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何充

增加 15,86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何充</big> '''
|-
|
[[File:2e044ca3769b289ac1427be96625cbaa.jpg|缩略图|居中|[http://file.lishi7.com/image/li/2e044ca3769b289ac1427be96625cbaa.jpg 原图链接] [http://www.yanchengdj.com/renwu/82.html 来自历史记]]]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small>'''东晋时期重臣'''</small>
|-
| align= light|
'''字 号''' :字次道
 
'''民 族''' :汉族
'''爵 位''' :都乡侯
 
'''官 职''' :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
 
'''追 赠''' :'''官 职''' :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
 
'''谥 号''' :文穆
 
'''出 生 地''' :庐江灊县(今安徽霍山)
 
'''出生时间''' :292年
 
'''去世时间''' :346年
 
'''主要成就''' :辅佐晋康帝和穆帝
|}
<p style="text-indent:2em;">'''何充'''(292~346年),字次道,庐江郡灊县(今安徽省霍山县)人。东晋时期重臣,曹魏光禄大夫[[何桢]]曾孙、安丰太守[[何睿]]的儿子。<br>
 
* 出身庐陵何氏,优雅俊美,善写文章。起家江州(王敦)主簿,迁东海王([[司马冲]])文学。迎娶[[明穆皇后]]的妹妹,授中书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
* 平定[[苏峻]]之乱,颇有功勋,授散骑常侍,册封都乡侯,出任东阳会稽二郡太守,迁丹阳尹、吏部尚书。[[王导]]去世后,授车骑将军、录尚书事,迁中书令。
* 晋成帝临终,入选顾命大臣。晋康帝即位,出任徐州都督。反对[[庾冰]]北伐,迁扬州都督。
* 晋穆帝即位,迁侍中、录尚书事,支持[[桓温]]取代庾氏家族镇守荆州,是谯国桓氏崛起的重要起点。
* 永和二年(346年)去世,获赠司空,谥号文穆。著有个人文集五卷,传于世。
 
== 人物生平 ==
=== 直言不讳 ===
* 何充风韵深沉高雅,以文章德行著称。最初任大将军王敦的属官,转任主簿。王敦之兄王含当时为庐江太守,贪污腐败,行为不检,王敦曾于座中向众人称道:“家兄在郡为官,肯定清廉,庐江人士倍加称赞。”何充正色道:“我何充就是庐江人,所听到的与大将军所言不同。”王敦默然不语。旁人都替何充深感不安,何充泰然自若。由此得罪了王敦,降职为东海王文学。
* 太宁二年(324年),王敦之乱平定后,何充累迁至中书侍郎。<ref>《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七》:何充,字次道,庐江灊人,魏光禄大夫祯之曾孙也。祖恽,豫州刺史。父睿,安丰太守。充风韵淹雅,文义见称。初辟大将军王敦掾,转主簿。敦兄含时为庐江郡,贪污狼藉,敦尝于座中称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充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傍人皆为之不安,充晏然自若。由是忤敦,左迁东海王文学,寻属敦败,累迁中书侍郎。</ref> <br>
 
