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037
次編輯
變更
强台风罗莎
,無編輯摘要
==发展过程==
2013年10月25日晚上8时,一个低压区在 [[ 关岛 ]] 东南部海面上生成,但由于当时该系统所在的海域垂直风切变稍强,该系统形成初期的发展速度缓慢。日本气象厅在10月27日上午9时15分率先把该低压区升格为 [[ 热带低压 ]] ,并随即对其发出烈风警报,但维持2日有多也未能正式升格。 [[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 ]] 亦在27日早上对该系统给予热带扰动编号96W;而到了下午6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该系统在24小时内形成为 [[ 热带气旋 ]] 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在亚热带高压脊南方的偏东风引导下,该系统向西偏北移动。
10月31日,罗莎保持西偏北之移动路径,并继续增强。罗莎的眼壁和 [[ 风眼 ]] 亦逐渐形成,标志着罗莎达到台风强度。 [[国家气象中心| 中国国家气象中心 ]] 率先在凌晨2时,将罗莎升格为台风,随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凌晨5时跟随, [[ 日本气象厅 ]] 和香港天文台亦分别在下午2时50分及3时半把罗莎升格为台风。下午4时45分,罗莎在菲律宾卡加延省刚萨加沿海登陆。登陆前一刻,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将罗莎升格为强台风。但由于罗莎穿越菲律宾的最终路线是掠过吕宋北端,其中心一直非常接近岸边,未有直接穿越高山,因此罗莎的结构不至于大受破坏,其强度只是稍为回落,仍能保持台风强度,不过风眼一度变得模糊,成为“云塞风眼”。
罗莎于11月1日进入 [[ 南海 ]] 北部并重新加强,中心风力轻微回升。由于华北高气压阻碍 [[ 亚热带 ]][[ 高压脊 ]] 延伸至中国东南部,罗莎移入南海的同时,亦进入鞍型气压场中,引导气流减弱,令罗莎逐渐减速至每小时14公里。当时南海的水温虽然已比夏季时有所下降,但是仍足够为罗莎提供能量一段时间,这为翌日罗莎再次明显增强埋下伏笔。
罗莎在11月2日上午突然采取偏西北路径,并进一步增强,达到其最高强度,随后变为移动缓慢,接近停滞不前。罗莎的风眼再度成形,面积比穿越 [[ 菲律宾 ]] 前更大,于卫星云图上清晰可见。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 于凌晨5时把罗莎的强度上调至相当于 [[ 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 ]] 的3级台风。位于南海的中海油PY30-1钻油平台G3598在当日黄昏受到罗莎的眼壁影响,于下午5时20分测得每秒56.6米(即l每小时204公里)的2分钟平均风速,以及每秒56.5米(每小时203公里)的10分钟平均风速,两者均达到超强台风标准。但该平台的风速计安装于海平面以上50米,不符合海平面以上10米或以内的要求,需要经过折算处理;然而折算后的风速仍达强台风标准,促使中国国家气象中心采纳此项实测数据,并立即把罗莎升为强台风。 [[ 香港 ]] 方面,由于政府飞行服务队的“捷流-41”定翼机要维修,加上天文台未有即时采纳南海油台之 [[ 数据 ]] ,导致没有作出升格,并低估强度,只把罗莎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上调至每小时145公里,处理手法引起网民争议;直至事后报告中,天文台才表示罗莎于当日午夜后已经增强为强台风,强度维持整整1日,巅峰时的中心风力达到每小时165公里,后于翌日(11月3日)凌晨减弱为台风。日本气象厅亦低估罗莎强度,把罗莎的中心风力评定为80海里,即每小时150公里。
11月4日,罗莎的深层对流已被摧毁,中心密集云团被“遗留”在南海北部,剩下一个完全外露的低层环流中心继续向西南移动,直指越南中部。中国国家气象中心率先于凌晨2时将其降格为 [[ 热带风暴 ]] ,随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跟随,于凌晨5时把罗莎降格为热带风暴,再于6小时后,在上午11时再把罗莎降格为热带低压,并发出最后警报。香港天文台则早于当日早上6时15分已经把罗莎降为热带低压,中国国家气象中心亦在下午2时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但日本气象厅则直至晚上9时05分才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虽然南海北部环境已变得恶劣,但是当日罗莎的减弱速度反而有所放缓,其低层环流中心虽已暴露,但仍保持完整,使其热带低压强度再维持一段时间。中国国家气象中心认为罗莎已经消散,在当日晚上20时将罗莎停止编号。当罗莎移至 [[ 越南 ]] 对出海面,并快将登陆时,香港天文台在11月5日凌晨3时25分把罗莎降为低压区;而罗莎于越南中部登陆后,日本气象厅在同日上午9时表示罗莎减弱消散。
==事后调整:香港天文台补升为强台风==
由于在实时公布中低估强度, [[ 香港天文台 ]] 在事后作出修正。于12月末发表的罗莎报告中,香港天文台把罗莎补升为强台风,并把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由每小时145公里,大幅上调至每小时165公里;但于日本气象厅所发布的最佳路径中,日本气象厅反而把罗莎的 [[ 风速 ]] 下调为75节,即每小时140公里,与罗莎的实测强度相差更远。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328 氣象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