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原始印欧人

增加 12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原始印欧人.jpeg|有框|右|<big>原始印欧人</big>[https://pic2.zhimg.com/80/v2-6615919edb88c2849315d25854013d0d_720w.jpg?source=1940ef5c 原图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8359248?sort=cr 来自 知乎 的图片]]]
''' 原始印欧人 ''' (英语:Proto-Indo-Europeans)指古代时原始 [[ 印欧语 ]] 的使用者,对他们的了解只能通过对原始印欧语的重建和 [[ 考古学 ]] 进行了解。
==认知历史==
公元前4世纪,古代南亚的 [[ 语言学家 ]] 波你尼已经注意到 [[ 美索不达米亚 ]] 地区的语言与印度地区的语言有相似之处。
1647年, [[ 荷兰 ]][[ 学者 ]] 马库斯·祖依斯·凡·博克斯霍恩大胆的提出了 [[ 荷兰语 ]] 、希腊语、 [[ 拉丁语 ]] 、波斯语、德语源于同一个的原始语的假说。
1786年2月2日,英国语言学家威廉·琼斯在 [[ 亚洲 ]] 学会宣读了亚洲学会成立三周年演说,指出了 [[ 梵语 ]] 与拉丁语和希腊语有惊人地相似之处并指出了“原始语”的存在<ref>[http://www.bjnews.com.cn/opinion/2012/09/08/221577.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访亚洲学学会],新京报网,2012-09-08 </ref>。之后弗兰兹·波普、奥古斯特·施莱谢尔、卡尔·勃鲁格曼、弗迪南·德·索绪尔语言学家用 [[ 历史比较语言学 ]] 和其他方法对印度语和欧洲各语言的语音系统、形态系统、语法和语汇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结论。
关于印欧语系诸语言为何如此相似的问题,学术界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德国 ]] 语言学家约翰内斯·施密特提出了波浪理论,他认为由于不同语言的使用者会互相交流,不同的语言像波浪一样终究会相交到一起,即不同的 [[ 语言 ]] 会有越来越多的相似性,另一位德国语言学家奥古斯特·施莱谢尔的谱系树理论则认为最开始存在着讲原始印欧语的一群人,他们因为被隔绝开来,才导致 [[ 欧洲 ]] [[ 印度 ]] 的这些语言非常相似。支持约翰内斯·施密特的人不认为有“原始印欧人”存在,支持奥古斯特·施莱谢尔谱系树理论的人则认为存在着“原始印欧人”,正是因为他们向四面八方扩散,这才使欧洲和印度的语言如此相似。
==起源地假说==
从19 从[[19 世纪 ]] 至今, [[ 科学家 ]] 对原始印欧人起源地进行了研究,20世纪初时,德国的部分科学家认为原始印欧人起源于 [[ 北欧 ]] ,但是该理论现在在 [[ 学术 ]] 界已很少受到支持。20世纪下半叶时学术界提出的很多假说。其中坟冢假说<ref>[https://www.sohu.com/a/339938258_100023059 欧洲人种起源—雅利安人四族:拉丁、日耳曼、斯拉夫、凯尔特 ],搜狐,2019-09-10 </ref>是最为广泛接受的有关印欧起源的模型,与之相对的一个模型是 [[ 安纳托利亚 ]] 假说,很多印欧学者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明确的立场。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390 人類學總論]]
59,0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