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6
次編輯
變更
舞毒蛾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舞毒蛾.jpg|缩略图|[https://pic.sogou.com/d?query=舞毒蛾&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8 原图链接][https://zhidao.bai…”
[[File:舞毒蛾.jpg|缩略图|[https://pic.sogou.com/d?query=舞毒蛾&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8 原图链接][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641758888284907340 百度知道]]]
'''舞毒蛾'''
学名:Lymantria dispar
类属:鳞翅目毒蛾科
== 形态特征 ==
成虫 雌雄异型,雄体长18-20mm,翅展45-47mm,暗褐色。头黄褐色,触角羽状褐色,干背侧灰白色。前翅外缘色深呈带状,余部微带灰白,翅面上有4-5条深褐色波状横线;中室中央有l黑褐圆斑,中室端横脉上有4黑褐“<”形斑纹,外缘脉间有7-8个黑点。后翅色较淡,外缘色较浓成带状,横脉纹色暗。雌体长25-28mm,翅展70-75mm,污白微黄色。触角黑色短羽状,前翅上的横线与斑纹同雄相似,为暗褐色;后翅近外缘有1条褐色波状横线;外缘脉间有7个暗褐色点。腹部肥大7i末端密生黄褐色鳞毛。
卵 圆形或卵圆形,直径0.9-1.3mm,初黄褐渐变灰褐色。
幼虫 体长50-70mm,头黄褐色,正面有“八”字形黑纹;胴部背面灰黑色,背线黄褐,腹面带暗红色,胸、腹足暗红色。各体节各有6个毛瘤横列,背面中央的1对色艳,第l-5节者蓝灰色,第6-11节者紫红色,上生棕黑色短毛。各节两侧的毛瘤上生黄白与黑色长毛l束,以前胸两侧的毛瘤长大,上生黑色长毛束。第6、7腹节背中央各有1红色柱状毒腺亦称翻缩腺。
蛹 长19-24mm,初红褐后变黑褐色,原幼虫毛瘤处生有黄色短毛丛。<ref>[https://wenwen.sogou.com/z/q898549184.htm 舞毒蛾的生活习性]搜狗问问</ref>
== 发生规律 ==
年生1代,以卵块在树体上、石块、梯田壁等处越冬。寄主发芽时开始孵化,初龄幼虫日间多群栖,夜间取食,受惊扰吐丝下垂借风力传播,故称秋千毛虫。2龄后分散取食,日间栖息在树权、皮缝或树下土石缝中,傍晚成群上树取食。幼虫期50-60天,6月中下旬开始陆续老熟爬到隐蔽处结薄茧化蛹,蛹期10-15天。7月成虫大量羽化。
成虫有趋光性,雄蛾白天飞舞于冠上枝叶间,雌体大、笨重,很少飞行。常在化蛹处附近产卵,在树上多产于枝干的阴面,卵400-500粒成块,形状不规则,上覆雌蛾腹末的黄褐色鳞毛,每雌产卵1-2块,约400-1200粒。已知天敌近200种,常见的有[[舞毒娥黑瘤姬蜂]]、[[喜马拉亚聚瘤姬蜂]]、[[脊腿匙宗瘤姬蜂]]、[[舞毒蛾卵平腹小蜂]]、[[梳胫饰腹寄蝇]]、[[毛虫追寄蝇]]、[[隔离狭颊寄蝇]]等。
== 分布与危害 ==
分布于东北、内蒙古、陕西、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四川、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河南、贵州、台湾。
== 防治方法 ==
(1)农业防治。
营造混交林,加强抚育,注意修剪老枝残枝,减少虫害;利用幼虫白天下树潜伏习性在树干基部堆砖石瓦块,诱集2龄后幼虫,白天捕杀。
(2)根据成虫趋光性可设置黑光灯诱杀。
(3)保护与利用天敌。
(4)药剂防治。