=== 平步青云 ===
* 何充是王导姨姐的儿子,其妻是明穆皇后的妹妹,因此年少时便与王导友善,很早就担任显要官职。何充曾拜访王导,王导以拂尘指着床喊何充与自己同坐,说:“这是你的座位。”王导修补扬州官舍,回头对何充说:“这是为你何充而修。”晋明帝也喜爱何充。
* 太宁三年(325年),晋成帝即位后,迁何充为给事黄门侍郎。
* 咸和三年(328年),历阳内史苏峻领兵攻陷建康后,何充东奔三吴地区联合王舒、虞潭等,讨伐叛乱
* 咸和四年(329年),苏峻之乱被平定,何充封都乡侯,拜散骑常侍。后曾出任东阳太守,及后又拜建威将军,任会稽太守。何充在会稽郡有德政,亦推荐虞喜,提拔当地人谢奉、魏顗等作佐吏。后又迁丹阳尹。
* 王导、庾亮一起向晋成帝进言说:“何充才识度量过人,严谨而公正,有万夫所归的声望,必能掌管朝政,为老臣之助手。老臣辞世之日,愿陛下接受何充为近侍,天下将会安定,社稷无忧了。”由此何充迁为吏部尚书,晋封冠军将军,又兼任会稽王师。
* 咸康五年(339年),王导去世,何充转护军将军,与中书监庾冰都录尚书事。晋成帝诏令何充、庾冰入宫可各带披甲执杖的卫士五十人至停车门。
* 不久何充迁为尚书令,封左将军。何充认为内外要职分人统领,可以互相纠正对方缺点,如果让事情专管于一人,那么对此人的考核就难以公正,于是上疏坚决辞让尚书令等职务。朝廷许可。改任中书令,加散骑常侍,将军封号不变。朝廷又让他兼任州大中正,何充以州里有先贤名流为由,坚决辞让不就。<ref>《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七》:充即王导妻之姊子,充妻,明穆皇后之妹也,故少与导善,早历显官。尝诣导,导以麈尾反指床呼充共坐,曰:“此是君坐也。”导缮扬州解会,顾而言曰:“正为次道耳。”明帝亦友昵之。成帝即位,迁给事黄门侍郎。苏峻作乱,京都倾覆,导从驾在石头,充东奔义军。其后导奔白石,充亦得还。贼平,封都乡侯,拜散骑常侍,出为东阳太守,仍除建威将军、会稽内史。在郡甚有德政,荐征士虞喜,拔郡人谢奉、魏顗等以为佐吏。后以墓被发去郡。诏征侍中,不拜。改葬毕,除建威将军、丹阳尹。王导、庾亮并言于帝曰:“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由是加吏部尚书,进号冠军将军,又领会稽王师。及导薨,转护军将军,与中书监庾冰参录尚书事。诏充、冰各以甲杖五十人至止车门。寻迁尚书令,加左将军。充以内外统任,宜相纠正,若使事综一人,于课对为嫌,乃上疏固让。许之。徙中书令,加散骑常侍,领军如故。又领州大中正,以州有先达宿德,固让不拜。</ref><br>
 
=== 佐命大臣 ===
* 咸康八年(342年)六月,晋成帝病重。当时晋成帝二子司马丕和司马奕皆为婴儿,而庾冰怕一旦由成帝儿子继位,自己与皇帝的血缘关系会转疏,影响庾氏在朝中的影响力。故此以有外族势力威胁为由向成帝建议立年长君主,并推荐晋成帝之弟司马岳,晋成帝最终答应。何充建议说:“父子传位,是先王既定的法典,忽然妄加改变,恐怕不是利国的良策。所以武王不传位给有圣德的弟弟,是遵循大义。从前汉景帝也打算传位给其弟梁王,百官都以为毁乱典章制度,不能接受。如今琅琊王继位,年幼的太子怎么办!国家社稷,灾祸将至!”但庾冰不听从,朝廷亦下诏以司马岳为嗣。
* 不久,何充及庾冰与武陵王司马晞、会稽王司马昱及尚书令诸葛恢皆受诏为顾命大臣。次日,晋成帝死,司马岳继位为晋康帝。晋康帝来到殿前,庾冰、何充两边侍坐。晋康帝说:“朕继皇位,是二位爱聊之力。”何充说:“陛下即位,是庾冰一人之力。若依愚臣的主张,陛下就不能君临天下了。”晋康帝面有愧色。
* 晋康帝即位,后仍委政给庾冰及何充。而同年何充改任骠骑将军、都督徐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领徐州刺史,出镇京口,以避诸庾。
* 建元元年(343年),何充出任骠骑将军、都督徐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假节,兼任徐州刺史,镇守京口,以回避庾氏兄弟。不久,庾翼将举行北伐,庾冰出镇江州。何充入朝,向康帝进言说:“庾冰是尊贵的国舅,应做宰相掌管朝政,不宜远出。”朝臣讨论的结果否定了何充的建议。于是朝廷征召何充为都督扬州豫州徐州之琅琊诸军事、假节,兼任扬州刺史,将军封号不变。此前,庾翼征发江、荆二州全部编入户籍的奴隶以充兵役,士人百姓纷纷谴责。何充打算征发扬州的奴隶来分担舆论对庾翼的指责。后因中兴之时已征发过三吴的奴隶,如今不宜再征发而终止。
* 建元二年(344年),晋康帝病重,庾冰及庾翼打算立晋元帝子会稽王司马昱为帝,但何充则建议立皇太子司马聃,并得康帝答允。康帝于当年逝世,何充随后以康帝遗诏立司马聃为帝,即晋穆帝。庾冰及庾翼因而十分憎恨何充。当时晋穆帝年幼,临朝的皇太后褚蒜子重用何充,让他可带甲杖百人入殿。又应何充认为自己不宜兼任中书监和录尚书事之要求,解任中书监并加授侍中,又赐其羽林骑十人。<ref>《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七》:建元初,出为骠骑将军、都督徐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假节,领徐州刺史,镇京口,以避诸庾。顷之,庾翼将北伐,庾冰出镇江州,充入朝,言于帝曰:“臣冰舅氏之重,宜居宰相,不应远出。”朝议不从。于是征充入为都督扬豫徐州之琅邪诸军事、假节,领扬州刺史,将军如故。先是,翼悉发江、荆二州编户奴以充兵役,士庶嗷然。充复欲发扬州奴以均其谤。后以中兴时已发三吴,今不宜复发而止。俄而帝疾笃,冰、翼意在简文帝,而充建议立皇太子,奏可。及帝崩,充奉遗旨,便立太子,是为穆帝,冰、翼甚恨之。献后临朝,诏曰:“骠骑任重,可以甲杖百人入殿。”又加中书监、录尚书事。充自陈既录尚书,不宜复监中书,许之。复加侍中,羽林骑十人。</ref><br>
 
