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逸圃

增加 37 位元組, 3 年前
逸圃大门[[八角形]],门额上嵌“逸圃”二字刻石。进入大门,即抵园门,将人一路引向住宅之后。迎面火巷北去,巷西为住宅五进,巷东原有湖石假山贴墙而筑,委婉屈曲,壁岩森严,与墙顶之[[瓦]]花墙形成虚实对比。山旁原筑牡丹台,花时若锦。假山北头的尽端,原倚墙作五边形半亭,亭下有花厅三间,装修极精,外廊天花,皆施浅雕。扬州名[[画师]]王板哉、吴砚耕曾设砚于此。由花厅西行北折,于火巷东侧,辟一花瓶形门,题额“问径”,内有庭园一隅,置花木山石,其北为小轩三间。轩背置小院,沿磴道可达复道廊,即由楼后转入隔园。园在火巷尽头住宅之后,原以复道与山石相连,折向西北,有西向楼三间,面峰而筑。楼有盘梯可下,旁有紫藤一架,老干若虬,满阶散绿,增色不少。后园昔有望月亭、紫竹林等景观,逸圃与[[苏州]]曲园相仿佛,都是利用曲尺形隙地布设,但比曲园巧妙,形成上下错综,境界多变。采用“绝处逢生”的手法,由小院转入隔园,来一个似尽而未尽的布局。可惜假山、半亭、碧潭、复道廊等均已不存。1962年事实上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扬州市国画院曾设此办公,曾为居民住宅。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113,40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