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次編輯
變更
袁行霈
,無編輯摘要
=='''主要成就''' ==
<p style=text-indent:2em;>《陶渊明集笺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国文学概论》、《陶渊明研究》、《中国文学史纲要》(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元代卷)、《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合著)、《中国诗学通论》(合著)、《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主编之一)、《袁行霈学术文化随笔》、《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袁行霈卷》、《中国文学史》(主编)、《陶渊明集笺注》、《中华文明史》(主编)、《中国文学作品选注》(4卷本)(主编)。</p >
== 学术生涯 ==
<p style=text-indent:2em;>1953年,先生考进北京大学,从此受到严格的学术训练。1957年毕业,被林庚先生留做助教。在1960年至1964年的几年间,袁行霈和陈贻焮先生一起跟随他们的导师林庚先生主编了《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还参加了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的选注工作。做这些工作需要阅读大量的作品和史料,为袁行霈今后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p >
<p style=text-indent:2em;>1978年先生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纵通”与“横通”》,文章不长,却是先生第一次公开地表白自己的学术追求,预示着袁行霈学术道路上一个新的开始。文章指出:所谓“纵通”是“就文学论文学,着重研究文学史上各种现象、体裁、流派的发生、发展和衰落;研究一个个时代和作家的成就,及其承上的作用和启下的影响;力求将上下三千年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整理清楚”。所谓“横通”就是力求将文学和史学、哲学、宗教、艺术乃至自然科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并努力从它们的关联上,从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的关系上,寻求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袁行霈认为将“纵通”与“横通”结合起来,从更广阔的背景上观察和研究文学发展的历史,“一定会有很多新的发现,甚至开拓出一些新的学科领域”。</p >
<p style=text-indent:2em;>1987年袁行霈的《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出版,此后在日本又出版了此书上编的日文译本,在韩国出版了全书的韩文译本。学界对于这一专著的认可令先生感到欣慰,然而谈及这本书的时候,先生屡屡提及的却是林庚先生所作的序言,其中显示了两代学者心灵的脉脉相通,特别是袁行霈对导师的感恩之情。林庚先生在序言中说:“人之会心,或囊括宇宙,或隐于针锋,灵犀脉脉,若相问答。行霈为学多方,长于分析,每触类而旁通,遂游刃于群艺,尝倡边缘之学;举凡音乐、绘画、宗教、哲学,思维所至,莫不成其论诗之注脚。本书上编盖由浅入深,沿波以探源;下编则青山历历,峰峦自见。仿佛两条坐标轴构成一幅坐标图,交辉映照,互为表里。话固不可以若是其几也,譬喻又总是跛足的,不知其可耶非耶。多年来行霈时叩我柴扉,每纵谈终日,乐而忘返;盖习以为常,亦性之所近也。”
1987年袁行霈应邀到日本爱知大学讲学,此后不久出版的《中国文学概论》就是这次讲学的讲稿。</p >
<p style=text-indent:2em;>袁行霈认为做学问无非是两种方法:一种是把复杂的事情说得简单明白;另一种是对简单的事情,作出深入细致的分析。先生认为,学问也和诗歌一样具有气象。“学问的气象,如释迦之说法,霁月之在天,庄严恢弘,清远雅正。不强服人而人自服,无庸标榜而下自成蹊。”而形成这种气象至少有三个条件:第一是敬业的态度,对学问十分虔诚,一丝不苟;第二是博大的胸襟,不矜己长,不攻人短,不存门户之见;第三是清高的品德,潜心学问,坚持真理,堂堂正正。先生说,具有大家气象的学者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袁行霈们学术的格局和视野开阔,能够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处处显示出总揽全局的能力;袁行霈们的学问都具有开山之功,开拓新领域,建立新学科,发凡起例,垂范后学;袁行霈们都是学问和道德并重,用正直、诚实、刚强成其宽容、独立之气象。</p >
<p style=text-indent:2em;>1995年,教育部请袁先生主编面向21世纪教材《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约请了19所高校的29位学者,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气氛,大家团结一致,经过两年半的努力,完成了全部书稿,共四卷。袁行霈不但将这部书定位为教材,也定位为学术著作,因为好的教材都应反映最新的学术成果,并有独到的见解。袁行霈还亲自撰写了总叙论、第三卷叙论,以及第三卷的两章。袁行霈利用去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研究的机会统改书稿,在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夜以继日辛苦了将近四个月。袁行霈手提着一箱子书稿,从中国到美国,又从美国返回中国。</p >
== 个人成就 ==
'''主要著作'''
<p style=text-indent:2em;>《陶渊明集笺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国文学概论》、《陶渊明研究》、《中国文学史纲要》(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元代卷)、《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合著)、《中国诗学通论》(合著)、《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主编之一)、《袁行霈学术文化随笔》、《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袁行霈卷》、《中国文学史》(主编)、《陶渊明集笺注》、《中华文明史》(主编)、《中国文学作品选注》(4卷本)(主编)</p >
== 学术著作 ==
<p style=text-indent:2em;>内容</p >
<p style=text-indent:2em;>《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主编之一,中华书局,1963年)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国文学史纲要》(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以及元代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另有台湾版)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初版,1996年增订本;另有台湾版、日译本、韩文译本,分别在台湾、日本、韩国出版) [7]
<p style=text-indent:2em;>《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主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另有台湾版)《中国文学概论》(香港三联出版社,1988年;另有内地版、台湾版)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国诗学通论》(合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p style=text-indent:2em;>《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p style=text-indent:2em;>《陶渊明集·附和陶诗六种》(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p style=text-indent:2em;>《袁行霈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国文学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p style=text-indent:2em;>《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袁行霈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