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07391640&ver=2753&signature=14NQ4XRbRoB5sN2kAUMg-RjpJ8D0QNtXUCKnyG2y3rHgqCy1gbEJW8raaUiTIGUyhzp0*72mEqNJ3LTegjm6LChFSBM838mntUgsg9gr4RZRYiwlZkqLJiML8DHPOWcO&new=1 亚洲舞毒蛾]微信</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60 生物科學總論]]
'''舞毒蛾'''
学名:Lymantria dispar
类属:鳞翅目毒蛾科
== 形态特征 ==
成虫 雌雄异型,雄体长18-20mm,翅展45-47mm,暗褐色。头黄褐色,触角羽状褐色,干背侧灰白色。前翅外缘色深呈带状,余部微带灰白,翅面上有4-5条深褐色波状横线;中室中央有l黑褐圆斑,中室端横脉上有4黑褐“<”形斑纹,外缘脉间有7-8个黑点。后翅色较淡,外缘色较浓成带状,横脉纹色暗。雌体长25-28mm,翅展70-75mm,污白微黄色。触角黑色短羽状,前翅上的横线与斑纹同雄相似,为暗褐色;后翅近外缘有1条褐色波状横线;外缘脉间有7个暗褐色点。腹部肥大7i末端密生黄褐色鳞毛。
卵 圆形或卵圆形,直径0.9-1.3mm,初黄褐渐变灰褐色。
幼虫 体长50-70mm,头黄褐色,正面有“八”字形黑纹;胴部背面灰黑色,背线黄褐,腹面带暗红色,胸、腹足暗红色。各体节各有6个毛瘤横列,背面中央的1对色艳,第l-5节者蓝灰色,第6-11节者紫红色,上生棕黑色短毛。各节两侧的毛瘤上生黄白与黑色长毛l束,以前胸两侧的毛瘤长大,上生黑色长毛束。第6、7腹节背中央各有1红色柱状毒腺亦称翻缩腺。
蛹 长19-24mm,初红褐后变黑褐色,原幼虫毛瘤处生有黄色短毛丛。<ref>[https://wenwen.sogou.com/z/q898549184.htm 舞毒蛾的生活习性]搜狗问问</ref>
== 发生规律 ==
年生1代,以卵块在树体上、石块、梯田壁等处越冬。寄主发芽时开始孵化,初龄幼虫日间多群栖,夜间取食,受惊扰吐丝下垂借风力传播,故称秋千毛虫。2龄后分散取食,日间栖息在树权、皮缝或树下土石缝中,傍晚成群上树取食。幼虫期50-60天,6月中下旬开始陆续老熟爬到隐蔽处结薄茧化蛹,蛹期10-15天。7月成虫大量羽化。
成虫有趋光性,雄蛾白天飞舞于冠上枝叶间,雌体大、笨重,很少飞行。常在化蛹处附近产卵,在树上多产于枝干的阴面,卵400-500粒成块,形状不规则,上覆雌蛾腹末的黄褐色鳞毛,每雌产卵1-2块,约400-1200粒。已知天敌近200种,常见的有[[舞毒娥黑瘤姬蜂]]、[[喜马拉亚聚瘤姬蜂]]、[[脊腿匙宗瘤姬蜂]]、[[舞毒蛾卵平腹小蜂]]、[[梳胫饰腹寄蝇]]、[[毛虫追寄蝇]]、[[隔离狭颊寄蝇]]等。
== 分布与危害 ==
分布于东北、内蒙古、陕西、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四川、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河南、贵州、台湾。
== 防治方法 ==
(1)农业防治。
营造混交林,加强抚育,注意修剪老枝残枝,减少虫害;利用幼虫白天下树潜伏习性在树干基部堆砖石瓦块,诱集2龄后幼虫,白天捕杀。
(2)根据成虫趋光性可设置黑光灯诱杀。
(3)保护与利用天敌。
(4)药剂防治。
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07391640&ver=2753&signature=14NQ4XRbRoB5sN2kAUMg-RjpJ8D0QNtXUCKnyG2y3rHgqCy1gbEJW8raaUiTIGUyhzp0*72mEqNJ3LTegjm6LChFSBM838mntUgsg9gr4RZRYiwlZkqLJiML8DHPOWcO&new=1 亚洲舞毒蛾]微信</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60 生物科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