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龙扬镇

增加 10,232 位元組, 4 年前
[[File:2335HQ.jpg|thumb|right| [http://n.sinaimg.cn/sinacn/w1440h960/20180216/8345-fyrpeif0486776.jpg 原图链接]]]

[[龙扬镇]]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最南端50公里处,与谯城区的古城镇、涡阳县的[[店集镇]]、[[临湖镇]],太和县的[[二郎乡]]、[[坟台镇]]接壤,辖11个村,163个自然村,济广高速穿镇而过,[[西淝河]]东西穿越,商杭高铁南北跨越。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省级生态乡镇。2017年,龙扬镇行政区域面积9420公顷,常住人口66066人。<ref>[http://www.tcmap.com.cn/anhui/chengqu_longyangzhen.html 龙扬镇] </ref>

中文名称: 龙扬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下辖地区: 11个村

电话区号:0558

邮政区码: 236800

地理位置: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最南端50公里处

面 积: 9420公顷

人 口: 66066人(2017年)

著名景点: 苏赵梨园四千亩

机 场:亳州机场

火车站:古城东站

车牌代码: 皖S

==简介==

龙扬镇隶属于亳州市谯城区,位于谯城东南50公里处,于涡阳县的店集镇、临湖镇,太和县的二郎乡、坟台镇接壤,辖11个村委会,165个自然村,260个村民组,素有生态龙扬、绿色龙扬、平安龙扬、和谐龙扬之美称。龙扬人杰地灵历史悠久,西汉时的思善诸侯国就驻军龙德寺集,东汉时刘秀在龙德寺集寻臣访将,留下千古美谈;龙扬盛产汉古琼浆“刘秀贡酒”,“苏赵贡梨”及豌豆、绿豆、扁豆等小杂粮,盛产粉皮粉丝等绿色食品,地下富含优质矿泉水。龙扬镇多次荣获市、区“五好党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模范乡镇、省“枫桥经验”试点单位、信访“六无单位”、劳务经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发展战略==

发展“白色”日光蔬菜大棚、“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加工和“黄色”黄花菜立体种植的“三色”工程。

深化养殖业的发展,形成猪牛羊、鸡鸭鹅的规模养殖产业。

开发“苏赵梨”场与汪洋新河两岸及高速公路两侧集休闲垂钓、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

进一步加大劳动力转移,积极营造有利氛围、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全力推进民生工程,搞好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健康、科学发展。

无公害蛋鸡养殖产业集群化发展,木王蛋鸡养殖场,勇于开放探索,走出蛋鸡养殖不寻常之路。

==特色产业==

苏赵梨园,现已扩展四千亩,有400多年历史,被列为亳州特产;龙扬镇苏赵生态园建成后,集休闲、旅游、吃、住、玩一体,您来到龙扬镇,有绿化色瓜果、蔬菜可以吃,有生态鱼塘可垂钓。龙扬镇2016年会成为我市及周边城市假日出游的好去处。苏赵梨产于亳州市龙杨镇西北角的苏赵庄。这儿地处亳州市的最南端,苏赵梨源于明末。当时,村人为避兵乱而“跑反”,返家时,从西北河套里带回一棵梨苗栽在村东水塘边儿,本不以为意。谁知这儿的水土独特,竟然育出了一代名品──苏赵梨。苏赵梨的特点是酥脆可口,甜中带香,果肉纯白,味正多汁,食之无渣,落地即碎。清道光年间,苏赵梨与砀山梨同为贡品。砀山人以苏赵梨与其砀山梨齐名而不服,公举三位有名之士,推三独轮车梨专程来亳州,要与苏赵梨一比高下。经众人反复品尝,竟然难分优劣。后来双方协商,以梨的酥脆定输赢。苏赵人取梨一只,平放凳上,食指往梨上轻轻一按,梨子立即两半。砀山人大吃一惊,取其梨试之,用上全力,梨子仅仅脱去一层皮。砀山人服气了,苏赵梨的名气也因此更高一等。苏赵梨园如今已发展到四千多亩,园林结构可谓“三世同堂”。外围是一把粗的新载梨树,碧叶嫩枝,为青春少女;环村是五十年至百年的壮年梨树,枝叶繁苦茂,挂果累累;村中是那棵三百高龄的古老梨树,粗大的树干被风雨磨得如铁似钢。苏赵梨的名气越来越大,并多次荣获嘉奖。1957年华东五省市水果竞赛中获金质奖,1996年安徽省农业厅优质水果评比中获质量奖,并在“第八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牌。龙扬镇位于谯城区最南端,东与涡阳县接壤,南与太和县隔河相望,苏赵梨园就位于土肥地沃、物华天宝、风光秀丽、天蓝水碧的龙扬镇,它东傍汪洋新河,头枕亳阜高速公路,西望京九铁路。苏赵村现有520多人,耕地800多亩,有梨园300多亩,梨树2200棵,最老的树有360年了,苏赵梨园是“三世同堂”,外围是一把粗的新栽梨树,碧叶嫩枝,中间是五十到百年的壮年梨树,枝繁叶茂,挂果累累,中心是那棵360年的古老梨树,虬枝盘结,粗大的树干历经风雨,满面沧桑。据说,明朝末年龙扬这边的人到西北躲避战祸,后来他们又结伴返回老家,其中一位姓苏的和一位姓赵的两家人在此定居,并将从河套带回来的梨树苗种上。不曾想到,这棵梨树既保留了西北水果含糖分多的优势,又兼容淮北平原水果丰满个大的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定居这里的人们繁衍生息,一代比一代兴旺,他们不断为梨树施肥浇水、捉虫、剪枝、嫁接、传粉,不断栽种新的梨树苗,扩大梨园面积,以致此梨园的名气越来越大。相传,乾隆下江南时曾品尝过苏赵梨,并指定为贡品。随后,朝廷评选各地商品,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龙扬苏赵庄的苏赵梨竟然跟早已成为贡品多年的砀山梨同时列入贡品。砀山酥梨协会会长带着一干人马来龙扬苏赵庄,随行的车上装满六大箩筐上乘砀山梨来比试。比试结果当然是苏赵梨胜出,砀山酥梨协会会长心服口服。新中国成立后,苏赵酥梨也迎来了新的生机,它香脆可口、甜中带香、果肉纯白、味正多汁、食之无渣、落地即碎的独特味道,据测算其含糖量高达16%,比普通梨高5%;在市场其单价比普通梨高出3-5角钱。1957年华东五省、市水果竞赛中获金质奖;1996年安徽省农业厅优质水果评比中获质量奖,并在第八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牌。粉丝生产基地;林业林网化,覆盖率居全区第二;水资源丰富,无污染;劳务输出人员占全镇总人口30%以上,被市政府命名为先进乡镇;社会治安被市政府命名为学习枫桥经验模范镇,信访稳定被市政府授予“六无乡镇”;党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被评为全区“五好党委”,第六届村委会换届被评为全区先进单位;养殖业以养鱼、养牛、养猪为主;种植业以小麦、棉花、蔬菜为主导产业,是农业大镇;民营经济以加工业为龙头。

