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增加 7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jpeg|有框|右|<big>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big>[https://p3.itc.cn/images03/20200518/956b1f123de44818b6e0660326552b90.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95891092_260616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 是一座记述景教在 [[唐朝| 唐代 ]] 流传情况的石碑。
==历史沿革==
此碑于唐 建中二年(781年)2月4日由 [[ 波斯 ]][[ 传教士 ]] 伊斯(Yazdhozid)建立于 [[ 大秦寺 ]] 的院中<ref>[https://www.sohu.com/a/131124182_241009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史实重要,书法精美],搜狐,2017-03-30</ref>。碑文由波斯传教士 景净撰刻,朝 议郎前行台州司参军吕秀岩书并题额。碑身高197厘米,下有龟座,全高279厘米,碑身上宽92.5厘米,下宽102厘米,正面刻着“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并颂”,上有 [[ 楷书 ]] 三十二行, [[ 行书 ]] 六十二字,共1780个 [[ 汉字 ]] 和数十个叙利亚文。
[[ 天启 ]] 三年(1623年)出土,当时许多西方各国有不少的传教士得知后,争相 拓片,把碑文拓片译成 [[ 拉丁文 ]] 寄往 [[ 欧洲 ]] 本国。当地人怕此碑被他们盗走,秘密地把碑抬到附近的 金胜寺内,竖起来交寺僧保管。
[[ 清文宗 ]] 咸丰九年(1859年)武林 韩泰华重造 碑亭,但不久因战乱碑寺被焚毁,碑石暴呈荒郊。西方一些 [[ 学者 ]] 主张将此重要的 [[ 景教 ]][[ 文物 ]] 运往欧洲保管。1891年欧洲某公使馆请求 总理衙门设法保护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总理衙门汇出100两银子,但到 [[ 陕西 ]] 时只剩下5两,只能草草搭一 小蓬遮盖 。20 。[[20 世纪 ]] 初, 丹麦人傅里茨·何尔谟(Fritz Halms)出三千金买下此碑,准备运往 [[ 伦敦 ]] 。清廷得知,立刻 通令陕西巡抚制止,陕西巡抚派陕西学堂 教务长 王献君与 荷尔姆协商,最后何尔谟同意废除购买合同,但何尔谟获准复制一个大小相同的碑模带回伦敦。复制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模版,十分逼真,几可乱真。1907年陕西巡抚将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入藏 西安碑林(现 [[ 西安碑林博物馆 ]] )安置。何尔谟回伦敦后又依照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模版,复制了一批,分派各国 [[ 大学 ]] 和朝鲜 金刚山长安寺。
==石碑内容==9经》   翻成中文的记载。碑文还引用了大量 儒道佛经典和中国 [[ 史书 ]] 中的典故来阐述景教教义,讲述人类的堕落、 [[ 弥赛亚 ]] 的降生、 救世主的事迹等。碑文虽系波斯传教士撰写,但他的 [[ 中文 ]] 功底极其深厚。
==视频==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