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岛链

增加 20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岛链.jpeg|有框|右|<big>岛链</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01/4b5d768a87e047e18a7ca420ef4a17b8.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92783249_100062057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岛链 ''' [[ 英语 ]] :island chain)是由美国前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在1951年冷战时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又有 [[ 政治 ]] [[ 军事 ]] 上的内容,其用途是围堵亚洲东岸,对 [[ 苏联 ]] 、中国等 [[ 共产主义 ]] 国家形成威慑之势。
==第一岛链==
=== 地理位置===
第一岛链是指北起 [[ 阿留申群岛 ]] [[ 日本群岛 ]] [[ 琉球群岛 ]] ,中接 [[ 台湾岛 ]] ,南至 [[ 菲律宾 ]] 、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位于 [[ 朝鲜半岛 ]] 南方的大韩民国有的时候也会被视为第一岛链的一部分。
=== 战略价值===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 朝鲜战争 ]] 期间,美军将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曾将位于第一岛链中点的台湾誉为“不沉的航空母舰”,同时 [[ 毛泽东 ]] 发动了针对台湾的一连串作战但铩羽而归。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开国初期试图突破美军在第一岛链上的包围网,但由于 [[ 美国第七舰队 ]] 和台湾方面所占据的军事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籍船长达三十年无法在大陆南北港口间通行。196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以绕行 [[ 太平洋 ]] 的方式,打通南北航线。1979年,才在 [[ 台湾海峡 ]] 复航。
冷战期间,美国的艾森豪总统于朝鲜战争后,与台湾签订《 [[ 中美共同防御条约 ]] 》(现已中止)正式将台湾纳入第一岛链中,美国为阻止共产党势力扩张,而在亚洲东部 [[ 岛屿 ]] 协助建立反共的政权,同时提供军力以及其他各种形式上的援助。
台湾与菲律宾的国防在第一岛链上最为脆弱( [[ 台湾 ]] 没有正式的国际地位,菲律宾军事力量较弱),加上一连串的 [[ 政治 ]] 经济外交因素,近20年来国防疲弱不振,加上其他东南亚地区经济依赖中国越来越深,使得中国方面得以找到突破口渗透,引来美国、日韩澳等国顾忌,因此中美两国在第一岛链上仍维持着“恐怖平衡”的状态。
台湾:在第一岛链的“封锁链条”中,最为关键的是[[台湾岛]]。它位于第一岛链的的中间,具有极特殊的战略地位,掌握了台湾岛就能有效地遏止[[东海]]与南海的咽喉战略通道,也有了与第二岛链内海域的有利航道及走向远洋的便捷之路。
在第一岛链的“封锁链条”中 日本:1874年,[[日本]]于出征台湾之前 聘用李仙得 关键的是 外交顾问,参与制定征服 台湾 岛。它位于第一岛链的 中间 计划 具有极特殊的战略地位,掌握了 他向日本政府进言:“除非将北自‘桦太岛’、南至‘ 台湾 ’的一连串列 就能 加以占 效地遏止东海 ,把‘[[中国大陆]]’以半月形势包围,再以‘朝鲜’ 南海的咽喉战略通道 ‘满州’兼持立足点 也有了与第二 否则不足以保障帝国之安全、制御东亚”。这个说法被可说是 岛链 内海域的有利航道及走向远洋 策略 便捷之路 前身
日本内阁批准的防卫白皮书强调“中国海军威胁”。在日本有关中国海军活动频繁的报导中,不少都提到了[[太平洋]]“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中国海军的动向也往往与突破岛链联系起来。
1874年 香港《亚洲周刊》2009年7月发表文章称 ,日本 于出征台湾之前,聘用李仙得为外交顾问,参 通过在 制定征服台湾 [[那国岛]]驻军 计划 方式将军力向中国推进500公里 他向日本政府进言:“除非将北自‘桦太 不但强化了对钓鱼 ’、南至‘台湾’ 一连串列岛加以占有 实际控制 把‘ 完善了对 中国 大陆’以半月形势包 军事 堵的第一岛链 再以‘朝鲜’ 而且也为在 ‘满州’兼持立足点,否则不足以保障帝 之安全、 可能的冲突中“先发 御东亚 。这个说法被可说是岛链策略的前身 做好了准备
对于 日本 内阁批准的防卫白皮书强调 警惕中国突破 第一岛链”, 中国 人民解放 威胁”。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孟祥青教授2009年7月19日 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 日本 有关 中国 走向 军活动频繁的报导中 洋确有不适感 不少都提到了太平洋“第一 因为日本是传统 链”和“第二岛链” 中国海军 狭隘 动向也往往与突破 链联系起来 民心态在这种不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香港《亚洲周刊》2009年7月发表文章称,日本通过在与那国岛驻军的方式将军力向中国推进500公里,不但强化了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完善了对中国军事围堵的第一岛链,而且也为在与中国可能的冲突中“先发制人”做好了准备。 对于日本警惕中国突破“第一岛链”,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孟祥青教授2009年7月19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日本对中国走向海洋确有不适感,因为日本是传统岛国,狭隘的岛民心态在这种不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日本问题专家高洪认为,所谓岛链是美日同盟体制下围堵中国的一种战略谋划,第一岛链就是希望阻止中国走向深水。这是一种传统安全下的考虑,在和平时期中国可以按照国际惯例、 [[ 海洋法公约 ]] 中的相关规定“无害通过”。但是在战时中国是否可以突破第一岛链,尚待证实。
==第二岛链==
是指北起伊豆群岛,经小笠原诸岛、火山列岛、 [[ 马里亚纳群岛 ]] 、关岛、雅浦岛、 [[ 帕劳群岛 ]] 、哈马黑拉岛。
==第三岛链==
是指北起 [[ 阿拉斯加 ]] ,经 [[ 夏威夷群岛 ]] 延伸经某些美属太平洋岛屿直至美国重要盟国澳大利亚、 [[ 新西兰 ]]
==太平洋锁链===
是美国目前在亚洲战略部署的重点,而它所要围困的主要目标就是中国,其次为俄罗斯、朝鲜,这条锁链是以太平洋上的第一岛链为基础,东起靠近北极的阿留申群岛,日本四岛,韩国是这条锁链的中心,而台湾和关岛则是中轴,其一直延伸至 [[ 东南亚 ]] 中南半岛的新加坡、 [[ 菲律宾群岛 ]] 以及 [[ 印度尼西亚 ]] 等。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730 亞洲史地總論]]
35,7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