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青墩遗址

增加 10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青墩遗址 ''' 位于江苏省 [[ 海安市 ]] 西北部约21公里处,是一处闻名全国的 [[ 新石器时代 ]] 遗址。文化堆积属于 [[ 良渚文化 ]] 范畴。发现于2002年。
自2007年开始大规模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 [[ 石器 ]] 、玉器和 [[ 陶器 ]] 。其中有柄穿孔陶斧,被誉为“中华第一斧”;刻纹 [[ 麋鹿 ]] 角的发现,被称作“东方第一卦”;鹿角回旋镖是在亚太地区最早创造和使用的狩猎工具,为我国首次发现;长江北岸五六千年前的“ [[ 干栏式 房屋|干栏式]] ”建筑,为我国首次发现。
青墩遗址各类遗迹组合丰富,空间分布完整,地层清晰,遗物时代明确,这对江苏 [[ 南通 ]] 地方历史研究,以及 [[ 战国 ]] 、秦汉社会变迁背景下的乡村 [[ 社会 ]][[ 考古学 ]] 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对于海安地方史的研究、探索 [[ 长江 ]] 南北新石器时代诸文化关系意义重大。
该遗址已于2006年5月25日被 [[ 国务院 ]] 核定为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主要景点==
青墩遗址的发现使海安及其相邻地域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同时为中国考古界确认 [[ 江淮 ]] 东部存在独立的原始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更引人注目的是,青墩遗址总面积20000多平方米,到目前为止,试掘和正式发掘总共才发掘了515平方米,约占遗址总面积的1/40,可谓冰山一角;另有许多当年发掘和后来零星发掘的资料,由于 [[ 人力 ]] 和经费问题,还沉睡在文物仓库里没有整理发表--因此对青墩遗址的考古研究还远远不够。
可以预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 [[ 遗址 ]] 面貌的进一步揭示,对青墩遗址和青墩文化的研究,定会展现更加璀璨辉煌的未来
==文化特征==
从青墩遗址的文化遗存分析,尽管青墩遗址地处长江北岸,但总的文化面貌特征基本上与江南新石器时代 遗存相类似,而与 [[ 苏北 ]] 地区的有关新石器时代遗存区别较大。文化层的遗存在总的特征上比宁、镇地区更接近于崧泽中层的文化遗存( [[ 崧泽文化 ]] 距今约5800—5000年)。而上文化层的 [[ 玉器 ]] 等遗存则具有良渚文化的某些主要特征(良渚文化距今约5000—4000年)。
40,42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