!”明军兵士一听,纷纷丢盔弃甲,狂奔乱逃。瓦剌军紧紧追赶,被杀的和被乱兵踩死的,不计其数。邝埜也在混乱中被杀死。
明英宗和王振带着一批禁军,几次想突围都没冲出去。平时作威作福的王振,这时候却吓得直发抖。禁军将领樊忠,早就恨透了这个祸国殃民的奸贼,气愤地说:“我为天下百姓杀死你这个奸贼。”说着,抡起手里的大铁锤,朝着王振脑门一锤砸去,结果了王振的性命。樊忠自己冲向瓦剌军,拼杀了一阵,中枪倒下。
明英宗眼看脱逃没有希望,只好跳下马来,盘着腿坐在地上等死。瓦剌兵赶上来,俘虏了明英宗。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作“土木之变”。
有了明英宗这块护身符,瓦剌军的信心更足,野心更大,中原的金银财宝已满足不了他们,他们把目光放到了北京。
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瓦剌军长驱直入,朝北京杀来。
此次的北京,可谓是无兵无将,朱祁镇、王振带走了50万大军,北京城只剩10万老弱病残士卒。朝中众多大臣都在王振的带领下共赴黄泉,谁来拯救处于绝望和恐慌中的帝国?
于谦站出来了。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少即胸怀大志,12岁的少年于谦就作下了《石灰吟》的立志诗(这也成为了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中进士,并跟随[[明宣宗]][[朱瞻基]]讨伐汉王[[朱高炽]]的叛乱。
宣宗时代的于谦凭着自己的能力上升为当时最耀眼的政治新星,32岁时,于谦被任命为兵部侍郎、副部级三品大员。正统初年辅政的“三杨”对小于的评价也相当高,一致认为可以做他们的接班人,成为帝国未来的中流砥柱。
之后,于谦外放地方,在山西、河南一带做巡抚。但随着王振的当权,他的政治生涯迎来低谷。于谦为官清廉,不肯巴结王振,别的地方官进京,都是携金带银,巴结王振,于谦从来不搞这套,慢慢上了王振的黑名单。于谦不仅提升无望,王振还一度想除掉这块硬骨头。他在正统六年(1441年)的时候找了个莫须有的借口将于谦打入大牢。但令王振想不到的是,在他眼中一个小小的三品巡抚人气竟然非常高,当朝很多大臣都来替于谦求情。众怒难犯,王振只好放了于谦。不久后,于谦被调回京师,依旧做他的兵部侍郎。
在大部分重臣均死于土木堡的情况下,于谦是朝廷中最有能力和威望的大臣了。
土木堡事变后,北京剩下的朝臣们在于谦的主持下,于九月十八日,由皇太后任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监国;九月二十九日,众臣拥戴朱祁钰为大明帝国的第七任皇帝(明代宗),而在瓦剌军手里的王牌——朱祁禛变成了太上皇,价值顿时大打折扣。
于谦被任命为新的兵部尚书,其他各部缺额也陆续补上。王振的几个私党则在明帝国的朝堂上被文官们群殴致死。朝廷平息了众怒,并坚决扑灭了南迁逃亡派的声音,正统年间以来的朝堂第一次空前团结。
对蒙古人的卷土重来,于谦做足了战备:一面加紧赶制和到各地调集兵器(在土木堡就捡到不少);二是储备数百石粮及军饷,做好了长期战斗的准备;三是加强军备,修筑城防。
面对刚刚灭掉50万明军的瓦剌军,于谦没有凭城死守,而是将主力全部调集至北京九门城外,以硬碰硬。
十月十一日,随着号角长鸣,瓦剌军的前锋到达北京。当日,于谦趁敌军立足未稳,帅军出击,瓦剌军大败,明军杀敌数百人,初战告捷,军威大振,人心振奋。
十三日,瓦剌军进攻德胜门。于谦派少数骑兵迎接挑战,然后诈败,把也先的万余骑兵诱入伏击圈,神机营火枪手大显身手,大败瓦剌军,也先的弟弟勃罗、平章卯那等大将中炮身亡,也先遇到了进入中原以来的最大一次挫折。
十四日,再次发起攻击的瓦剌军在彰义门等地遇到了明军的阻止。而北京附近的民众和士兵都自发组织起来,用各种手段打击瓦剌人。
十五日晚,炮声震天。驻扎在城外的明军都点起火把,以免被城中炮火误伤。明军炮轰了一夜,声势惊人,瓦剌军死伤上万,其余人分西、北两路逃走,北路出居庸关,西路出紫荆关。
北京保卫战历时几个月,最后以瓦剌军溃败而结束。北京保卫战后的八年时间,于谦成为明景宗朱祁钰最为倚重的大臣,处理军国大事,将风雨飘摇的明帝国稳定下来。在于谦的扶助下,景泰期间一改正统年间政治混乱的局面,重现生机。
公元1457年,[[朱祁镇]]夺取了皇位后,清洗景泰时期的重臣势在必行,于谦首当其冲,虽然他为这个帝国立下巨功,但也不能幸免,很快被杀于崇文门。
== 视频 ==
<center>
===历史纵横 - 大明皇帝08-北京保卫战明英宗===
{{#iDisplay:h06035c5sem|640|360|qq}}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830 中國文學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