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毛澤東

增加 3,387 位元組, 5 年前
增加段落-主要军事贡献
1951—1991年 《毛泽东选集》(第一版)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卷分别于1951年、1952年、1953年和1960年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一至第四卷于1991年出版。<ref>[http://cpc.people.com.cn/GB/143527/143544/10536428.html 领袖大事年表:毛泽东],人民网,2018-12-17</ref>
== 主要 党建 主要 贡献==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毛泽东<br>
中国共产党是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治国、治军归根到底都落实到党的建设上。毛泽东对党的建设的贡献分为三个时期:<br>
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里最具中国特色的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毛泽东总结概括了中国革命的全部经验,提出人民民主专政学说,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毛泽东指出:“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改革开放之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成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的根本法宝,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奠基石。<ref>[http://www.china.com.cn/guoqing/2013-12/18/content_30931567_2.htm 毛泽东对新中国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贡献],中国网,2018-12-19</ref><br>
==主要军事贡献==
毛泽东的军事贡献主要体现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上,在人民军队的建立、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后的对外战争中,每一次胜利,毛泽东军事思想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br>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继两千多年前的《孙子兵法》之后,又一次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军事理论,闪耀着普遍的真理光芒。古代中国孙子兵学的产生,标志人们对战争和军事问题的认识,由悟性阶段进入了理性阶段,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拿破仑、克劳塞维茨、约米尼等人军事思想为代表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近代欧洲。它冲破中世纪的思想枷锁,开始用科学手段探讨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以马克思恩格斯军事理论为启始的第三次飞跃,为真正科学地考察解决战争和军事问题,首次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南。毛泽东军事思想则代表了这次飞跃的最高成就。<br>
下面从博大精深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中列举几条最具代表性的贡献:<br>
1,把支部建到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r>
[[File:三湾改编纪念馆.jpg|缩略图|center|三湾改编纪念馆[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5323635921&di=e6ad750e6723ee81a8f9ccabfcb30a90&imgtype=0&src=http%3A%2F%2Fpic.qjimage.com%2Fph099%2Fhigh%2Fph1313-p16919.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4%B8%89%E6%B9%BE%E6%94%B9%E7%BC%96%E5%9B%BE%E7%89%87&hs=2&pn=2&spn=0&di=19165476880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e=utf-8&oe=utf-8&cl=2&lm=-1&cs=1460702743%2C746833768&os=3301714363%2C2826528045&simid=0%2C0&adpicid=0&lpn=0&ln=30&fr=ala&fm=&sme=&cg=&bdtype=0&oriquery=%E4%B8%89%E6%B9%BE%E6%94%B9%E7%BC%96%E5%9B%BE%E7%89%87&objurl=http%3A%2F%2Fpic.qjimage.com%2Fph099%2Fhigh%2Fph1313-p16919.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q7wg3tg2_z%26e3Bv54AzdH3Ft42tgu5AzdH3Fri8n8n-r8ml8l_z%26e3Bip4s&gsm=0&islist=&querylist= 来自百度图片]]]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新型人民军队区别于旧军队的根本标志。支部建到连上,正是实现党领导军队的最好手段。<br>
毛泽东同志指出,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涣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基层党支部是在群众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的“一线阵地”。“支部建在连上”的特殊作用,在于把党的意志和主张宣传到群众之中,把党的思想理论灌注于官兵头脑,增进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和拥护,坚定听党指挥的信仰信念。“支部建在连上”让党的政策路线在军队基层有了贯彻落实的平台,保证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实现。<br>
让战斗堡垒嵌入基层,打牢党指挥枪的组织基础。“支部建在连上”,使一切工作都置于党组织统一领导之下,一切重要问题都由党组织研究决定,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听取意见建议,使官兵成为连队的主人翁,支部成为连队的“领头羊”,部队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ref>[http://theory.gmw.cn/2018-09/09/content_31064562.htm 弘扬“支部建在连上”时代价值],人民网,2018-12-20</ref><br>
== 參考來源 ==
{{reflist}}
3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