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公眾

增加 1,55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公眾.jpg | thumb | 300px | 公眾 <br> [https://www.likejapan.com/life/jp-hk-tw-public-holiday/ 原圖鏈接] ]]'''公眾'''(public),是一個 [[ 社會學 ]] 上的概念,基本意義是指包含自己在內的社會整體;但為了公平性起見,在實務運作方面通常會產生「 [[ 排己性 ]] 」,也就是去除自己及親近團體(如 [[ 親戚 ]] 、朋友、同事等)。*相近的概念包括人民、大眾、群眾等。 例如公共開支、 [[ 公共財產 ]] 、公共汽 首先,公眾是社會群體,這種社會群體具有明顯的類別性,既包含了個人、群體,也指其他社會組織。
**公眾既可以是學生、學生家長,也可以是其他學校、商店、政府等社會組織。
**這裡的個人不是指單個的人,而是指公眾群體中的某個人,或群體、組織的負責人、代言人、代表等。
**在街頭等公共場所我們經常可以捕捉到這樣一些不文明行為。
*5、不製造噪音擾亂別人--在公共場合,保持安靜是文明的表現。孩子如果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又沒有人加以引導的話,他們在公共場所就會也不懂得安靜,因為周圍司空見慣的嘈雜現象,沒有讓他們覺得“不懂得安靜”是一種不好的行為。<ref name="隨意窩">{{cite web |url=https://blog.xuite.net/clare.ko/sun/245110555-孩子應學會公共場合下的五種禮儀 | title= 孩子應學會公共場合下的五種禮儀 | language=zh | date=2014-10-03 | publisher=隨意窩 | author= | accessdate=2020-08-13}}</ref>
===公眾的環保意識===
*多年來,環保署積極與各行各業如建築業、地產發展商、飲食業及運輸業等建立夥伴關係,共同推行許多防止和打擊污染的計劃。
**除了與商界合作,署方一直非常重視普羅大眾在環境保護中扮演的角色。
**減少廢物運動自推出以來得以順利推行,實有賴廣大市民和社區團體的支持和參與。
*為了把環保訊息帶到社區的每一個角落,環保署在屋苑、中小學、鄉村舉辦各類老少咸宜的環保宣傳和教育活動,並邀請商界和區議會協辦各式各樣的環保推廣項目,當中不少活動均以減少廢物為主題。
**經過多年的努力,許多市民現在已把廢物分類融入日常生活中。
**港人的環保意識比從前大大提高,而各項環保推廣計劃都得到市民的了解和支持。
*環保署一直致力推廣社區活動,藉此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當中以鼓勵市民減少廢物的成效尤為顯著。
**香港的廢物問題相當嚴重,正如「廢物」一章所述,堆填區現正迅速滿溢,要應付這個問題,當急之務是要落實工程方案以興建新的堆填區。
**長遠而言,要解決廢物問題,每位市民均需積極參與減廢行動。<ref name="環境保護署">{{cite web |url=https://www.epd.gov.hk/epd/misc/ehk03/textonly/big5/aware/index.html | title= 公眾的環保意識 | language=zh | date=2003-x-x | publisher=環境保護署 | author= | accessdate=2020-08-13}}</ref>
==参考來源==
{{Reflist}}
[[File:公眾.jpg | thumb | 300px | 公眾 <br> [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954901 原圖鏈接] ]]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總論]]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