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高山族

增加 21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高山族.jpeg|有框|右|<big>高山族</big>[http://www.mdodm.net/UploadFile/editorfile/image/20151103/14465300124175153.jpg 原图链接][http://www.mdodm.net/wap/gsz/662.html 来自 卓简 的图片]]]
'''高山族'''(台湾少数民族),居住在[[台湾]]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台湾地区台湾本岛的山地和东部沿海纵谷平原以及兰屿上。台湾当局称之“山地同胞”,简称“山胞”。因地区、[[语言]]的差异,内部有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赛夏人和雅美人等之别。此外,尚有10多万已被汉化的平埔人。平埔人历史上包括10个族群。他们散居在台湾西部、北部、西南部平原与沿海,长期与[[汉族]]杂处、通婚,较早接受汉族文化,至[[19世纪]]以后已基本与汉族融为一体 <ref>[http://news.sohu.com/20050927/n227075736.shtml 走近台湾“高山族”],搜狐,2005-09-27</ref>
==民族历史==
高山族世代相承的传统习俗中,有许多[[华南]]古文化的特质,诸如巢居、公廨、舟楫、杵臼、木鼓、生食海产、嗜槟榔、嚼米酿酒、竹筒饮酒、跣足、蹲踞、羽冠、卉服、珠贝、贯头衣、筒裙、断发文身、凿齿、涅齿、穿耳、琴箫挑逗、构屋笄居、崖葬、洗骨葬、歌舞、秋千、木雕、猎头、祭祀、巫术、[[太阳]]与[[蛇]]和鸟崇拜、[[祖先]]崇拜、洪水神话、射日[[神话]]、连名制度,等等。其中巢居、舟楫、断发文身、凿齿、穿耳、生食海产、崖葬、蛇崇拜等都是古越人典型的文化特质,印证了高山族与古越人;习气共俗,源出一脉。
高山族 <ref>[https://www.sohu.com/picture/342115113 探秘古老民族之高山族],搜狐,2019-09-20</ref> 过去长期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据史载,[[三国]]时期,高山族的先民分成若干部落,部落成员称为“弥麟”,公共事务由部落成员共同管理。他们使用石斧、石锛、石环、用鹿角为矛,用青石为镞,以采集、狩猎为主,畜牧业尚不发达。盛行男嫁女家的婚姻制度,大约尚处在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至7世纪,已有了农耕、畜牧,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有少量铁器。部落有酋长,无赋税,公共事务仍由部落成员管理,有人犯罪,由部落成员根据习惯法共同议决制裁办法,轻者仗责,重则处死。无文字,不知历法,崇拜山神、海神。集会时多举行歌舞。已有[[雕刻]]与[[绘画]]。历宋、元、明各代,台湾与内地的联系日益增多。据[[明代]]陈第《东番志》等书记载,当时高山族的农业、畜牧业和狩猎,虽较以前有了进一步发展,且已有部分特产与大陆沿海居民进行贸易,汉人以玛瑙、[[瓷器]]、布、盐、铜、簪环之类易高山族的鹿脯、鹿皮、鹿角等,但各部落之间依然“老死不与他夷相往来”,仍过着原始的[[生活]]。
[[17世纪]]以后,由于大量汉族迁居台湾,以及郑氏政权采取有利于发展高山族经济文化的一系列措施,加速了高山族社会[[经济]]发展。居住在西南部平原的高山族,有一部分发展进入封建社会。从[[16世纪]]开始,台湾高山族多次遭受外国侵略。1563年,倭寇侵入北部鸡笼([[基隆]])一带烧杀抢掠,当地高山族被迫迁居山区。以后又有[[荷兰]]殖民者、[[西班牙]]殖民者、美日侵略者侵略台湾,高山族人民给予了坚决抵抗,开展了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斗争,表现出了誓死保卫家园的爱国主义情操。
276,8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