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细辛的功效与作用

增加 17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细辛1.jpg|缩略图|细辛[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9734823837&di=05fe5c7bcc85b1b93401546710dc54fd&imgtype=0&src=http%3A%2F%2Fa2.att.hudong.com%2F63%2F47%2F01300001157358132177472233438.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CF%B8%D0%C1%CD%BC%C6%AC&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0000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细辛的功效与作用''' [[ 细辛 ]] 来源於 [[ 马兜铃 ]] 科细辛属(Asarum)植物,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解表药,有祛风散寒、止痛通窍、止咳平喘和通利血脉等功效;始载於《 [[ 神农本草经 ]] 》,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在 [[ 张仲景 ]] 的《 [[ 伤寒论 ]] 》中就有 [[ 乌梅丸 ]] [[ 小青龙汤 ]] 、当归四逆汤和 [[ 麻黄附子细辛汤 ]] 等含有细辛的常用方剂;临床上可用於风寒表证、各种疼痛证、诸窍不通证和肺寒咳喘证。细辛是一味良药,是历史的功臣,因其根细、气香强烈而味辛得名。细辛那辛窜的感觉一次便会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细辛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功效较佳。虽有较好的散寒作用,但发汗作用力较弱,一般解表方剂中不作主药。
第9步抗过敏、抗变态反应。水提物能使速发型变态反应总过敏介质释放量减少40%以上,表明细辛具有抗变态反应功效。具有抑制过敏反应的已发现的细辛成分有甲基丁香酚、γ-细辛醚、(一)细辛素、芝麻素4种,可能尚有未发现的抗过敏活性成分。
第10步镇咳平喘。挥发油有镇咳功效。 [[ 细辛挥发油 ]] [[ 甲基丁香油酚 ]] 、消旋去甲乌药碱均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而有平喘作用。华细辛醇浸剂兔静注能对抗吗啡所致的呼吸抑制。
第11步解痉。挥发油对兔的离体子宫、肠管,低浓度使张力先增加后下降,高浓度则抑制;对组胺所致的离体回肠痉挛性收缩有松弛作用;对大鼠离体子宫呈抑制作用。
第12步提高新陈代谢。所含之消旋去甲乌药碱具有肾上腺能β受体兴奋剂样的广泛的生理作用,有强心、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强脂质代谢和升高血糖等多方面功效。含有去甲乌药碱的中药尚有 [[ 附子 ]] [[ 吴茱萸 ]] [[ 乌药 ]] [[ 高良姜 ]] 等,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都是能驱寒的热性的药。其引起内热的机制,去甲乌药碱可能就是其物质基础,其强心、扩张血管、增强脂质代谢可能就是其药理基础。
第13步抗菌。醇浸剂、挥发油等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多种杆菌和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黄樟醚。
《本经》:"味辛,温。"
[[ 吴普本草 ]] 》:"神农、黄帝、雷公、桐君:辛,小温;岐伯:无毒;李氏:小寒。"
[[ 药性论 ]] 》:"味苦辛。"
[[ 用药心法 ]] 》:"辛,热。"
【归经】 入肺、肾经。
[[ 汤液本草 ]] 》:"手少阴引经药。"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入心、肝、胆、牌四经。"
[[ 本草经疏 ]] 》:"入手少阴、太阳。"
《本草汇言》:"入足蹶阴、少阴血分。"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 本经 ]] 》:"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
《别录》:"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除喉痹,齆鼻,风痫癫疾,下乳结。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脏,益肝胆,通精气。"
治风冷头痛,痛则如破,其脉微弦而紧:
细辛一两(净), [[ 川芎 ]] 一两, [[ 附子 ]] (炮)半两净, [[ 麻黄 ]] 一分。上细切,入连根葱白、姜、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连进三服。(《普济方》细辛散)
治偏头痛: [[ 雄黄 ]] (研)、细辛(去苗叶,为末)等分。上二味,再同研匀。每服一字,左边疼搐入右鼻,右边痛搐入左鼻。(《 [[ 圣济总录 ]] 》至灵散)
治伤风鼻塞:细辛、 [[ 紫苏 ]] 、防风、 [[ 杏仁 ] [[ 桔梗 ]] [[ 薄荷 ]] [[ 桑白皮 ]] 。煎服。(《方脉正宗》)
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 麻黄 ]] (去节)、 [[ 芍药 ]] 、细辛、 [[ 干姜 ]] [[ 甘草 ]] (炙)、 [[ 桂枝 ]] (去皮)各三两, [[ 五味子 ]] 半升,半夏半升(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伤 [[ 寒论 ]] 》小青龙汤)
治鼻塞不通:细辛末少许,吹入鼻中。(《普济方》)
治牙齿痛久不瘥:细辛(去叶苗)、荜拨。上二味等分,粗捣筛。每用半钱匕,水一盏,煎十数沸,热漱冷吐。(《圣济总录》细辛汤)
治痰饮,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 [[ 茯苓 ]] 四两,甘草、干姜、细辛各三两,五味子半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 金匮要略 ]] 》苓甘五味姜辛汤)
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
[[File:细辛5.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9735138360&di=8113683c56c3448fbddb8b67b1ea5ab5&imgtype=0&src=http%3A%2F%2Fdimg.jinanfa.cn%2Fimage%2Fupload%2F0a%2F79%2F68%2F3b%2F0a79683b08bc1a968b055bfb747578fe.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CF%B8%D0%C1%CD%BC%C6%AC&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0000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治口臭及匿齿肿痛:细辛煮取浓汁,热含冷吐。(《 [[ 圣惠方 ]] 》)
治耳聋:细辛末,溶黄蜡丸鼠屎大。绵裹一丸,塞之。须戒怒气。(《 [[ 龚氏经验方 ]] 》聪耳丸)
治虚寒呕哕,饮食不下:细辛(去叶)半两, [[ 丁香 ]] 二钱半。为末。每服一钱,柿蒂汤下。(《纲目》)
治暗风卒倒,不省人事:细辛末,吹入鼻中。(《世医得效方》)
42,5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