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吴氏宅第

增加 67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吴氏宅第 ''' 位于中国江苏省 [[ 扬州市 ]] 广陵区泰州路45号,是清末宁绍台道吴引孙仿宁波道台衙门建造的宅第,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吴氏先祖为盐商,原籍安徽 [[ 歙县 ]] [[ 乾隆 ]] 年间迁至扬州,并改籍仪征。 [[ 吴引孙 ]] (1848~1917),历任宁绍道台、甘肃布政使、浙江布政使等职。其弟吴筠孙(1858~1914)历任河南知府、常澧道台、荆宜道台等职。吴筠孙的孙辈中出了吴征铸、吴征鉴、吴征铠、吴征镒等人才。
吴氏宅第始建于 [[ 光绪 ]] 十四年(1888年)。抗日战争期间,花园被日军占用。宅第后曾改作省立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苏北人民医院,1952年改作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吴氏宅第包括住宅、花园(芜园)、祠堂三部分组成,芜园和祠堂现已不存。住宅部分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 [[ 建筑面 积2700 积]]2700 平方米,以火巷为界分为东西两块。东部住宅有两条轴线,东轴线上有门房、西式楼、观音堂、测海楼等建筑,西轴线上有二门厅、轿厅、爱日轩等建筑。测海楼仿宁波天一阁,曾藏书二十万卷。西部住宅有三条轴线,东轴线上有对厅、滋德堂等, [[ 中轴线 ]] 上仅存一进,西轴线已完全毁坏。
==基本内容==
吴道台宅第建于1904年,坐落在 扬州市区泰州路中段,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宅主吴引孙道台(光绪已卯年中举,曾任广东、 [[ 甘肃 ]] [[ 新疆 ]] 、浙江布政使、巡抚等职)用40万两纹银,邀其表兄周颖孝督建,从浙江请 [[ 设计 ]] 施工人员,仿造宁绍台道衙署,结合扬州建筑风格,建设而成。
吴道台宅第原占地面积7930㎡,建筑面积5584㎡,吴道台宅第现存面积2650㎡,坐北朝南。原有五条轴线,吴道台宅第除住宅部分外,在原北河下街东面,有一花园,名为“芜园”;北面有吴氏祠堂。1945年夏天发生火灾,烧毁将近3/5的面积。 日军侵占扬州时又强行将花园与祠堂铲平,作为日军的练兵场。 现存的第二条轴线至第五条轴线均为住宅部分,吴道台宅第成四方形,四周均为青砖垒砌的高大风火墙。吴道台宅第现存建筑有大门厅、测海楼、小洋楼、观音堂、大仙堂、爱日轩、轿厅、仪门、 [[ 照壁 ]] 等组成。整个吴道台宅第融入了 [[ 中国古典建筑 ]] 与西洋古典建筑的特色;吴道台宅第展现了中国古典 [[ 文化 ]] 与旧时官府文化的精髓,是不可多见古典建筑之一。
宅第规模宏大,结构精巧,雕工精致,保存完好,以浙江建造法则为基础,又揉合了扬州传统的建筑风格,为扬州 [[ 古建筑 ]] 中独具一格的住宅建筑群。中轴线上有门厅、西式楼、朱雀厅、凉厅、鱼池、测海楼等建筑,西部为内宅,前后三进,周以回廊,以开阔的石板天井相隔,高大宽敞。门厅是砖刻门楼,配以两个圆形大石毂,气势宏大。鱼池由矩形 [[ 花岗石 ]] 砌成,长方形,四周置镶花铁栏杆,池水与宅外水域相通。鱼池之大,为扬州之最。
==视频==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