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海鹰二号岸舰导弹

增加 11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海鹰二号岸舰导弹.jpeg|有框|右|<big>海鹰二号岸舰导弹</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01/813ebc6a97034fa5977e550c066216e1.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37905411_120207063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海鹰二号岸舰导弹 ''' (HY-2),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在1960年代至1980年代研制服役的飞航式战术岸舰导弹武器系统。海鹰二号导弹武器系统由 [[ 导弹 ]] 、机动式(或固定式)发射阵地设备和 [[ 技术 ]] 阵地设备三部分组成。外贸出口型号名称C-201。北约代号C-SS-3 “Saccade”(扫视)。
==设计==
1965年4月,第三机械工业部320厂(南昌飞机制造厂)以正在仿制中的射程40千米的 [[ 上游一号 反舰导弹|上游一号]] 为基础,开始研制延长射程的 [[ 海鹰一号 舰导弹 ]] 。由于320厂的方案被认为相对保守,射程只有70千米,虽然能更快形成产品但并不能完全满足 [[ 海军 ]] 作战要求。几乎同时,飞航导弹研究院(即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三研究院)另提出了一个方案,国防科工委会同海军审查后决定在海鹰一号岸舰导弹研制的同时上马该方案,弹上成品部件与系统设备尽量与“海鹰一号”通用。1965年被列为 [[ 国家 ]] 立项,1966年命名为海鹰二号岸舰导弹。 
弹体进一步加长了0.88米,采用承力式箱体 [[ 设计 ]] ,增加了燃料储量,有效射程延长到95千米。这有利于把岸防导弹部署在陆地纵深,用海岸观通站或航空机载对海警戒雷达来指示敌舰目标,提高了岸舰导弹的生存力与作战力。同时还研制了配套的更大推力的固体 [[ 火箭助推器 ]] 、延长 [[ 液体火箭发动机 ]] 工作时间、提高了自动驾驶仪的中段导航精度性能,配套的地面设备也需要重新研制。1967年9月29日首发飞行试验成功。至1970年3月设计定型,试验取得7射6中、11射10中的成绩。海鹰二号制导方式是“自控”加“自导”,发射时导弹在助推器推动下爬高到400米,巡航飞行时高度100-300米,末端突防飞行高度为8米。
由于320厂要承担舰载上游一号/海鹰一号的生产,1969年2月决定在 [[ 阳139 阳]]139 厂扩建建立生产线。由于海鹰二号研制进展顺利,几乎与海鹰一号同时完成定型试验,而且更满足中国海军要求,海鹰一号岸舰型就被海鹰二号取代列装,转为主要装备051型驱逐舰,所以后来海鹰一号更多是作为舰舰导弹出现的。由于海鹰二号导弹的长度太大,即使当时中国海军最大的作战舰 艇051 艇[[051 型驱逐舰 ]] 装不下其发射装置,无法上舰,因此海鹰二号只作为岸防导弹装备。在1975年开始改型研制装载于 [[ 轰-6轰炸机 ]] [[ 鹰击六号空舰导弹 ]]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470 製造總論]]
260,47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