=== 辅佐幼主 ===
晋穆帝即位后,庾冰逝世,次年庾翼亦患病,何充一人独掌大权,辅助幼主。庾翼临终前,上表朝廷请求将他的职位委托给他的儿子庾爰之。于是议论者都认为庾家世代守西藩,人情所归,应该依从庾翼的请求,以安人心。何充说:“不可如此。荆、楚是国家的西大门,拥有人口百万,北有强胡环绕,西与劲蜀为邻,地势险阻盘曲,绵延万里。所任得才则可平定中原,所任非人则国家社稷可忧,正所谓陆抗存则吴国存,陆抗亡则吴国亡,怎能让一个白面少年来充当此重任呢!桓温才略过人,文武兼备,经略荆楚的重任,非桓温莫属。”议论者又说:“庾爰之肯让桓温吗?如果他拥兵阻挡桓温,祸害不浅。”何充说:“桓温足以制服他,诸位不必多虑。”
于是,朝廷让桓温担负守西藩之重任。庾爰之果然不敢争。何充以为卫将军褚裒为皇太后之父,应当执掌朝政,上疏举荐褚裒参与总领尚书。褚裒以居住狭窄为由,坚决请求做地方长官。何充说:“桓温、褚裒为一方诸侯,殷浩掌管诏令,我可以无辛劳了。” <ref>《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七》:冰、翼等寻卒,充专辅幼主。翼临终,表以后任委息爰之。于时论者并以诸庾世在西籓,人情所归,宜依翼所请,以安物情。充曰:“不然。荆楚国之西门,户口百万,北带强胡,西邻劲蜀,经略险阻,周旋万里。得贤则中原可定,势弱则社稷同忧,所谓陆抗存则吴存,抗亡则吴亡者,岂可以白面年少猥当此任哉!桓温英略过人,有文武识度,西夏之任,无出温者。”议者又曰:“庾爰之肯避温乎?如令阻兵,耻惧不浅。”充曰:“温足能制之,诸君勿忧。”乃使温西。爰之果不敢争。充以卫将军褚裒皇太后父,宜综朝政,上疏荐裒参录尚书。裒以地逼,固求外出。充每曰:“桓温、褚裒为方伯,殷浩居门下,我可无劳矣”</ref>
何充身居宰相,虽无修正改革之能,但刚强果敢,才识度量过人,执掌国政,正气凛然,以国家兴旺为己任,凡是选任官职,无不以功臣为先,不为私人树立亲戚党朋,人们因此敬重他。然而,他所亲近的多有平庸乱杂之人,信任不得其人,而且酷爱佛教,大修寺庙,供养的和尚以百计,浪费亿万而不吝惜。
亲戚朋友贫困短缺,他却没有任何施舍馈赠,由此遭受世人的讥议。阮裕曾对他开玩笑说:“卿志大宇宙,勇迈万古。”何充问其缘故。阮裕说:“我希图几千户人口的郡尚且不能得到,卿希图成佛,这志向能说不大吗?”当时郗愔和他的弟弟郗昙信奉天师道,而何充及他的弟弟何准笃信佛教,谢万讥笑他们说:“二郗谄于道,二何佞于佛。”<br>
 