==历史沿革==

龙扬镇政府所在地位于亳州城南五十公里处,西淝河北岸,南与太和隔河相望,东与涡阳接壤。这里自古就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之地。西汉初,高祖刘邦分封同姓诸侯,该镇就是思缮诸侯国的驻军之地,并设有马家庄、马桥等练兵场,从那时起这里的人们习武强身蔚然成风。西汉末年,政治混乱,外戚专权,民不聊生。刘秀加入绿林军后到这里寻臣访将,当地的姚期、马武、岑彭、邓宇用当地的青龙酒招待刘秀,席间他们义愤填膺、慷慨陈词,气氛十分活跃。刘秀喝得酩酊大醉,姚期等人扶之经沟而归。随后姚期等四人随刘秀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并辅佐刘秀登基;姚期等四人则位列二十八宿之中。后来人们纪念姚期等四人,把扶刘秀而经过的沟叫“扶主沟”,当地叫“扶沟村”,并留下民谣:“刘秀痛饮青龙酒,豪气上升冲斗牛;姚期马武诚相助,打败王莽坐神州”。话说刘秀登基之后,扶沟村一带一连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一些德高望重的人出面倡导,认为这是龙王有德,施恩于这里,应给龙王安个家,就这样建立了龙王庙,取名“龙德寺”。一传十,十传百,人们从方圆数百里来祭敬龙王,求雨的、排涝的各有所需,则有求必有应,后来“龙德寺”逐渐取代了“扶沟村”。据碑文记载“亳城之南距三舍,地曰‘扶沟村’,寺曰‘龙德寺’,在唐宋时为龙泉院。其镇最古,上有凌霄汉,中有浮屠,下有舍利住持,为一方名刹”。到了唐朝,龙德寺的名气越来越大,有碑文记载“在唐宋时为龙泉院”,院内除塑有龙王、佛爷、老君、孔子像外,还塑有姚期、马武、岑彭、邓宇之尊;再加上龙德寺西侧有千株松柏,故唐时有幅描写龙德寺的对联:“虎踞龙盘将相三圣龙泉院,凤舞鸾栖松柏千株凤凰岭”。到了五代后梁,据传朱温的后裔朱真在公元921年选“龙德”立都。此时龙德寺已达到鼎盛时期,故碑文记载:“龙德寺始于汉,著于唐,盛于梁……”唐宋时,仅龙德寺就有四头八庙之说:西头玉皇庙、红山庙;南头人祖庙、插花庙;东头二郎庙、天神庙;北头奶奶庙、薛家阁;中间还有个火神庙。每座庙都重梁起架,雕梁画栋,壁画栩栩如生。此外在龙德寺东十公里还有古梅桥妈祖庙、七贤寺、草庙店等,可惜这些都毁损于民国战乱和文革之中。1992年撤区并乡由龙德乡、杨店乡、杨集乡合并成立新的龙德集。1995年龙德集更名为“龙扬镇”,以古老的龙德集为龙头起名带镇飞翔发扬,意味着这里的人们(龙)要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新世纪的朝阳昂首腾飞!

==视频==

龙扬镇安全隐患

{{#iDisplay:y0360hqsetr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19,0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