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卡內基基金會

增加 623 位元組, 3 年前
發展歷程
1965年新任會長[[派弗]]思想更傾向於平等和改良,而60年代又是美國民權運動高漲並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時期。在這個潮流下,卡內基基金會於1963年為提高黑人高等教育作出一系列捐款,共150萬美元。基金會還資助了幾項別具特色的有利於消除種族隔離的工作,例如説明中小學教員懂得黑人語言以便更好地與學童溝通;研究北方取消種族隔離的學校所涉及的政治問題;搜尋棄學的黑人中學生,為他們補課,以便能升學;培養能積極參加民權運動的黑人律師,在東哈萊姆區建立更多的律師事務所並成立反對住房歧視全國委員會等。這些工作都是通過資助各有關組織來進行的。<br><br>
此期間,卡內基基金會的董事會與當時不少基金會一樣,也決定改變其清一色“白種—[[盎格魯薩克遜人]]—新教徒”(WASP)的狀況,增加了婦女和少數民族,並擴大了地區和社會圈子。隨後進一步從事更廣泛的有關城市 貧困、危機和族際關係的研究和治理計畫。工作更加向社會公正、平等和人力資源的開發方向傾斜。1972年停止了原來頗為成功的資助醫學教育和醫療專案,教育的重點也從高等教育轉到中小學,特別是貧苦兒童的教育機會問題。<br><br>
黑人問題在70年代也有進一步的動作,從1972年起的10年中,對“有色人種協進會”的法律辯護與教育基金、“美國原住民權利基金”、“墨西哥裔美國人法律辯護基金”、“關於教育問題訴訟的教育基金”等捐款共400萬美元,此外還資助[[波多黎各]]法律辯護和教育基金,監督[[紐約市]]涉及85000名[[西班牙]]裔學童的關於雙語教學的立法的執行。在此期間,基金會為多項對政府進行呼籲與監督的有關少數民族、婦女和殘疾兒童權利的項目捐款共1500萬美元。為此,基金會專門成立了一個獨立組織“卡內基兒童理事會]]”,由[[耶魯大學]]一位心理學家主持,產生了5項報告,有的報告內容已經超出兒童教育問題,而直指整個社會的經濟不平等,提出充分就業和補助家庭收入的建議。這些報告引起很大爭議。在會長的主導思想下,基金會更進一步資助一名學者[[詹克斯]]寫了一本更為激進的書,題為《[[不平等]]》,對美國社會提出尖銳批評,認為在社會從根本上不平等的情況下,教育無法平等 。<br><br>派弗與其前任加德納近似,力圖把公益事業擴大到社會改良,不過更為激進,是近乎理想主義的社會改革家,但是他在卡耐基基金會任職期間卻是從尼克森到雷根政府時期,是美國思潮偏向保守的時期。所以他的許多理想未能貫徹,在他離職的最後文章中總結了30年來從事公益事業的思想,對當時在裡根治下美國精神的“卑下”、社會公正的背離和社會對弱勢群體和兒童的不負責任表示悲憤之情,呼籲改弦更張,回到從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的福利政策道路上來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