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

增加 8,897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big> ''' |- | File:秦观1.…”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big> '''

|-
| [[ File:秦观1.jpg5.jpg|缩略图 |居中|250px|[https://p2.ssl.qhimgs1.com/sdr/400__/t0141a0ed4a009a2fd2.jpg 原图链接]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435199/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 《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

创作年代:北宋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秦观

别称:[[淮海居士]],[[山抹微云君]]
|}
'''《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是北宋文学家、儒客大家[[秦观]]的诗词。<ref>[https://www.shicimingju.com/chaxun/list/34735.html 《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 ] 诗词名句网</ref>

这是一首闺怨词,词的上片用浓墨重彩渲染一种秋夜孤寂的氛围,突出女主人公的孤寂,下片写闺房外之夜景,进一步突出她的凄凉不堪的心情。这首词在布局上轻重得宜,首尾衔接,词情婉曲连绵不尽之妙,作者侧锋用笔,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尽情地渲染以达到以景传情的目的。

纵观秦观一生词作,以写女性的居多,在他人生的不同阶段,笔下所呈现的女性有很大的差别,这与秦观生存环境、仕宦生涯、思想情感的变化有关。闲居高邮时,她笔下的女性光彩照人。他离开家乡,步入仕途,其人生也就走向了一条坎坷之路。先是举业屡屡失败,好不容易考中进士,经苏轼推举被召入京,不久就成为党争的牺牲品,在夹缝中生存,这让他早早认识到仕途的多变和风险。往日的倜傥豪迈转变为忍让退避,笔下的女性形象慢慢变成了苦困忧思,借女性的苦闷表达内心的压抑。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元祐旧党被打压,秦观一贬再贬,多次流放,漂泊各地,他在这个时期所写的女性大多独守空房,凄凉悲苦。这首词即是秦观这一时期的作品,其具体创作年代不得而知,或认为这首词是秦观早期作品,可备一说。
==诗词正文==
{{Cquote|<虫声泣露惊秋枕,

罗帏泪湿鸳鸯锦。

独卧玉肌凉,

残更与恨长。

阴风翻翠幔,

雨涩灯花暗。

毕竟不成眠,

鸦啼金井寒。
>|<《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诗词名句网>}}
==白话译文==
深秋的虫声好似哭泣声,惊醒睡梦中的女子,帷帐里的她不由得哭了起来。

每夜独自一人冷冷落落,残更与梦一样长。

寒风呼啸,用力吹着绿帘子,雨却是绵绵地下着。

毕竟已经睡不下去,只听叫寒冷的井外,传来了一声鸦啼。
==文学赏析==
[[File:秦观1.jpg3.jpg|thumb|200px|有框|左|[http://photocdn.sohu.com/20140208/Img394623792.jpg 原图链接][http://roll.sohu.com/20140208/n394623790.shtml 图片来源]]]
这首词描写的是闺中孤寂情怀。词一开始即浓墨重彩渲染一种秋夜孤寂的氛围:寒蛩低吟似诉,寒露晶莹如泪珠,已是清冷凄凉之境,紧接着即下一“惊”字,将闺中人那种敏感而脆弱的情丝拨动,继而写她受秋夜清景之惊后的动作神态。罗帏、鸳鸯锦等闺中陈设,为我们展示出这位闺中人物质生活方面的富裕,着以“泪湿”二字,则又与这种富丽的陈设形成对照,衬出其内心的孤独、空虚、失落。接下来两句,将泪湿的原因作了交待:心上人儿离她远去,她只能独守闺房,那罗帏、那绣着象征爱情双栖双宿的鸳鸯锦被里,只有她一个彻夜难眠的苦心人儿。

夜冷兼心凉的她,置身于锦被之中,却没有一丝的暖意,反而只觉玉肌生凉。这里,词人不动声色地从环境过渡到了心境,刻画出这位闺中思妇因夜寒生凉到因“独”处而心凉的心理状态。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心情,让她心“惊”,引起她一腔幽怨。“残更与恨长”一句,语短情长,既写出此女长夜难眠,将那个“惊”字写满写足,同时也把难以名状的“恨”写得十分直观可感,动人心旌。

