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国同盟

增加 10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三国同盟'''(英语:Triple Alliance)是 [[ 德意志帝国 ]] [[ 奥匈帝国 ]] [[ 意大利王国 ]] 在1882年5月20日签署的条约,是一个军事联盟。三国同意任何一国被其他两个或更多国家攻击时协助对方。而且,德意志帝国与意大利约定,如果对方被 [[ 法国 ]] 攻击,将会协助对方。然而,根据一项补充宣言,意大利的承诺不能被认定为针对英国。1902年6月,意大利延续同盟协定后,对法国许下了类似的承诺。
==历史背景==
1881年5月,法国进逼 [[ 突尼斯 ]] 这个意大利希望得到的殖民地。于是,为了得到支援,意大利加入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同盟,结为三国同盟。不过,意大利的民意并不太满意与奥匈帝国结盟,因为它曾阻止 [[ 意大利 ]] 统一,并且仍然控制着被认为是“尚未收复的意大利”的特伦蒂诺和伊斯特拉。
==结盟意图==
=== 德意志帝国意图===
德意志帝国的与意大利联盟的主要意图,是1878年 [[ 柏林 ]] 大会之后,两国签署了合作关系,德意志帝国认为应该加强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 [[ 巴尔干半岛 ]] [[ 亚得里亚海 ]] 东部沿海地区的对抗,另一方面,意大利可以缓解德国南部作为法德战争中的军事伙伴的侧翼。
虽然在1913年11月1日,德意志帝国与意大利针对 [[ 地中海 ]] 海战签署了新的“三国同盟海军公约”生效,但自从意大利于1902年与法国就北非的殖民地实现了利益和解,与俄罗斯帝国于1909年就在巴尔干半岛的共同利益实现了和解。1908年的波斯尼亚吞并危机给与奥匈帝国的关系带来了沉重压力,意大利在1911~12 ~12 年与 [[ 奥斯曼帝国 ]] 的战争与德意志帝国为改善两国关系所做的努力不符。因此,德意志帝国在联盟中,将与德奥同盟的现有联系置于三国同盟之上。
=== 意大利意图===
而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的意图,是希望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支持对法国和 [[ 英国 ]] 的殖民政策。意大利统一之后,很希望参加 [[ 非洲 ]] 殖民竞赛,但看到其殖民野心受到法国对北非政策的威胁后,意大利改为努力集中在东非地区。意大利在1880年代试图在厄立特里亚和 [[ 索马里兰 ]] 建立一个殖民帝国。但是在1915年,意大利与英国秘密签署伦敦条约后终止了三国同盟条约,在 [[ 法律 ]] 上的同盟关系破裂了。
值得注意的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爆发的几年前,很多著名 [[ 军事 ]] 分析家都预测意大利会改变立场。1911年,意大利入侵并占领原本由奥斯曼帝国控制的的黎波里,令此预测更有说服力。而且,英国和法国在开战后又作出承诺,会让意大利获得 [[ 安那托利亚 ]] 东南部,以及 [[ 克罗地亚 ]] 和斯洛文尼亚地区大部分领土。不过,英法在战后并没有兑现承诺。
==结果==
1914年8月, [[ 世界大战 ]] 爆发,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与英、法、俄三个协约国战斗。意大利保证支持同盟国,可是后来加入协约国阵营,先后在1915年5月和1916年8月向德奥两国宣战。
虽然意大利是被动的 [[ 国家 ]] ,但其希望保持欧洲均势的意念,很明显是倾向支持规模较大的同盟。他之所以不支持同盟国,是因为他们是主动攻击的国家,而协约国是防守同盟。而且,英国和意大利签署了有关地中海的协议。英国需要畅通的地中海 [[ 道路 ]] ,以容易接触其非洲和印度殖民地。由于意大利大部分边界被地中海包围,加上其非洲的殖民地仍然依赖英国控制的 [[ 苏伊士运河 ]] 的自由通过,它就付不起与英国为敌的代价了。这也被认为是意大利改变立场的原因。
==视频==
249,49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