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Mk 2手榴弹

增加 10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Mk 2手榴弹 ''' (或写作Mk II)是一种反人员破片手榴弹,美军于1918年导入,用以取代Mk 1手榴弹,在二战、 [[ 朝鲜战争 ]] 至越战中所使用。由于外型相似凤梨又名凤梨手榴弹或“菠萝”,因保险片的形状被称为“鸭嘴手榴弹”,因外观被称为“卵形手榴弹”、“凤梨手榴弹”、“癞瓜手榴弹”或“菠萝”。美军之后以M26系列(M26/M61/M57)及M33系列(M33/M67)取代Mk 2。
==简介==
二战期间,美军士兵使用了许多类型的手榴弹,但主要配备的Mark II手榴弹。它为铁铸,外部呈 [[ 锯齿 ]] 状,利于在爆炸后产生更多的弹片。它内部TNT 填充物,但由于战争初期TNT短缺,内部多填充 [[ 硝化淀粉 ]][[ 复合物 ]] 。Mark II的杀伤半径是5—10码,但弹片可杀伤至50码。由于公认的投掷距离多为35—40码,所以要求士兵在投弹后卧倒直至手榴弹爆炸。
美国在大战中使用的手榴弹主要的就是MKⅡA1一种。其前身MKⅡ手榴弹是仿照 [[ 英国 ]] 的米尔斯手榴弹设计的,但其弹体形状和装药却不同, [[ 椭圆 ]] [[ 铸铁 ]] 弹体,弹底有小平底,其引信结构与米尔斯手榴弹完全一样。MKⅡ式手榴弹于二十年代末装备美军。
MKⅡ的改进型MKⅡA1在大战前研制,四十年代初装备美军,是二次大战期间美军最普遍装备的 [[ 手榴弹 ]] ,也是世界上继米尔斯手榴弹之后,早期最有影响的一种手榴弹,五十年代初被M26式手榴弹所取代
对比MKⅡ,MKⅡA1将引信改进成一个整体;将弹体口部的联接螺纹改成与美国M9式 [[ 反坦克枪榴弹 ]] 尾管的联接螺纹配套。其引信结构与英国的No.36M式手榴弹基本相同,是针刺发火延期引信,发火机构为翻板击发机构。
其将弹的引信摘除后,装上M9或M9A1式反坦克枪榴弹的尾管,可做枪榴弹使用,通过M7/M7A1〔配M1加兰德〕或M8〔配M1卡宾〕枪榴弹发射器用空包弹发射,射程约一百五十米——情景在 [[ 电影 ]] [[ 突出部战役 ]] 》中可见到。
M9或M9A1式枪榴弹的引信是装在尾管内的碰炸引信,结构非常简单,由滑动式击针、阻隔簧、针刺 [[ 雷管 ]] 和传爆药组成。平时,由保险销将引信锁定在保险状态,使用时,拔除保险销,引信处于待发状态,当弹碰击目标时,滑动击针在惯性作用下,压缩阻隔簧,击发针刺雷管,完成弹的起爆。
其余结构与原型MKⅡ相同:为铁铸,外部呈锯齿状,利于在 [[ 爆炸 ]] 后产生更多的弹片。它内部以TNT为主填充物,但由于战争初期TNT短缺,内部多填充硝化淀粉复合物。
MKⅡ系列是 [[ 防御手榴弹 ]] ,杀伤半径是五~十码,但弹片可杀伤至五十码。由于公认的投掷距离多为三十五~四十码,所以要求士兵在投弹后卧倒或找掩体隐蔽直至手榴弹爆炸。
除普通弹外,还有强装药弹、发烟弹、训练弹等弹种,外形和普通弹是一样的,靠不同的涂装区别——例如强装药弹体 [[ 橙色 ]] 、发烟弹弹颈涂黄色带、训练弹弹体 [[ 蓝色 ]] 等。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113,40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