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十贤祠

增加 7,048 位元組, 4 年前
[[file:61春.jpg|缩略图|[http://dingyue.ws.126.net/D0oLx1k59DHQsMGi38QjZE6COfjAj2timtNrST2PIbo0F1543739025179compressflag.jpg 原图连接]]]

[[十贤祠]]位于[[广东]][[湛江市]][[雷州市]]雷城镇[[雷州西湖公园]]内<ref>[https://dy.163.com/article/E21KNQ2205451BTN.html “雷州十贤祠”大家都听过,那“十贤”们真的来过雷州吗?] </ref> ,纪念被贬谪雷州或贬琼过雷,被雷州人民誉为“十贤”的名宦[[寇准]]、[[苏轼]]、[[苏辙]]、[[秦观]]、[[李纲]、[[赵鼎]]、[[李邕]]、[[王岩叟]]、[[胡铨]、[[任伯雨]]等。

中文名:十贤祠

位于:广东雷州市雷城镇雷州西湖公园

纪念:被贬谪雷州或贬琼过雷

创建:宋[[咸淳]]十年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广东省雷州市

==历史记载==

据十贤祠内展品记载,[[寇准]]在雷州呆的时间较长,约有18个月,且在雷州辞世。他为人刚直足智、为官清正廉明,深得百姓爱戴。他在雷州的职位虽然只是低级官员,但依然勤政爱民,“寇公祠”内几幅图画记载了他在雷州的业绩:修建真武堂,教书传艺,使乡民的子孙也能读书;讲授天文地理,破除歪理邪说;传授先进生产技术,促进经济发展;传播中原文化,向当地人传授中州音,促进了当地人与中原的交流。据说寇准辞世后,寇夫人得朝廷恩准,扶灵柩回洛阳下殓。离去当天,雷州百姓倾城出动护送灵柩。灵车队伍到一渡口时,风雨大作,乡民怕水浸了灵柩,纷纷以手中所执竹杖插地护柩。次日,却见这些竹杖已生根发芽,蔚然成林,渡口遂称“寇竹渡”。

被贬谪期间,[[苏轼]]曾两次在雷州逗留,一是被贬途中,一是赦归途中。他在雷州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构,以及宝贵的墨迹。被誉为[[唐代]]岭南三大古刹之一的万宁寺的牌坊“万山第一”就是苏轼所题。在与乡人的接触中,苏公无意中成了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为当地的文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除此之外,他的宽厚刚直的处世态度,更是影响了当地的老百姓,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教化提升民众思想的作用。

[[李纲]]被贬路过雷州,寓居[[天宁寺]],作诗20多首,表达了深沉的爱国心;他的一身正气,更为当地人敬仰……“十贤”虽已作古,但他们留下的墨香正气却在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之后更加浓郁,塑造了雷州人“疾恶如仇,敬贤如师”的品格。

==历史沿革==

十贤祠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雷城镇[[雷州西湖公园]]内。宋咸淳十年创建。[[宋朝]]自乾兴至绍兴150年间,有丞相寇准、学士苏轼、侍郎苏辙、正字秦观、枢密王岩叟、正言任伯雨、丞相李纲、赵鼎以及参政李光、编修胡铨等十位名相贤臣先后谪居或路过雷州。他们体恤民情,倡办教育,对传播中原文化,促进雷州[[文化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深受人民的爱戴。

南宋知雷州军事虞应龙为示“敬贤如师”、“疾恶如仇”,乃建“十贤祠”。名相文天祥与虞应龙友善,应虞应龙之请,作《雷州十贤堂记》,以志其事。清嘉庆九年(1804)元月,按察使秦瀛来访,目睹古祠残破,而委知府宗圣垣重修,并请学使姚文田(浙江归安人,嘉庆四年状元)于书文天祥《雷州十贤堂记》碑刻嵌于壁上。大门楹联:“十里湖山千里月;贤人踪迹圣人心。”为清睿元书院山长海康李韶绎撰。清咸丰年间粤中知府钱塘陈坤题《十贤堂》诗云:“同是天涯谪宦人,十贤堂下倍伤神。斜阳何处无芳草,惜不逢时遇早春。”

十贤祠于1984年重修。祠堂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正厅通面宽9米,通进深8米,硬山顶,硬山搁檩式梁架。屋脊和垂脊皆灰塑龙风。前檐描绘壁画。正厅墙壁嵌有“十贤”线描阴刻大理石像。东厢纪“十贤”事迹,供人瞻仰。

==著名人物==

寇准(961-1023年),陕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任北宋真宗宰相时,主张真宗亲征抗辽,在“澶渊之役”中战功卓越。为人刚正不阿,礼贤下士,不趋炎附势,敢直言进谏,故被排挤陷害,而致两度罢相,后贬为雷州司户参军。在雷州时,指导当地居民学习中州音;传授农业技术、兴修水利,开渠引水灌溉良田;向群众解说天文地理,力避邪说;同时还修建真武堂,收徒习文学艺,传播中原文化,对雷州文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李纲(1083-1140年),福建邵武人,著名政治家,南宋第一任宰相。任相期间极力主张抗金,反对议和,遭罢免。

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丞相李纲被贬海南,途经广东雷州,受湖光岩"楞严寺"当时的长老释琮之邀(两人既是福建同乡,又是京师同窗)到雷州府遂溪县的湖光岩一游。与僧月下对饮,世道世情。入夜,月色晴好,月光洒满湖,湖光映壁,光彩动人,李纲情不自禁即席挥写“湖光岩”,后刻于白云岩上。“白云禅庵”一直香火不断,到了清代才更名“楞严寺”,“楞严”取自[[《楞严经》]],迄今不变。路过雷州时,曾寓居天宁寺。在雷州期间,写了20多首诗歌,并留下《天宁寺留题》、《祭雷庙文》等若干篇文章,它们是雷州文化的瑰宝。

苏轼(1037-1101年),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翰林学士。因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被一贬再贬。南贬经雷州,虽时间短暂,但留下了丰厚璀璨的文书墨宝,文风气节对启化雷州文明功不可没。赦归经雷州时拜谒伏波庙,写下《伏波庙记》,为后人经常诵读。

苏辙(1039-1112年)四川省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嘉年间进士。因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到雷州。在雷州读书著述,留下不少佳作。在雷州期间,热爱雷州山水和人民,雷民感谢苏轼与苏辙兄弟之德,遂建一座小楼供二苏读书避暑。

汤显祖(1550-1616年),江西临川人,明代杰出剧作家、文学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官至南京太常寺博士。生性刚直,目睹当时官僚腐败而上疏触犯明神宗,被贬为徐闻县添注典史。任内见徐闻“其地人轻生,不知礼仪”,与知县熊敏捐资创建贵生书院,著有《贵生书院说》、《明复说》等一批诗文,以“君子学道以爱人”为宗旨,宣扬“天地之性人为贵”、对当时社会教化起了很大作用,尊师重教在徐闻从此蔚然成风。

==视频==

内江三桥十贤祠

{{#ev:youku| XNDYwOTk1MjEzMg | alignment=center }}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waters
26,9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