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57
次編輯
變更
毡毛栒子
,無編輯摘要
目:蔷薇目
科: [[ 蔷薇科]]
属: [[ 栒子属]]
|}
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100米至3,200米的地区,见于荒山多石地或灌木丛中。
=='''形态特征'''==
'''毡毛栒子'''为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科、栒子属半常绿灌木,高达2米;枝条呈弓形弯曲,小枝细瘦,暗褐色,幼时密生白色绒毛,以后脱落。叶片椭圆形或卵形,长1-2.5厘米,宽0.8-1.5厘米,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宽楔形,上面中脉下陷,微具柔毛或无毛,下面密被白色绒毛,叶脉突起,侧脉4-6对;叶柄长2-7毫米,具绒毛。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100-3200米荒山多石地或灌木丛中。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 [[ 四川 ]] 、 [[ 云南 ]] 。
=='''繁殖方法'''==
播种法繁殖,如种子不经处理,需1~2年方可萌芽;一般在常温和低温(3 ~5℃)的条件下沙藏各3个月,或用硫酸处理2小时后低温沙藏3个月,播后可当年发芽。为保持优良性状,多用扦插法繁殖。栽培容易,管理粗放。
=='''病虫防治'''==
栒子抗性强,唯一严重的是火疫病,一种细菌性病害。病菌首先感染花、花序,然后是花枝、小枝,使其变成褐色,最后整枝被感染,全株变为褐色,枯萎死亡。火疫病传染性非常强,应及时将受害枝条修剪、清除。
栒子常有 [[ 蚜虫 ]] 、红蜘蛛、大蓑蛾,蚧壳虫和白粉病危害。
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除加强水肥管理外,还应适当稀植。如有病害发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进行防治。[2]
=='''主要价值'''==
栒子果实大多为红色,但种类不同,色彩变化较大,从黄色到黑色,色彩纷呈,其果实是鸟类和其他一些野生动物的食物,茂密的分枝还可给动物提供荫蔽的栖息地。本属植物多在春天开花,花期4月底到6月,花富含花蜜和花粉。<ref>[https://www.beichengjiu.com/biology/183487.html 毡毛栒子],北城百科</ref>
=='''本种提示'''==
毡毛栒子和[[西南栒子]] C. franchetii Bois 很相似,主要异点在于后者叶片上面幼时毛茸较多,叶柄稍短,花瓣直立,果实桔红色,常具3小核,可以区别。
又与[[华中栒子]]C. silvestrii Pamp. 比较,后者叶片较薄,叶片下面绒毛较少,花药黄色,果实常具1小核,也易识别。
=='''参考文献'''==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