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莫小邪

增加 7,076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莫小邪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莫小邪.jpg|缩略图|center |[https://p1.ssl.qhmsg.com/t016681ba074cac…”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莫小邪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莫小邪.jpg|缩略图|center |[https://p1.ssl.qhmsg.com/t016681ba074caca1dd.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5863298-6076145.html 来自明星网]]]
| 出生日期 =
| 出生地点 = 北京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北京作家协会会员
| 知名作品 = 《后海烟民》
}}
<big>'''莫小邪''',80后作家。北京人·。已出版长篇都市黑色幽默小说《何不醉在人间》。小说作品见《青年文学》、《芙蓉》等。先后创作《后海烟民》《像大师一样活下去》《柔道》等多部中短篇小说。常年在报刊杂志有婚恋、文艺、心理类专栏。另有多首诗歌入选《中国新诗年鉴》《被遗忘的经典》。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莫小邪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北京

职业 北京作家协会会员

主要成就 2007年荣登中国80后实力作家榜

代表作品 《后海烟民》

文学进修 鲁迅文学院第24届中青年作家班

==小说作品==

短篇小说《后海烟民》《青阳一字马》《斟酒牌坊》《像大师一样活下去》等

2008年中篇小说《少女的祈祷》入选"新时代青年文学教科书"《旗·80后精品文丛》小说卷;

2009年短篇小说《后海烟民》、《感情不在服务区》入选"冲刺诺贝尔80后实力作家作品"《最后的盛典》小说卷;

2010年短篇小说《故乡的传说》入选《21世纪网络文学排行榜》

2010年中篇小说《柔道》入选新世纪青春文学精选《光年》

2012年长篇小说《何不醉在人间》出版

==诗歌作品==

《天鹅绒一号》

她们中的她们

和许多她们

一样被日常生活所囚

只有躺在床上才做梦

梦见一个人

在黑暗中摸索

只看到床的轮廓

却看不到

自己的脸颊发红

白天带上长长的假睫毛

让眼角微微发亮

她们的夜晚

和许多夜晚一样

伪装成一对下垂的乳房

对男人流出奶水

却没了吸吮的快感

(2014年)

《来自西海岸的黑老大》

昨晚嗨了点儿

只是为了嘻哈一下

不幸是脖子上的项链不够粗

黑老大以为我来自西西里岛

因为我独特的嗓音

和散漫的演唱风格

让他举杯喝到呕吐

仿佛看见大麻烟雾中混杂着

一个酒鬼的乡愁

(2014年)

《两不相欠》

很久以前

吵架那天正赶上停水停电

大门还没有关严

你用右手打了我的左脸

质问我是怎么勾搭上了陈洁安

那个陈洁安是个什么狗娘娘腔

一个耳光一刀两断

两不相欠

从那天以后

我偶尔会月经不调

吃了不少盒益母草

你以为我跟了陈洁安

或者疯了 或者嫁了

其实我没疯 没嫁

也没有跟陈洁安

不接你任何电话

不住在原来的家

不会再次爬上你那船

是船不是床

从此像蒸发一样失踪

一直活到了现 在

(2002年)

==所获荣誉==

2007年当选"诗选刊"中国20位"最具活力"青年诗人;

2007年受邀参加深圳大学"归来--纪念中国新诗诞生90周年";

2007年荣登中国80后实力作家榜。

2008年中国青春文学作家实力排行榜

2009年荣登中国80后青年作家网络风云榜。

==鼎力推荐==

她的小说是平民的小传,那些细碎的乐与悲,有着日常生活的质感。她对一种平凡人生的体认,也可以看作是对自我的追问与深思。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谢有顺

她的作品表达出小人物的挣扎,一种中国式疾病。小说语言是轻快的,带有复古色彩,幽默,但却时而令人心痛。

--著名作家、诗人 虹影

将人物矛盾、无奈,对爱情的渴望与紧张,以及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化为一篇篇令人激动不已的小说。

--北京作家协会秘书长 王升山

莫小邪是有三分天才,三分鬼才.三分天才是说,她构建的小说世界致广大而尽精微,造出了一个似北京而非北京的"北京".鬼才是说,她写的人物都是性格极端剑走偏锋的人物,满纸都是似人而非人的"人".鬼行天上,好看!

----徐德亮 著名相声演员

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探求到较深的层面,而且具备足够的穿透和把握能力,这是一个小说家的基本功。我很看中莫小邪由此而发出的文学才能,在这个基础之上,她的文字极富色彩与光泽,尤其是她对世相的描述,迅速而不露痕迹的传递出新一代作家对社会"体温"的感知,无论是精神的还是肉体的。从侧面看,这无疑是一代人成长最好的见证。 --马季(中国作家网主管,评论家)

我一直比较看好莫小邪的写作,因为她既会编织故事,又讲究语言表述,而且能把二者有机地融合起来,这样一上路就有自己的所长与特点的,在"80后"写手中实不多见。这是一个以京味语言讲述职场见闻的成长小说。都市,青春,职场,白领,它都沾边,但又都不纯正,这恰好使小说在人物的"混搭"与内蕴的"混杂"上,获得了一种丰厚性、多义性。还饶有趣味的是,作品以一个北京女孩的率性口吻一路"侃"来,如抵掌而谈,似悬河泻水,确实引人伸纸疾读,又让人忍俊不禁 。

--白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著名评论家)

没见过她时读了她的小说,觉得这是一个顽皮有趣的孩子。见过之后,反倒觉得这孩子有几分端庄。她显示出实力和潜力,以及一个青年的成长和成熟。

――解玺璋( 著名评论家)

有趣的小说已经不多。莫小邪却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从内心里不断地冒出意领神会的笑,作品中的人物很恰当地站在我们对面,令人在心里一次次地说,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作品有如作者的为人,随意而诙谐,文艺而有趣。 ――唐朝晖(《青年文学》杂志社主编)

莫小邪既善于胡说,又善于沉默;既是北京人,又是外省人;既是京味的,又是西方的,抒情,反讽,黑色幽默,形而上学,现代和后现代,很好玩,好像是个横空出世的天才。

――吴玄(《西湖》杂志社副主编,小说家)

==莫言莫语==

1.善与恶在世间是混杂的,但是,每个人都在他的生活过程中改造自己的血液。我也如此,宁愿被骂,不被遗忘,所以小说中充斥了太多现实生活的阴暗面,读来让人觉得自己跟着被脱光了衣服,活生生的被一帮无耻混蛋塞进一个浴缸内被迫刷了一层油漆。
2.我不喜欢在自己的小说中过分关注自我,如果只把自己的一双眼睛放在私人感情之上,那颗跳动的心永远无法感受世界之大。
3.我只是写了写--大都市的小悲凉。也许,我的文字不唯美,像日系跑车一样省油,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又像一顿笨拙的自助餐。


</big>
4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