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伍跃时

增加 4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伍跃时,男,1958年出生于湖南新化,大学学历,北京大学EMBA在读,长沙新大新置业有限公司(现为长沙新大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现兼任湖南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副会长。湖南省第十届政协委员、湖南省工商联合会副会长、湖南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曾获得首届“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及“湖南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等荣誉称号。
== 北京大学EMBA在读,1981年至1985年在湖南邵阳市劳动局工作,个人经历 ==
1985 1981 至1989 至1985 年在 中共 湖南 省委党校学习、教学,1989年至1993年在湖南省 邵阳市 劳动 工作 1993年至1995年在海南星海工贸技术发展公司工作。1996年下海创业,至今任长沙新大新置业有限公司(现为长沙新大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现兼任湖南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副会长。2005 年入选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他的主要社会职务是湖南新大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湖南省第十届政协委员、湖南省工商联合会副会长、湖南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 1985年至1989年在中共 湖南省 农业科 委党校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等发起设立、以科研单位为依托的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1999年6月,是一家以“光大袁隆平伟大事业,用科技改造农业,造福世界人民”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之初注册资本1.05亿元。公司以杂交水稻为核心,以种业为主营业务方向,以农技服务创造价值。公司拥有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一支专业研发队伍,致力于杂交水稻、杂交辣椒、优质西甜瓜、蔬菜、棉花、玉米、油菜等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创新 教学  
    1996 1989 ,事业上一帆风顺的伍跃时辞职下海自主创业,一出手就取得巨大成功:开发的第一个项目新大新大厦综合商住楼一举成为当时长沙市标志性建筑之一。进入21世纪,伍跃时看好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前景,开始将数 至1993 来积累的大部分财富投向农业产业:2000年成立沐林食品公司,2003年投资澳优( 湖南 )乳品公司,同时逐步投资控股上市公司亚华种业。为打造种子科研———种子生产———粮食加 省劳动厅 ———种子、农资、食品销售的产业链,今年他又决定受让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并计划在控股该公司后全力以赴经营,将其打造成世界级的优秀种业公司。目前,新大新与原股东已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取得了省政府的批文,正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证监会核准
    “我走的是一条寂寞的创业之路。”伍跃时说,如果继续搞房地产,他有十足的把握更快地赚到更多的钱。做产业,尤其是做农业产业,最需要的除了资本还有时间,没有十 1993 至1995 的精心培育、苦心经营,是绝对无法做出品牌、做出规模来的。为什么 从事房地产最得意的时候要选择农业产业?伍跃时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他说,湖 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民生活水平低、农村经济滞后、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一直是我省各级党委和政府牵肠挂肚的重大问题。出路何在?农业产业化!伍跃时决心为我省的农业产业化作贡献。他首先瞄准了食品工业。食品产业链长、产业面广,可以带动种植业、农产品加 星海 业、食品包装、机械制造及生物 技术 等行业的迅速 发展 ,可大幅增加财政收入和提高当地就业机会,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带着这种想法,伍跃时首先投资1.5个亿打造沐林食品公司,首次将欧美的谷物早餐生产线引入我国。这种早餐以“五谷杂粮”为原料,每年可转化粗杂粮2万吨,消化上万户农民手中的粮食。 公司 还吸收了600多名农民 就业。一举成功的沐林公司被省政府认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着成功的喜悦,近年,伍跃时领导的新大新集团又 出决定,通过改制,控股隆平高科,通过经营这家高科技公司,促进我国种植业的快速成长,让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上更多的人们造福。     由此看来,伍跃时在事业发展方向的选择上,能够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以全省发展的需要为坐标。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伍跃时还是一个非常热心公益事业的人
1999 1996 下海创业 至今任长沙新大新置业有限公司(现为长沙 新大新集团 与团 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现兼任湖南 委携手设立“新大新百万助学基金”,专门资助生活困难的优秀大学生;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副会长。
2000 2005 ,他投入500万元与团 入选福布斯 央母亲河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合作,拍摄了大型环保纪录片《支撑》和环保故事片《河流》,其中《支撑》获最佳纪录片华表奖; 2001年,新大新集团与新疆一家公司向中国科学探险协会赞助500万元人民币,在北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探险基地;2003年,通过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全国少工委向全 中小学生捐赠价值1000万元的营养谷物早餐食品,并在人民 会堂举行了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的捐赠仪式,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些年来,他向社会公益事业无偿捐赠累计已达2300余万元。伍跃时也因此荣获团省委、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省少工委联合颁发的省关心支持少年儿童工作育苗奖 陆富豪榜
