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漳州站

增加 10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漳州站.jpeg|有框|右|<big>漳州站</big>[https://tr-osdcp.qunarzz.com/tr-osd-tr-manager/img/edcb91ba189d8ca23963191bed4a0f02.jpg_480x360x95_68d13351.jpg 原图链接][https://travel.qunar.com/p-oi7336358-zhangzhouzhan 来自 去哪儿旅游 的图片]]]
''' 漳州站 ''' ,建设时名称为漳州南站,位于 [[ 福建省 ]][[ 漳州市 ]] 圆山新区颜厝镇洪塘村。漳州站旅客站房规模达29800平方米,设计最高聚集人数为4000人,站房高约45米,是目前漳州最大的铁路客运站房。由 [[ 南昌铁路局 ]] 漳州车务段管辖。
漳州站于2009年开工,2012年6月30日开始 [[ 运营 ]]
==建筑风格==
建筑形态灵活借用闽南传统的燕尾脊、深挑檐及骑楼等建筑形式,着力体现浓郁的闽南地域特色。 [[ 车站 ]] 运用现代的建筑手法对闽南民居进行提炼升华,在传统中透着现代,是一座 [[ 现代化 ]] 的铁路旅客车站,同时也满载着历史文化积淀。
==建筑结构==
站房及广场是整个站区的核心,位于规划范围的中心,对整个规划起到控制和统领作用。新站房的北面面向城市中心区,是城市主干道七号路的对景,北广场作为车站的主广场,配套建设了规模较大的景观及交通广场,电话亭、 [[ 指示牌 ]] 、休息设施、景观设施和部分小型服务设施俱全,能供旅客室外休闲、候车之用,是车站与 [[ 城市 ]] 的连结纽带。北广场地面中央为步行集散广场,各类停车场布置在广场两侧或地下通过南环城路与外部道路联系。
根据客流分析,2030年日发送量为11980人,考虑高峰时旅客发送量以及旅客平均候车 [[ 时间 ]] ,加上部分旅客基本不候车而直接进站,预测漳州站最高聚集人数约为4000人。
==建筑设计==
漳州站建筑设计采用高架候车与线下出站的布局方式,旅客流线采取“上进下出”的形式, [[ 建筑 ]] 层数从下到上为出站层、站台层、进站层三层,建筑总高度约45米(从广场地面标高算起)。
出站层设置地下出站厅、售票厅和行包用房。同时在靠近站房处设有出租车及公交车 [[ 停车场 ]] ,在站场投影范围以外设有地下停车场,供市民停车。出站层的旅客通过楼扶梯与站台层和地下停车场联系。
站台层是长度150米的带状进站广厅。旅客在广厅门口安检后通过自动扶梯进入候车厅或直接进入基本站台候车厅、母婴候车及军人、团体候车厅。进站广厅内设售票厅、咨询台、 [[ 商业 ]][[ 服务 ]] 等窗口。贵宾候车设于站房北部,单独出入口,配备专用停车场,便于旅客使用。管理办公用房设于站房南部,也设单独出入口。
进站层主要是候车厅和服务区,站台上方为进站 [[ 天桥 ]] 。候车厅分为南、北两个,中间部分开敞,明亮、通透,不候车的旅客可通过这里直接进站。
一般旅客主要通过地面的北广场进站,旅客进入主进站广厅后,依照显示屏指示,按车厢号选择自动扶梯到所在候车厅。站房采用“绿色通道”进站模式,旅客可自由选择进入候车厅或直接经“ [[ 绿色通道 ]] ”进站。这种“通过式”进站模式,满足旅客便捷、高效的出行需求,是现代车站向“公交化”、“机场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漳州市简介==
漳州市,闽南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住人口为498万。地处东经117°-118°、北纬23.8°-25°之间,东濒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城市象征-威镇阁,东北与 [[ 泉州 市|泉州]] 和厦门接壤,西北与龙岩相接,西南与广东的潮州毗邻。漳州市绝大多数为汉族,也有畲族、 [[ 高山族 ]] 等21个 [[ 少数民族 ]] 。漳州是著名的侨乡和 [[ 台湾 ]] 祖居地,旅居海外的 [[ 华侨 ]] 、港澳同胞有70万人,台湾人口中1/3的人在明朝清朝时的祖籍是漳州,是侨、台胞寻根谒祖的地方之一。漳州的南靖、平和、云霄、诏安等县还有不少客家镇、村,有客家人几十万,使用受 [[ 漳州话 ]] 影响的 [[ 客家话 ]]
==视频==
723,2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