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毛澤東

增加 2,490 位元組, 5 年前
增加段落-毛泽东子女情况
许多人说毛泽东只有三任妻子,他的第一任妻子是杨开慧,这是不对的。毛泽东的第一任妻子是罗氏(可怜她没有留下姓名)。毛泽东本人并不承认这桩婚姻。《毛泽东自传》说:“我的父母在我16岁时就给我娶了一个20岁的女人,不过我并没有和她一起住过——此后也未有过。我不以她为我的妻子,那时根本也不去想她。”( 《毛泽东自传》,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年9月版。)<br>
毛泽东的第二任妻子 [[ 杨开慧]]<br>
[[File:杨开慧与毛泽东.jpg|缩略图|center|杨开慧与毛泽东[https://gss1.bdstatic.com/9v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c0%3Dbaike72%2C5%2C5%2C72%2C24/sign=a8282a9e9c82d158af8f51e3e16372bd/4bed2e738bd4b31cfe2038cb87d6277f9e2ff8a6.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baidu.com/pic/%E6%9D%A8%E5%BC%80%E6%85%A7/34635/0/6398ecd32e0d889fa9ec9ac7?fr=lemma&ct=single#aid=0&pic=6398ecd32e0d889fa9ec9ac7 来自百度图片]]]
毛泽东与杨开慧是自由恋爱的。从1919年初开始追求杨开慧同学,到了1920年即在北京同居,时间仅一年,用现代的话来说可谓是闪婚了。毛泽东称之为“试验性婚姻”。18岁的杨开慧与26岁的毛泽东正式同居,他们不但没有举行婚礼,毛泽东的还公开解释道:“不作俗人之举”。<br>
毛泽东的第三任妻子 [[ 贺子珍]]<br>
[[File:贺子珍与毛泽东.jpg|缩略图|center|贺子珍与毛泽东[http://y2.ifengimg.com/483458e1deb77bf6/2013/0316/rdn_5144018365747.jpg 原图链接][http://phtv.ifeng.com/album/xiangce/detail_2013_03/16/23176052_1.shtml 来自凤凰网图片]]]
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上了井冈山,他与年仅17岁的贺子珍相识。1928年6月下旬,毛泽东与贺子珍在塘边一起工作的日子里,结为革命伴侣。此时,毛泽东是35岁,是一位有三个儿子的有妇之夫。在一个花好月圆的傍晚,大家围坐在一起,清茶一杯,袁文才夫妇又烧了几个菜,以水当酒,敬天敬地,共祝革命的成功。这便是毛与贺简单的婚礼。当时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带着长子毛岸英正被军阀何键关押在长沙狱中。<br>
毛泽东的第四任妻子 [[ 江青]]<br>
[[File:江青与毛泽东.jpg|缩略图|center|江青与毛泽东[http://history.people.com.cn/NMediaFile/2014/0919/MAIN201409191736000127325123126.jpg 原图链接][http://history.people.com.cn/n/2014/0918/c389349-25689210-2.html 来自人民网图片]]]
1938年11月20日,从贺子珍出走苏联后当了近一年单身汉的45岁的毛泽东,与一个从上海来的24岁的女演员蓝苹(即江青)结了婚,当时江青来延安仅一年。毛泽东当然知道江青已经嫁过三个男人,即俞启威(黄敬)、唐纳(马骥良)和章珉(谢兴),但毛泽东不在乎。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毛、江结合有“约法三章”:<br>
二、江青同志负责照料毛泽东同志的生活起居与健康,今后谁也无权向党中央提出类似的要求;<br>
三、江青同志只管毛泽东的私人生活与事务,二十年内禁止在党内担任任何职务,并不得干预过问党内人事及参加政治生活。<ref>[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0291/9422531.html 毛泽东的四种不同的婚姻模式],人民网,2018-12-24</ref><br>
==毛泽东子女情况==
毛泽东作为领袖,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了一生,贡献了毕生精力。作为父亲,他具有丰富、真挚的情感,他曾动情地说:“我们干革命是造福下一代,而为了革命,又不得不丢下自己的下一代。”<br>
关注伟人的后代,就是在缅怀伟人。毛泽东是位多子父亲,这里仅介绍存活下来的子女情况。<br>
1,长子[[毛岸英]]<br>
[[File:毛岸英.jpg|缩略图|center|毛岸英[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41125/10/5350438458912326690.jpg 原图链接][http://ah.people.com.cn/n/2014/1206/c358314-23127906-2.html 来自人民网图片]]]
毛岸英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长子,1922年10月24日出生于长沙清水塘。岸英从小就随父母四处奔波。毛泽东感慨地说:“为了革命事业,这些孩子从小就吃百家饭,行万里路!”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敌人关进协操坪监狱,小岸英也同妈妈一同关在监狱内。<br>
杨开慧就义后,毛岸英被释放,后由党组织将他们兄弟三人送到上海。1931年4月,地下党机关遭破坏,岸英兄弟流浪街头。 1936年,上海地下党只找到岸英和岸青,并将他们送到苏联学习,此间参加了苏军的大反攻。 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遵照父亲的嘱咐,去乡村劳动。<br>
建国不久,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参加志愿军赴朝,1950年11月25日不幸牺牲。<br>
2,次子[[毛岸青]]<br>
[[File:毛岸青、[[邵华]]和儿子[[毛新宇]].jpg|缩略图|center|毛岸青、邵华和儿子毛新宇[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41125/61/12887173767100789909.jpg 原图链接]
[http://ah.people.com.cn/n/2014/1206/c358314-23127906-8.html 来自人民网图片]]]
毛岸青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次子,生于1923年岸青是和哥哥岸英一起到苏联学习,考取了东方大学。毛泽东喜欢毛岸英,也疼爱毛岸青,寄厚望于他。每每见到他的进步,都加以热情鼓励。<br>
新中国成立后,毛岸青曾在中宣部马列著作编译所从事翻译工作。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初,毛岸青因儿时大脑被打伤,和哥哥岸英牺牲的刺激等缘故,在大连疗养。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岸青和邵华一同回到北京,又一同去湖南老家。<br>
2007年3月23日,在因病医治无效,北京逝世,享年84岁。<br>
== 參考來源 ==
{{reflist}}
3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