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菩薩蠻·蟲聲泣露驚秋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菩薩蠻·蟲聲泣露驚秋枕》

作品名稱: 《菩薩蠻·蟲聲泣露驚秋枕》

創作年代: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秦觀

別稱:淮海居士山抹微雲君

《菩薩蠻·蟲聲泣露驚秋枕》是北宋文學家、儒客大家秦觀的詩詞。[1]

這是一首閨怨詞,詞的上片用濃墨重彩渲染一種秋夜孤寂的氛圍,突出女主人公的孤寂,下片寫閨房外之夜景,進一步突出她的淒涼不堪的心情。這首詞在布局上輕重得宜,首尾銜接,詞情婉曲連綿不盡之妙,作者側鋒用筆,通過環境描寫來烘托氣氛,盡情地渲染以達到以景傳情的目的。

縱觀秦觀一生詞作,以寫女性的居多,在他人生的不同階段,筆下所呈現的女性有很大的差別,這與秦觀生存環境、仕宦生涯、思想情感的變化有關。閒居高郵時,她筆下的女性光彩照人。他離開家鄉,步入仕途,其人生也就走向了一條坎坷之路。先是舉業屢屢失敗,好不容易考中進士,經蘇軾推舉被召入京,不久就成為黨爭的犧牲品,在夾縫中生存,這讓他早早認識到仕途的多變和風險。往日的倜儻豪邁轉變為忍讓退避,筆下的女性形象慢慢變成了苦困憂思,借女性的苦悶表達內心的壓抑。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元祐舊黨被打壓,秦觀一貶再貶,多次流放,漂泊各地,他在這個時期所寫的女性大多獨守空房,淒涼悲苦。這首詞即是秦觀這一時期的作品,其具體創作年代不得而知,或認為這首詞是秦觀早期作品,可備一說。

詩詞正文

白話譯文

深秋的蟲聲好似哭泣聲,驚醒睡夢中的女子,帷帳里的她不由得哭了起來。

每夜獨自一人冷冷落落,殘更與夢一樣長。

寒風呼嘯,用力吹着綠帘子,雨卻是綿綿地下着。

畢竟已經睡不下去,只聽叫寒冷的井外,傳來了一聲鴉啼。

文學賞析

這首詞描寫的是閨中孤寂情懷。詞一開始即濃墨重彩渲染一種秋夜孤寂的氛圍:寒蛩低吟似訴,寒露晶瑩如淚珠,已是清冷淒涼之境,緊接着即下一「驚」字,將閨中人那種敏感而脆弱的情絲撥動,繼而寫她受秋夜清景之驚後的動作神態。羅幃、鴛鴦錦等閨中陳設,為我們展示出這位閨中人物質生活方面的富裕,着以「淚濕」二字,則又與這種富麗的陳設形成對照,襯出其內心的孤獨、空虛、失落。接下來兩句,將淚濕的原因作了交待:心上人兒離她遠去,她只能獨守閨房,那羅幃、那繡着象徵愛情雙棲雙宿的鴛鴦錦被裡,只有她一個徹夜難眠的苦心人兒。

夜冷兼心涼的她,置身於錦被之中,卻沒有一絲的暖意,反而只覺玉肌生涼。這裡,詞人不動聲色地從環境過渡到了心境,刻畫出這位閨中思婦因夜寒生涼到因「獨」處而心涼的心理狀態。這樣的環境,這樣的心情,讓她心「驚」,引起她一腔幽怨。「殘更與恨長」一句,語短情長,既寫出此女長夜難眠,將那個「驚」字寫滿寫足,同時也把難以名狀的「恨」寫得十分直觀可感,動人心旌。