<p style=text-indent:2em;>《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4月)
<p style=text-indent:2em;>《唐诗风神及其袁行霈》(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二'''、'''文章'''
<p style=text-indent:2em;>家(《山东文学》1958年01期)
<p style=text-indent:2em;>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p style=text-indent:2em;>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p style=text-indent:2em;>也谈山水诗的产生问题(《文学评论》1961年04期)
<p style=text-indent:2em;>评介《陶渊明诗文汇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1年06期)
<p style=text-indent:2em;>崇高的人格伟大的诗篇(《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年03期)
<p style=text-indent:2em;>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02期)
<p style=text-indent:2em;>感受联想修养——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p style=text-indent:2em;>论意境(《文学评论》1980年04期)
<p style=text-indent:2em;>论屈原的人格美(《学术月刊》1981年02期)
<p style=text-indent:2em;>论李杜诗歌的风格与意象(《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04期)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p style=text-indent:2em;>阅读古典诗词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北京电大学刊语文版》1984年第6期)
<p style=text-indent:2em;>陶谢诗歌艺术的比较(《九江师专学报》1985年Z1期)
<p style=text-indent:2em;>以赋为词——试论清真词的艺术特色(《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p style=text-indent:2em;>温词艺术研究——兼论温韦词风之差异(《学术月刊》1986年02期)
<p style=text-indent:2em;>词风的转变与苏词的风格(《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03期)
<p style=text-indent:2em;>探索中国诗歌艺术的奥秘(《读书》1987年06期)
<p style=text-indent:2em;>李白的宇宙境界(《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上——中国李白学会第二届年会纪事,1989年)
<p style=text-indent:2em;>陶渊明谢灵运与慧远(《中国典籍与文化》1992年01期)
<p style=text-indent:2em;>陶渊明的《闲情赋》与辞赋中的爱情闲情主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5期)
<p style=text-indent:2em;>开放的国学与开放的《国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p style=text-indent:2em;>百年徘徊──初唐诗歌的创作趋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p style=text-indent:2em;>陶渊明享年考辨(《文学遗产》1996年01期)
<p style=text-indent:2em;>古典诗词与情趣的陶冶(《中国大学教学》1996年02期)
<p style=text-indent:2em;>评中岛敏夫整理本《唐诗类苑》及其研究(袁行霈、佐竹保子,《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年03期)
<p style=text-indent:2em;>陶诗主题的创新(《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01期)
<p style=text-indent:2em;>关于文学史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新编《中国文学史》总绪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p style=text-indent:2em;>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高校理论战线》1998年12期)
<p style=text-indent:2em;>守正出新及其袁行霈——关于中国文学史的编写与教学(《中国大学教学》1999年06期)
<p style=text-indent:2em;>陶诗析疑(《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p style=text-indent:2em;>学术风气与学者风范(《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5月22日)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国传统的文学崇高观与新世纪的文学理念(《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01期)
<p style=text-indent:2em;>逝川之叹——古代哲人和诗人对时间的思考(《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03期)
<p style=text-indent:2em;>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p style=text-indent:2em;>李白《古风》(其一)再探讨(《文学评论》2004年01期)
<p style=text-indent:2em;>玉真公主考论——以其与盛唐诗坛的关系为归结(《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p style=text-indent:2em;>唐诗风神(《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p style=text-indent:2em;>李林甫与盛唐诗坛(丁放、袁行霈,《文学遗产》2004年05期)
<p style=text-indent:2em;>读张风《渊明嗅菊图》(《荣宝斋》2004年06期)
<p style=text-indent:2em;>文化的馈赠(《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p style=text-indent:2em;>唐玄宗与盛唐诗坛——以其崇尚道家与道教为中心(丁放、袁行霈,《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p style=text-indent:2em;>读陈洪绶《博古叶子》陶渊明像(《荣宝斋》2005年02期)
<p style=text-indent:2em;>袁行霈把一生献给文博事业———纪念朱家蟳先生(《人民政协报》2006年3月16日)
<p style=text-indent:2em;>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p style=text-indent:2em;>文学、文化、文明:横通与纵通——袁行霈教授访谈录(《文艺研究》2006年12期)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p style=text-indent:2em;>杨氏兄妹与盛唐诗坛(丁放、袁行霈,《文学评论》2007年03期)
<p style=text-indent:2em;>姚崇、宋璟与盛唐诗坛(丁放、袁行霈,《文学遗产》2007年03期)
<p style=text-indent:2em;>国学究竟有什么用?(《人民日报》2007年6月20日)<ref>[http://www.guoxue.com/rw/yuanxingpe]</ref>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