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通报舰

增加 14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通报舰 ''' 最初是指一类小型军舰,用以在 [[ 舰队 ]] 之间、或舰队和陆上基地之间通传信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报舰原有的职能在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后逐渐失去意义。但这个舰种在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以后继续存在,作为一种小型舰艇继续在一些国家中服役。
==概述==
通报舰一名来自于葡萄牙语或西班牙语的Aviso,“建议、提醒、警告”之意,通常作为通传信息或者勤务派遣之用。 [[ 法国海军 ]] [[ 葡萄牙海军 ]] 都采用这个名称,来称呼其主要用于 [[ 殖民地 ]] 活动的中型军舰。
大体上一战前的通报舰都可以按照这两种用途再行细分:前者为了 [[ 传递信息 ]] ,通常航速较快,称为舰队通报舰;相对的,设计用于在殖民地服役的殖民地通报舰(法语:aviso colonial)则要更大一些。
有的国家没有专门设计、建造通报舰,而是使用 [[ 鱼雷艇 ]] [[ 护卫舰 ]] 、小型军舰等担负通报舰的任务。
尼古拉-查理·罗默编纂的《法国海军词典 1788-1792( [[ 法语 ]] :Dictionnaire de la Marine Française 1788 – 1792)》里将通报舰定义为“小型舰艇,用以传递命令或者勤务派遣”。然而随着 [[ 无线电技术 ]] 的发展,舰艇之间可以进行远距离通信,通报舰(主要指舰队通报舰)原来的职能便告过时了。
此外,随着 [[ 冶金 ]] 工业和 [[ 造船技术 ]] 的进步,更小、更快、更灵活的 [[ 驱逐舰 ]] 出现,承担起了为舰队进行前出侦察的任务。旧式的舰队通报舰因此不再有存在意义。
==部分军舰==
=== 法国===
法国在一战和二战中都使用了通报舰, [[ 排水量 ]] 在300-700吨之间,航速13-20节,通常装备两门100毫米炮,或者两门138毫米炮,或者4门100毫米炮。
法国也建造过不少殖民地通报舰,如1929-1939年相继开工建造的布干维尔级排水量就达到了1970吨。随着法国战败、维希法国成立,布干维尔级8艘舰艇的命运也各不相同。有些自沉以免落入纳粹德国手中;有些则分属 [[ 维希法国 ]] [[ 自由法国 ]] ,各自站在不同的阵营与 [[ 同盟国 ]] 或者 [[ 轴心国 ]] 作战。1940年11月9日,加蓬战役中,两艘分属不同阵营的布干维尔级舰艇在利伯维尔展开交火,自由法国方获胜。
=== 葡萄牙===
[[阿尔伯克基]]的阿方索号,摄于1935年。
阿尔伯克基的阿方索号,摄于1935年葡萄牙帝国也为其殖民地部署了通报舰。1932年,1785吨的二等通报舰贡萨洛·维利乌号动工;稍后佩德罗·努内斯号也开始建造。1934年,满载2435 [[ ]] 的一等通报舰阿尔伯克基的阿方索号开工建造。
1936年,阿尔伯克基的阿方索号和另一艘 [[ 驱逐舰 ]] 发生哗变,两舰水兵宣布支持西班牙内战共和政府,不过两舰在和 [[ 葡萄牙 ]] 的岸防炮台交战时中弹搁浅。二战期间,阿尔伯克基的阿方索号在葡萄牙本土附近进行任务。1941年 [[ 澳大利亚 ]] [[ 荷兰 ]] 以防卫领土的名义,联合占领了葡属帝汶;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以此为借口占领了此地。1945年,阿尔伯克基的阿方索号搭载着一支葡萄牙远征军前往收复葡属帝汶。
=== 日本===
日本海军在 [[ 甲午战争 ]] [[ 日俄战争 ]] 中都使用了通报舰,如宫古、龙田等。有时候这批军舰也归类为 [[ 巡洋舰 ]]
此外日本还使用过改装巡洋舰作为通报舰,如信浓丸,其于1905年3月15日由海军征用,4月进入 [[ 对马海峡 ]] 尾崎湾进行警戒;5月27日02:45信浓丸首先发现一艘汽船,于是转向前往探查,结果发现了俄国正在北上的第二及第三太平洋舰队。信浓丸立即使用舰上的无线电发报机将情报发回,为日军成功拦截俄国舰队作出了贡献。然而信浓丸最高航速只有15节,并不适合作为舰队通报舰。
112,44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