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秦攻百越之战

增加 16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秦攻百越之战.jpeg|有框|右|<big>秦攻百越之战</big>[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11/84aa5775710f4da2bb52b6a13025ff0a_th.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33234706_685404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秦攻百越之战 ''' ,或称秦越战争,第一次在公元前221年, [[ 秦始皇 ]] 命令屠睢率领50万大军南下攻击岭南,秦朝占领了南越地区,设置了 [[ 南海郡 ]] ;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军在任嚣和 [[ 赵佗 ]] 的率领下攻击西瓯,又称为秦瓯战争,该战结果为 [[ 秦朝 ]] 占领了 [[ 西瓯 ]] 之地,设置 [[ 桂林 ]] 及象郡两郡。此次战争使到 [[ 岭南 ]] 地区首度被中原王朝纳入版图。
==第一次秦攻百越之战==
=== 秦军情况===
秦始皇二十八年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以屠睢为将,发兵50万,分为五军。根据 [[ 湖南 ]] 等地的地方志记载,秦军这次战争所动用的部队是以灭 [[ 楚国 ]] 的部队为主力,但是为了适应南方作战,这50万大军中也有不少于10万人为原楚国部队。这批秦军大多由“逋亡者、赘婿、贾人”组成。
==南越情况==
[[ 南越人 ]] 大多未有成形态的国家,而是以部落形式组织。西瓯部的最初首领是西瓯国君主译吁宋。
=== 战争过程===
秦军兵分五路,越 [[ 五岭 ]] [[ 都庞岭 ]] [[ 萌渚岭 ]] [[ 骑田岭 ]] [[ 大庾岭 ]] [[ 越城岭 ]] 而下。第一路在余干(今属 [[ 江西省 ]] )集结,进攻闽越地区(主要在现在福建),攻陷后设立了闽中郡。第二路在南野(今江西省南康市南)扼守,对闽越和南越形成压迫之势。第三路占领了南越的番禺。第四路在九嶷山(今湖南省 [[ 宁远县 ]] 南)驻守,第五路在镡城(今湖南省 [[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 西南)附近的越城岭驻守,准备一起进攻西瓯。其最西两路首先击溃了西瓯的抵抗,杀死西瓯君译吁宋。第二年,秦军已全面深入南越腹地,在 [[ 珠江 ]] 口南武城之处、 [[ 广西 ]] 北部、越南与广西交界处分别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作为建制基础。
秦军在开始时期是屠睢一路和赵佗一路这两路一共20万人马最先发动进攻。剩下的30万人应该在前线部队陷入战争泥潭,也就是在屠睢写部队缺粮的战报给秦始皇以前就出动了,因为在屠睢写的信中说到了自己的“五十万大军已经伤亡甚重”。
秦军士兵多为北方人,大部分都为现在 [[ 陕西 ]] [[ 山西 ]] 及河南等地人,不适应南方炎热的 [[ 气候 ]] ,士兵中瘟疫横行,直接影响了秦军的战斗力。在河流与群山之间善于水战的越人令秦军一筹莫展。
西瓯军在译吁宋的率领下与秦军进行了惨烈的激战,译吁宋战死后,选了新的将领桀骏,并且全线退入山地丛林中与秦军继续作战,及偷袭又切断秦军的粮道,迫使秦将屠睢上报秦始皇秦军 [[ 粮草 ]] 已经不足。为了补给日渐吃紧的南越前线,秦始皇被迫派遣史禄负责运送粮饷,史禄不得不率领士兵在湘水和漓水之间开始修筑 [[ 灵渠 ]] ,沟通 [[ 长江 ]] [[ 珠江 ]] 流域,保障秦军的后勤供给,却仍不能挽回败局。
大致在前218年左右, [[ 百越 ]] 军对秦军发起了反击,秦军大败,根据《 [[ 淮南子 ]] 》记载,越军“夜攻秦,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秦军总指挥官屠睢在现在的广西桂林一带被一支百越军夜袭部队击毙,迫使秦军“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终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
==战后==
[[ 屠睢 ]] 死后,他的副手赵佗接替了他的位置。秦军阵亡约30万人,剩下20万人全部退到岭南北部边界;西瓯军的伤亡同样惨重,没有力量继续发动进攻,双方形成了对峙局面。秦军征发了更多罪犯戍边,五十万“谪徙民”被秦派往南越“与越杂处”。对峙持续了3至4年。
由于许多来到岭南的北方人没有娶妻,赵佗向秦始皇请求派遣三万女子南下,而秦始皇却仅派遣了一万五千人。因此他们中的许多人娶越人女子为妻。在赵佗的主持下,秦军停止了屠杀 [[ 政策 ]] ,并开始缓和越人与统治者间的关系。随着通婚规模的扩大,北来戍边者亦变得日益越化。
==第二次秦攻百越之战==
[[ 史记·秦皇本纪 ]] 》相关记载如下:
“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 [[ 南海 ]] ,以适遣戍。”
前214年,秦始皇在灵渠(建于前219年至前214年)粮道全面开通且粮草充足之后,征集“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为兵”(大概是商人和囚犯等人)近10万加上原先剩下的20万 [[ 秦军 ]] 部队,秦军再次集中了30万大军向百越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
秦军几乎未遇到大的抵抗就深入岭南,并且设置了南海、桂林及象郡等三郡,其中象郡实际上的 [[ 行政 ]] 可能仍然由地方土酋控制。
==视频==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