下片寫閨房外之夜景。陰風時時襲來,翻動她閨房的翠幃,使她本已冰涼的心情更顯淒涼不堪,也因那搖動的翠幔,繪出她心旌搖盪的內心世界,孤燈殘照之時,室外雨聲又時時襲來。本來,銀燈結花,是吉祥喜慶的徵兆,但對這位秋夜孤枕中的女子而言,她這種美好的夢幻顯然早已破滅,所以她只是覺得那重重的燈花,使燈光更顯昏暗而已。詞人用「澀」字形容夜雨帶來濕潤的空氣侵染燈花,使之灰暗不明,頗具匠心。從整首詞看,無論是閨房裡還是閨房外,一切景物皆着有閨中人的感情色彩,是為閨中人所設,隨其心境的波動而動。

所以,這裡的澀,不是指雨,而是女主人公那幽咽難通的思維情結的外化,雨澀燈暗,全是她彼時心境暗淡愁苦的象徵。「畢竟」二字,透出怨恨之意,緊扣上片結尾的「恨」字而發,使詞情顯得絲絲人扣,針腳細密。收煞一句,又回到「蟲聲泣露」的環境之中,用室外金井寒來回應開頭的「蟲聲泣露」。李白有《長相思》詩,其中兩句云:「絡緯秋啼金井欄,微霜淒淒簟色寒。」雖說不能說為此句所本,但李詩秦詞所描寫的環境,所渲染的氣氛,卻是十分一致的。彼此相參,當更能體會秦觀此詞所描繪之景象。

從寫作手法上分析,詞人先從室外寫到室內,在突出刻畫獨處閨房的女主人的神態心緒之後,又回筆寫到室外。以蟲聲起,以鴉啼結,中間點出「殘更」、「不成眠」等語,將一位情絲不斷,徹夜難眠的思婦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同時也使得整首詞在布局上輕重得宜,且有首尾銜接,詞情婉曲連綿不盡之妙。另外,雖然詞中有「驚」、「恨」等帶有感情色彩的詞彙,但是作者卻並沒有正面描繪這種驚態、恨意,而是側鋒用筆,通過環境描寫來烘托氣氛,盡情地渲染以達到以景傳情的目的。難怪後人看後不得不嘆賞其「語少情多」了。

另外,這首詞的上下兩片還可以從另一角度欣賞,即將詞的上片理解成閨中人念遠,而把下片理解成行人憶內的感情。這樣理解,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從詞的上下兩片所描繪的景象來看,似乎並不完全是一地之景,「蟲聲泣露」是清夜之景,而下片所寫「陰風」、「雨澀」則又是雨夜之景了。而且如此詮釋詞情,兩相對照,兩地相思,顯得更加刻骨銘心和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秦觀[2](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虛,別號邗溝居士,高郵軍武寧鄉左廂里(今江蘇省高郵市三垛鎮少游村)人。妻子為徐文美。北宋婉約派詞人,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儒客大家,學者稱為淮海居士。

少從蘇軾游,以詩見賞於王安石。元豐八年(1085)進士。元佑初,因蘇軾薦,任太學博士,遷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紹聖元年(1094),坐元佑黨籍,出通判杭州。又被劾以"影附蘇軾,增損《實錄》",貶監處州酒稅。繼迭遭貶謫,編管雷州。元符三年(1100年),復命為宣德郎,放還橫州,卒於藤州(今廣西藤縣)。[3]

作為北宋文學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秦觀一生仕途坎坷。秦觀善詩賦策論,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合稱"蘇門四學士"。尤工詞,為北宋婉約派重要作家。 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託身世,感人至深。長於議論,文麗思深,兼有詩、詞、文賦和書法多方面的藝術才能,尤以婉約之詞馳名於世。著作有《淮海詞》三卷100多首,宋詩十四卷430多首,散文三十卷共250多篇,詩文相加,其篇幅遠遠超過詞若干倍。 著有《淮海集》40卷、《勸善錄》、《逆旅集》等。[4]

視頻

秦觀,人生比詩詞憂鬱

婉約詞大家柳永秦觀1-講解

參考資料

  1. 《菩薩蠻·蟲聲泣露驚秋枕》 詩詞名句網
  2. 秦觀簡介 古詩文網
  3. 秦觀:不小心成了「萬人迷」(圖) 快資訊,發布時間;2014年02月08日17:00
  4. 詩詞全集(564)首) 詩詞名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