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强台风黑格比

增加 11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强台风黑格比 ''' (英语:Typhoon Hagupit;国际编号:0814;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8W; [[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 ]] :Nina)为2008年 [[ 太平洋台风季 ]] 第14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黑格比”是由 [[ 菲律宾 ]] 所提供的 [[ 热带气旋 ]] 名称,意思为“鞭挞”。
==发展过程==
2008年9月15日,位于 [[ 太平洋 ]] 西部的一个低压区在 [[ 关岛 ]] 以北海域产生热带扰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9月17日升格为 [[ 热带低压 ]] ,于9月20日升格为热带风暴,该时位于菲律宾以东海域 14.4°N 129.4°E,具每分钟平均风速30knot(55km/h)。
在9月18日,一热带低压在 [[ 关岛 ]] 之西北形成。翌日,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 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其后在13时30分,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黑格比。9月20日01时15分 UTC,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同日12时50分 [[ 日本气象厅 ]] 再将之升格为台风,1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台风。
在9月24日6时45分(UTC+8)在 [[ 广东省 ]] 电白县陈村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有15级(48米/秒/每小时175公里)。 登陆后在 [[ 廉江市 ]] 境内减弱为台风,在同日下午2时于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合浦县境内减弱为强烈热带风暴,同日下午8时减弱为热带风暴。9月25日2时,黑格比进入越南境内并减弱为一热带低压,并于同日晚上消散。
黑格比形成至四级台风,风眼大而明显,暴风范围广是近十年来罕有地广阔,主要是因为黑格比在 [[ 吕宋海峡 ]] [[ 巴士海峡 ]] 进入南中国海前已形成台风,期间并无掠过任何陆地,且黑格比与 [[ 菲律宾 ]] 、台湾、 [[ 华南 ]] 的沿岸地区保持在200公里或以上的距离。其移动速度一直平均保持在每小时30公里的较快速度,使得半圆效应明显,加上南中国海北部适逢垂直风切变微弱,并有 [[ 赤道 ]] 西南气流支援,更甚的是中国大陆没有任何东北季风向南推进。
黑格比的西向路线得以一直稳定,皆因位于中国中部及太平洋西部的两个高压区向西推进,加上拉尼娜现象影响,导致黑格比采取偏西路线。
值得留意的是,今次的黑格比与对上一次2002年的 [[ 热带风暴 ]] 黑格比虽然强度相差甚远,但同样地在 [[ 南海 ]] 北部活跃和为广东西部沿岸带来狂风暴雨。 [[Category:328 氣象學]]
251,5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