他的主要社会职务是湖南新大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湖南省第十届政协委员、湖南省工商联合会副会长、湖南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
== 社会职务 ==
从事农业和食品的行业已经几十年,我感受到它和一般的行业还不一样,因为它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行业,但也是一个成长比较慢的行业,而且要承受的责任非常之大。我认为从事农业工作,从事食品工作,能够给社会创造价值,所以对从事这个行业一直没有动摇过。 
 == 个人 成就 ==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等发起设立、以科研单位为依托的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1999年6月,是一家以“光大袁隆平伟大事业,用科技改造农业,造福世界人民”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之初注册资本1.05亿元。公司以杂交水稻为核心,以种业为主营业务方向,以农技服务创造价值。公司拥有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一支专业研发队伍,致力于杂交水稻、杂交辣椒、优质西甜瓜、蔬菜、棉花、玉米、油菜等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创新。      1996年,事业上一帆风顺的伍跃时辞职下海自主创业,一出手就取得巨大成功:开发的第一个项目新大新大厦综合商住楼一举成为当时长沙市标志性建筑之一。进入21世纪,伍跃时看好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前景,开始将数年来积累的大部分财富投向农业产业:2000年成立沐林食品公司,2003年投资澳优(湖南)乳品公司,同时逐步投资控股上市公司亚华种业。为打造种子科研———种子生产———粮食加工———种子、农资、食品销售的产业链,今年他又决定受让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并计划在控股该公司后全力以赴经营,将其打造成世界级的优秀种业公司。目前,新大新与原股东已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取得了省政府的批文,正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证监会核准。 == 个人寄语 ==     “我走的是一条寂寞的创业之路。”伍跃时说,如果继续搞房地产,他有十足的把握更快地赚到更多的钱。做产业,尤其是做农业产业,最需要的除了资本还有时间,没有十年八年的精心培育、苦心经营,是绝对无法做出品牌、做出规模来的。为什么在从事房地产最得意的时候要选择农业产业?伍跃时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他说,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民生活水平低、农村经济滞后、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一直是我省各级党委和政府牵肠挂肚的重大问题。出路何在?农业产业化!伍跃时决心为我省的农业产业化作贡献。他首先瞄准了食品工业。食品产业链长、产业面广,可以带动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包装、机械制造及生物技术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可大幅增加财政收入和提高当地就业机会,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带着这种想法,伍跃时首先投资1.5个亿打造沐林食品公司,首次将欧美的谷物早餐生产线引入我国。这种早餐以“五谷杂粮”为原料,每年可转化粗杂粮2万吨,消化上万户农民手中的粮食。公司还吸收了600多名农民工就业。一举成功的沐林公司被省政府认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着成功的喜悦,近年,伍跃时领导的新大新集团又作出决定,通过改制,控股隆平高科,通过经营这家高科技公司,促进我国种植业的快速成长,让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上更多的人们造福。     由此看来,伍跃时在事业发展方向的选择上,能够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以全省发展的需要为坐标。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伍跃时还是一个非常热心公益事业的人。 == 社会贡献及 荣誉 == 1999年,新大新集团与团省委携手设立“新大新百万助学基金”,专门资助生活困难的优秀大学生; 2000年,他投入500万元与团中央母亲河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合作,拍摄了大型环保纪录片《支撑》和环保故事片《河流》,其中《支撑》获最佳纪录片华表奖; 2001年,新大新集团与新疆一家公司向中国科学探险协会赞助500万元人民币,在北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探险基地;2003年,通过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全国少工委向全国中小学生捐赠价值1000万元的营养谷物早餐食品,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的捐赠仪式,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些年来,他向社会公益事业无偿捐赠累计已达2300余万元。伍跃时也因此荣获团省委、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省少工委联合颁发的省关心支持少年儿童工作育苗奖。
曾获得首届“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及“湖南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等荣誉称号。公司积极帮助农民提高粮食产量、吸纳农民工就业、解决农户粮食销路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扶贫助学、抗震救灾等捐款上千万元。
2003年9月曾获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颁发之“光彩事业奖章”。
2,5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