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基克拉泽斯

增加 10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基克拉泽斯 ''' (Κυκλάδες,义为“环状”)是 [[ 爱琴海 ]] 南部的一个 [[ 群岛 ]] ,也是南爱琴大区下属的基克拉泽斯州所在地。群岛属于 [[ 希腊 ]] ,位于希腊本土的东南方。它包括约220个 [[ 岛屿 ]] ,其中30多个有人居住。它的名字源于这些岛屿环绕着提洛岛排列的形状。
锡罗斯岛上的 [[ 埃尔穆波利 ]] 是原行政大区的中心和基克拉泽斯的主要城市。
==地理==
基克拉泽斯诸岛为多山的岛屿,缺乏广阔的耕种用地(唯一例外的是 [[ 纳克索斯岛 ]] )但是群岛上的矿产资源丰富,并盛产 [[ 大理石 ]] 。岛上为典型的 [[ 地中海气候 ]] ,出产 [[ 大麦 ]] 、葡萄酒和 [[ 橄榄油 ]]
==历史==
公元前2000年, [[ 克里特人 ]] 占领了基克拉泽斯,公元前1450年则由 [[ 迈锡尼人 ]] 占领。公元前1100年,群岛由多利安人所占。
约公元前10世纪, [[ 爱奥尼亚人 ]] 开始在岛上定居,将 [[ 提洛岛 ]] 作为 [[ 宗教 ]] 中心。后来群岛南部被来自伯罗奔尼撒的多利安人占领。前8世纪到前5世纪是基克拉泽斯的鼎盛时期,各个岛上建立了独立的君主制政权。在 [[ 希波战争 ]] 中诸岛分成两部分分别支持对战双方。战后,爱奥尼亚部分加入了提洛同盟,而多利安部分则维持独立,直到 [[ 伯罗奔尼撒战争 ]]
==迈锡尼人==
自从线性文字B书写的泥板被翻译以来,人们认识到从前所说的“迈锡尼人”其实是希腊人。但是没有 [[ 迈锡尼 ]] 文献提示他们如何称呼自己的。在《 [[ 伊利亚特 ]] 》中,希腊人通常被称为“亚该亚人”,并且考虑到在 [[ 青铜时代 ]] 晚期赫梯文献中“Ahhiyawa”的称呼,可以将“亚该亚人”的称呼联系到迈锡尼人。然而,第二个论证远未被人所承认;并且关于第一个论证应该指出,“亚该亚”这个称呼在 [[ 荷马 ]] 的词句中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指称。
[[ 语言学 ]] 的分析将线性文字B的文本所表达的迈锡尼语言关联到其后的希腊语,特别是 [[ 爱奥尼亚 ]] 方言、阿提卡方言或者是伊奥利亚方言,但非古典时期的亚该亚方言。前几种因此可能为迈锡尼语言的后继,而后者也许源自一种消失了的与迈锡尼语言有联系,但不同于迈锡尼方言的青铜时代 [[ 希腊语 ]]
不同阶段间语言的比较可能无法给出足够的证据来认定迈锡尼人。此外,并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是由同一个种族或语言群体构成;似乎更有可能的是,他们是一个多民族,比如亚该亚人、爱奥尼亚人等的祖先所形成的集体,而非一个单一的 [[ 民族 ]]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