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239
次編輯
變更
鲁土司衙门旧址
,無編輯摘要
连城鲁氏土司始祖脱欢为元皇室后裔,明初率部归降,被封为土司。三世什伽被 [[ 明成祖 ]] 赐姓鲁,并更名为鲁贤。至1931年土司被废,共传十九世。土司衙门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后世多次扩建重修。宣德二年(1427年)在西侧建大通寺, [[ 光绪 ]] 年间改称妙因寺。衙门、官园及妙因寺共占地近四万平方米,其中明代 [[ 建筑面 积2877 积]]2877 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
该保护单位包括鲁土司衙门、妙因寺、显教寺、雷坛等等。
==景点简介==
位于兰州市永登县城西南六十五公里的连城鲁土司衙门,是 [[ 甘肃 ]] 、 [[ 青海 ]] 边境众多土司建筑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 [[ 宫殿 ]] 式古建筑群。是由鲁土司衙门、妙因寺、土司花园三部分组成。 自明代起连城成为鲁土司政权中心,也成为西北地区甘青交接地带的一个重镇。鲁土司以连城为中心,覆盖甘青多个县区,管辖面积达9000平方公里。历代土司苦心经营,治理此地,为 [[ 明清 ]] 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为西北边陲的安定和民族团结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鲁土司衙门坐北朝南,依山傍水, [[ 自然环境 ]] 优美。主体建筑布局对称、严谨。有祖先堂、神堂院、燕喜堂、大堂、仪门、六扇门、牌楼及廊房和配楼等。东西两侧有书房院、寝宫、仓院、家寺和小教场等。纵观全貌楼峻庭清,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主要景点==
自明代起连城成为鲁土司政权中心,也成为西北地区甘青交接地带 的一个重镇。鲁土司以连城为中心,覆盖甘青多个县区,管辖面积达9000平方公里。历代土司苦心经营,治理此地,为明清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为西北边陲的安定和 [[ 民族 ]] 团结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鲁土司衙门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主体建筑布局 [[ 对称 ]] 、严谨。有祖先堂、神堂院、燕喜堂、大堂、仪门、六扇门、 [[ 牌楼 ]] 及廊房和配楼等。东西两侧有书房院、寝宫、仓院、家寺和小教场等。纵观全貌楼峻庭清,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鲁土司的历史==
土司是元、明、清授予 [[ 少数民族 ]] 首领的世袭官职。鲁土司是明清时甘肃青海边界颇有势力的土司之一。 连城鲁土司的始祖脱欢,是元太祖 [[ 成吉思汗 ]] 的后代,为元始祖 [[ 忽必烈 ]] 的侄重孙,是元朝宗室,封为安定王兼平章正事,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军队攻打大都(北京)时, [[ 元顺帝 ]] 出逃,脱欢跟随不及,流落河西,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脱欢降明,被安置在连城,为一世土司,因其夫人马氏捕捉达官戳只有功,治地连城,建楼七楹。永乐二十一年因脱欢之孙三世土司失伽屡有战功,升指挥同知,永乐帝给失伽赐姓为鲁,名鲁贤。 鲁土司历经明、清、 [[ 民国 ]] ,自1370年一世土司到1932年改土归流,世袭十九世共二十一位土司,历代土司地位显赫,品级很高,多位土司因战功而升任驻守西北的重要将领,官至一品。 鲁土司系蒙古族,信奉喇嘛教,是西北地区权势较大的一个集 [[ 军事 ]] 、司法、 [[ 宗教 ]] 于一体的地方特殊政权,有生杀大权,拥有土军千余人。连城鲁土司统治永登及周边地区长大560多年,对当地的 [[ 政治 ]] 、 [[ 文化 ]] 、宗教信仰产生了重要影响。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