=== 离开人世 ===
* 何充能饮酒,素来为刘惔所看重。[[刘惔]]常说:“看见何次道饮酒,直叫人想倾尽家里所有的存酒。”极佩服何充海量而且能保持不露醉态。
* 永和二年(346年)正月己卯日,何充逝世,享年五十五岁。朝廷追赠司空,谥号为文穆。因其无子,以其侄儿何放继嗣。<ref>《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七》:永和二年卒,时年五十五,赠司空,谥曰文穆。无子,弟子放嗣。卒,又无子,又以兄孙松嗣,位至骠骑咨议参军。</ref><br>
 
== 人物轶事 ==
* [[王濛]]和[[刘惔]]与僧人[[竺法深]]一同探望何充,但何充只顾著看文书而不理会他们。王濛于是说:“我今日特地与竺法深来见你,都是希望是能摆脱俗务,一起清谈,还怎能在低头看这些东西呢?”何充则答:“我不看这些东西,你们又怎能存活?”<br>
 
== 人物评价 ==
* [[王导]]、[[庾亮]]:“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ref name="MYT">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7652/44778lhtxJhykYq9pR695Dy-OdsRgjerln2ucwYh6SMSO-YIPOww3KklsHlQSv85EomNQw9n67z06nGPEZYFBENpdXj6QUwTF0Icds-hgtWO-OCp 《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七》.国学网.2014-05-04]</ref>
* [[阮裕]]:“次道自不至此,但布衣超居宰相之位可恨,唯此一条而已!”<ref>《世说新语·品藻篇》</ref>“卿志大宇宙,勇迈终古。”
* [[洪迈]]:“百年之间,会稽王昱、道子、元显以宗室,王敦、二桓以逆取,姑置勿言,[[卞壶]]、[[陆玩]]、[[郗鉴]]、[[陆晔]]、[[王彪之]]、坦之不任事,其真托国者,[[王导]]、[[庾亮]]、[[何充]]、[[庾冰]]、[[蔡谟]]、[[殷浩]]、[[谢安]]、[[刘裕]]八人而已。”<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7652/f43494L8X72UhsvKSTpLmG4p-cTx7oFGcGMTxcxHcoqXbAwVdR2ci44leUvt78WQiq5Fmu8Tk1LZ_c4icUYWLyNc-MJ8L32PFlRIrSHJJxHft0YdRhHlfwauy5HTFEAHvko8KfMQf8zcMoUJIrs 《容斋随笔·卷八》.中国社会科学网.2015-04-30]</ref>
* [[赵翼]]:“呜呼!王导、郗鉴、庾亮相继而亡,何充、庾冰、蔡谟皆庸材也,皝乃敢以此言试中国之从违;诸其臣者,畏其暴己罪状而徇之,诸葛恢不能固持其说,而晋事去矣。”<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7652/7c01qKyCCgptUnuEvmaeGopJ1qWdPj-v7uw-fhgB_MZ7fS9XwOT8Pr8FIbojg-AYgGjl-jEmmDspRtf2wV8 《廿二史劄记》.新东方宝典.2015-04-05]</ref>
* [[何尚之]]:“渡江已来,则王导、[[周顗]]、庾亮、王濛、谢尚、[[郗超]]、[[王坦]]、[[王恭]]、[[王谧]]、[[郭文举]]、[[谢敷]]、[[戴逵]]、[[许询]],及亡高祖兄弟(即何充兄弟)、王元琳昆季、[[范汪]]、[[孙绰]]、[[张玄]]、[[殷觊]]等,或宰辅之冠盖,或人伦之羽仪,或置情天人之际,或抗迹烟霞之表。”
 
== 史籍记载 ==
* 《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七》<ref name=MYT/>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三国两晋南北朝人物]][[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
8,4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