下片写闺房外之夜景。阴风时时袭来,翻动她闺房的翠帏,使她本已冰凉的心情更显凄凉不堪,也因那摇动的翠幔,绘出她心旌摇荡的内心世界,孤灯残照之时,室外雨声又时时袭来。本来,银灯结花,是吉祥喜庆的征兆,但对这位秋夜孤枕中的女子而言,她这种美好的梦幻显然早已破灭,所以她只是觉得那重重的灯花,使灯光更显昏暗而已。词人用“涩”字形容夜雨带来湿润的空气侵染灯花,使之灰暗不明,颇具匠心。从整首词看,无论是闺房里还是闺房外,一切景物皆着有闺中人的感情色彩,是为闺中人所设,随其心境的波动而动。

所以,这里的涩,不是指雨,而是女主人公那幽咽难通的思维情结的外化,雨涩灯暗,全是她彼时心境暗淡愁苦的象征。“毕竟”二字,透出怨恨之意,紧扣上片结尾的“恨”字而发,使词情显得丝丝人扣,针脚细密。收煞一句,又回到“虫声泣露”的环境之中,用室外金井寒来回应开头的“虫声泣露”。李白有《长相思》诗,其中两句云:“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虽说不能说为此句所本,但李诗秦词所描写的环境,所渲染的气氛,却是十分一致的。彼此相参,当更能体会秦观此词所描绘之景象。

从写作手法上分析,词人先从室外写到室内,在突出刻画独处闺房的女主人的神态心绪之后,又回笔写到室外。以虫声起,以鸦啼结,中间点出“残更”、“不成眠”等语,将一位情丝不断,彻夜难眠的思妇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同时也使得整首词在布局上轻重得宜,且有首尾衔接,词情婉曲连绵不尽之妙。另外,虽然词中有“惊”、“恨”等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但是作者却并没有正面描绘这种惊态、恨意,而是侧锋用笔,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尽情地渲染以达到以景传情的目的。难怪后人看后不得不叹赏其“语少情多”了。

另外,这首词的上下两片还可以从另一角度欣赏,即将词的上片理解成闺中人念远,而把下片理解成行人忆内的感情。这样理解,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从词的上下两片所描绘的景象来看,似乎并不完全是一地之景,“虫声泣露”是清夜之景,而下片所写“阴风”、“雨涩”则又是雨夜之景了。而且如此诠释词情,两相对照,两地相思,显得更加刻骨铭心和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秦观]]<ref>[https://www.gushiwen.org/Author_3134b3da34.aspx 秦观经济简介 ] 古诗文网</ref>(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高邮军武宁乡左厢里(今[[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人。妻子为徐文美。北宋婉约派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儒客大家,学者称为淮海居士。

少从[[苏轼]]游,以诗见赏于[[王安石]]。元丰八年(1085)进士。元佑初,因苏轼荐,任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1094),坐元佑党籍,出通判[[杭州]]。又被劾以"影附苏轼,增损《实录》",贬监处州酒税。继迭遭贬谪,编管雷州。元符三年(1100年),复命为宣德郎,放还横州,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ref>[http://roll.sohu.com/20140208/n394623790.shtml 秦观:不小心成了“万人迷”(图)
] 快资讯,发布时间;2014年02月08日17:00 </ref>

作为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秦观一生仕途坎坷。秦观善诗赋策论,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尤工词,为北宋婉约派重要作家。 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著作有《淮海词》三卷100多首,宋诗十四卷430多首,散文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著有《淮海集》40卷、《[[劝善录]]》、《逆旅集》等。<ref>[https://www.shicimingju.com/chaxun/zuozhe/38.html 诗词全集(564)首) ] 诗词名句网</ref>
==视频==
<center>'''秦观,人生比诗词忧郁'''</center>
<center>
{{#iDisplay:s0536ahzf7l|780|460|qq}}
</center>
<center>'''婉约词大家柳永秦观1-讲解 '''</center>
<center>
{{#iDisplay:j0733285rii|780|4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Category:100 哲學總論]]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33,5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