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毛果高原毛茛

增加 5,487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毛果高原毛茛</big> ''' |- | [[File:毛果毛茛3311.jpg|…”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毛果高原毛茛</big> '''

|-

|
[[
[[File:毛果毛茛3311.jpg|缩略图]]
|缩略图|居中|[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7058706854&di=dea725feb6ce930a6ed5e0e1073cd9de&imgtype=0&src=http%3A%2F%2Fa1.att.hudong.com%2F11%2F93%2F20300543562152144677937603058_s.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AF%9B%E6%9E%9C%E9%AB%98%E5%8E%9F%E6%AF%9B%E8%8C%9B&hs=2&pn=0&spn=0&di=121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e=utf-8&oe=utf-8&cl=2&lm=-1&cs=2234670024%2C3749699973&os=1530711406%2C2284820652&simid=4170832407%2C726983267&adpicid=0&lpn=0&ln=11&fr=ala&fm=&sme=&cg=&bdtype=0&oriquery=%E6%AF%9B%E6%9E%9C%E9%AB%98%E5%8E%9F%E6%AF%9B%E8%8C%9B&objurl=http%3A%2F%2Fa1.att.hudong.com%2F11%2F93%2F20300543562152144677937603058_s.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kwthj_z%26e3Bv54AzdH3F2othtAzdH3F%25Em%25AF%25lB%25Em%25lE%25lC%25El%25ln%25b8%25E0%25BA%25BF%25Eb%25bE%25Bd&gsm=1&islist=&querylist= 来自 百科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毛果高原毛茛

拉丁学名:Phyllanthus clarkei Hook. f.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大戟亚目

'''科''':大戟科

'''属''':叶下珠属

|}


==毛果高原毛茛 ==
<br> 高原毛茛(Ranunculaceae)是毛茛目被子植物的植物。多年生草本。茎高达20(-30)厘米,被柔毛。瘦果倒卵状球形,长1-1.5毫米,无毛;宿存花柱长约0.8毫米。花期6-10月。广泛分布在全世界各地,尤其北温带和寒带为多,中国有39属约750种。
本种的基生叶和下部叶为3出复叶,小叶片2-3回3全裂或深裂,末回裂片披针形至线形,常具有小叶柄,以及植株较高,达20多厘米,与鸟足毛茛(R. brotherusii Freyn) 有别。
中文学名 高原毛茛 拉丁学名 Ranunculus tanguticus (Maxim.) Ovcz.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毛茛目 科 毛茛科 亚 科 毛茛亚科 族 毛茛族 属 毛茛属 分布区域 中国、尼泊尔、印度

==形态特征==
<br> 多年生草本。须根基部稍增厚呈纺锤形。茎直立或斜升,高10-30厘米,多分枝,生白柔毛。基生叶多数,和下部叶均有生柔毛的长叶柄;叶片圆肾形或倒卵形,长及宽1-4(-6)厘米,3出复叶,小叶片2-3回3全裂或深、中裂,末回裂片披针形至线形,宽1-3毫米,顶端稍尖,两面或下面贴生白柔毛;小叶柄短或近无。上部叶渐小,3-5全裂,裂片线形,宽约1毫米,有短柄至无柄,基部具生柔毛的膜质宽鞘。花较多,单生于茎顶和分枝顶端,直径8-12(-18)毫米;花梗被白柔毛,在果期伸长;萼片椭圆形,长3-4 (-6)毫米,生柔毛;花瓣5,倒卵圆形,长5-8毫米,基部有窄长爪,蜜槽点状;花托圆柱形,长5-7毫米,宽1.5-2.5毫米,较平滑,常生细毛。聚合果长圆形,长6-8毫米,约为宽的2倍;瘦果小而多,卵球形,较扁,长1.2-1.5毫米,稍大于宽,约为厚的2倍,无毛,喙直伸或稍弯,长0.5-1毫米。花果期6月至8月。
==性状鉴别==
<br> 本品皱缩成团,湿展后可见萼片5,黄绿色,船形,被柔毛;花瓣5,浅黄色,微被毛,倒卵形;雄蕊、心皮多数。质脆易碎。气微香,味微苦。
粉末鉴别
浅黄色,花被片上表皮细胞长方形或不规则长条形,直径12~25μm,壁平直;下表皮细胞壁深波状弯曲;不定形气孔圆形或长圆形,直径17~28μm,副卫细胞3~6个。花粉粒类球形,直径19~28μm,外壁两层,外层厚于内层,具3~4孔沟,表面具有细而密的点状疣突。柱头表皮细胞圆锥形,分化成乳头状或单细胞毛状,壁薄,平直,先端尖.长5~12μm,直径4~7μm。导管为螺纹或环纹导管,非木化。单细胞非腺毛众多,微弯或平直,长短不一,常碎断,完整者长40~630μm,壁厚5~11μm,隐见角质层纹,胞腔内常含橙红色或浅黄色物质;足部稍膨大,末端壁平截或钝圆,纹孔明显;毛基痕似石细胞样。草酸钙方晶众多,方形或长方形,少见小砂晶,直径2~10μm。
==生长环境==
<br> 生于海拔3000-4500米的山坡或沟边沼泽湿地。
==分布范围==
<br> 分布于西藏,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陕西、[[甘肃]]、青海、山西及河北等省。[[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br> 全草作药用,有清热解毒之效,治淋巴结核等症。
全草:淡,温。消炎退肿,平喘,截疟。用于感冒,[[瘰疬]];外用于[[牛皮癣]]。
==主要变种==
<br> 毛果毛茛(变种)与高原毛茛的区别:瘦果遍体密生白色短毛。
在我国分布于西藏、[[云南北部]]、四川西部及甘肃。生于海拔3200-5100米的潮湿和沼泽草甸。
丝叶毛茛(变种)与高原毛茛区别:基生叶与下部叶长1.5-3厘米,2-3回掌状全裂,末回裂片丝形,宽0.2-1毫米,顶端有钝点,无毛;上部叶较短小,3-7深裂,裂片丝形。瘦果生细毛。
分布于我国云南西北部及西藏。生于海拔3000米左右的草甸上。模式标本采自云南。
1,9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