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巴尔杜尔·冯·席拉赫

增加 9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巴尔杜尔·冯·席拉赫 ''' (德语:Baldur Benedikt von Schirach 1907年5月9日-1974年8月8日) 是一名纳粹时期 [[ 德国 ]][[ 政治家 ]] ,纳粹主义者,纳粹党青年组织希特勒青年团负责人、 [[ 纳粹党 ]] 维也纳大区领袖。
战后冯·席拉赫成为 [[ 纽伦堡 ]] 审判的24名战犯之一。1946年10月1日因危害人类罪被判20年有期徒刑。法官判他没有犯起诉中的准备侵略战争。
==家庭==
冯·席拉赫的父亲卡尔·冯·席拉赫(1873年-1948年)是普鲁士骑兵队长和中尉,后来他出任萨科赛大公国宫廷侍卫长。他出生于一个知名的索布德意志 [[ 贵族 ]] 家庭。卡尔·冯·席拉赫从1909年到1918年任魏玛国立剧院院长,巴尔杜尔·冯·席拉赫因此在魏玛长大。从1935年到1943年卡尔·冯·席拉赫任威斯巴登国立剧院院长。巴尔杜尔的母亲艾玛·米德尔顿·冯·席拉赫是一个 [[ 美国 ]] 人,她是美国开国元勋和 [[ 独立宣言 ]] 签署人阿瑟·米德尔顿的后人。
巴尔杜尔·冯·席拉赫成长家庭风气一方面是自由、进步和 [[ 启蒙主义 ]] 的,另一方面也是保守和保皇主义的。到他五岁为止他只说 [[ 英语 ]] 。比他大七岁的哥哥卡尔1919年在罗斯莱本抗议德皇退位和 [[ 凡尔赛条约 ]] 的签署开枪自杀。此外他还有两个姐姐,罗莎琳达和维多利亚。维多利亚早年死于白喉。罗莎琳达称为歌剧演员。巴尔杜尔·冯·席拉赫是按照赫尔曼·利茨的教育理论受的 [[ 教育 ]]
1932年3月31日巴尔杜尔·冯·席拉赫与 [[ 阿道夫·希特勒 ]] 的摄影师海因里希·霍夫曼的女儿亨利埃特·霍夫曼在 [[ 慕尼黑 ]] 结婚。从1933年到1942年两人共有四个孩子,其中1942年出生的理查德·冯·席拉赫成为一名知名的 [[ 作家 ]] 和汉学家。1950年7月20日两人在慕尼黑离婚。
[[ 律师 ]] 和作家费迪南·冯·席拉赫、 [[ 散文家 ]] 阿里亚德内·冯·席拉赫和作家贝内迪克特·韦尔斯是他的孙子。
==1945年后==
第三帝国灭亡后冯·席拉赫化名理查德·法尔克潜逃在蒂罗尔。一开始人们以为他死了。在最后几天战日内有报道说维也纳人把他吊死了。实际上他给美国 [[ 陆军 ]] [[ 翻译 ]] ,在1945年4月维也纳被占领前给美军写 [[ 维也纳 ]] 的情况。1945年6月5日他投诚,1946年10月1日在纽伦堡法庭上被判危害人类罪20年徒刑,原因是因为作为大区领导人他要为18.5万被驱逐到集中营的 [[ 犹太人 ]] 负责。他和其他在法庭上被判刑的犯人一起被关在施潘道战犯监狱。1950年在监狱里他离婚。1966年他和阿尔伯特·斯佩尔一起刑满获释。他部分失明,住在克勒夫的一个老人院里。1967年他发表了题为《我曾经信任希特勒》的回忆录。1968年他接受大卫·弗罗斯特的 [[ 电视 ]] 采访。1974年8月8日他死在克勒夫。按照他的遗愿他的墓碑上写“我是你们中的一个”。
2015年初他的墓被移平。
247,5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