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TE3型柴油机车

增加 47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TE3型柴油机车 ''' [[ 俄语 ]] :ТЭ3)是苏联铁路的柴油机车车型之一,由位于 [[ 乌克兰 ]] 的哈尔科夫运输机械制造厂于1953年研制成功。TE3型机车为双节重联的干线货运柴油机车,采用2D100型二冲程柴油机、直—直流电传动。至1973年停产,马雷舍夫工厂、科洛姆纳工厂、卢甘斯克机车制造厂共生产了6797台TE3型机车。此外, [[ 中国 ]] 在TE3型机车的基础上,仿制出东风型柴油机车。
==研制==
[[ 苏联 ]] 卫国战争结束后,哈尔科夫运输机械制造厂通过参考从美国引进的Da型柴油机车,于1947年成功研制 了TE1 了[[TE1 型柴油机车 ]] ,成为苏联铁路史上第一种投入大批量生产的柴油机车,后来又研制了双节重联的TE2型柴油机车,这两种机车均装用1000马力的D50型四冲程柴油机,机车性能可靠。然而随着苏联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TE1、TE2型柴油机车已经无法完全满足铁路运输的牵引需要,苏联铁路迫切需要一种 [[ 功率 ]] 更大、速度更高的客货运通用柴油机车。1947年5月, [[ 全苏铁道运输科学研究院 ]] 已经提出了一种2000马力新型柴油机车的初步设计方案,并获得了苏联铁道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的认可[1]
这种新型机车被定型为TE3型,采用双节重联结构,由两台完全相同的六轴机车连接而成,车组整备重量为126吨。由于单节机车功率需要提高到2000马力,为了简化柴油机结构、提高机车可靠性,决定在每节机车上装用一台2000马力的2D100型二冲程柴油机。因此,TE3型机车在柴油机重量方面占有相当大的优势,D50型柴油机的单位功率重量为17公斤/马力,而2D100型柴油机仅为8.25公斤/马力,因而能使TE3型机车的单位功率 [[ 重量 ]] 进一步降低到63公斤/马力(TE1、TE2型机车分别为120、81公斤/马力)[2] 。机车构造速度为90~100公里/小时,亦可以通过改变传动 [[ 齿轮 ]] 比提高到120公里/小时,作为客运机车使用。
1950年,哈尔科夫运输机械制造厂及哈尔科夫电机制造厂开始合作研制这种新型柴油机车,苏联运输工程部、 [[ 苏联电力工业部 ]] 、苏联交通部也参与协助研制。1952年3月13日,苏联铁道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通过了对新型柴油机车的 [[ 技术 ]] 审查,同意按照哈尔科夫工厂的设计方案试制原型车。1953年底,哈尔科夫运输机械制造厂成功试制了首节TE3型机车(TE3-001),1954年初又试制了第二节机车(TE3-002)[2]
==生产==
 完成试验后,哈尔科夫运输机械制造厂于1955年开始批量生产TE3型柴油机车。1956年, [[ 科洛姆纳 ]] 工厂、伏罗希洛夫格勒内燃机车制造厂也按照相同的图纸开始批量生产TE3型柴油机车,哈尔科夫电机制造厂负责为各总组装厂提供机车电气设备。根据苏联铁道部的安排,哈尔科夫运输机械制造厂生产的机车号段为001~1000,科洛姆纳工厂号段为1001~2000,伏罗希洛夫格勒工厂号段为2001~。1950年代末起,TE3型柴油机车开始在苏联各地迅速普及,并成为 [[ 苏联 ]] 铁路史上产量最大的干线柴油机车车型之一,对苏联铁路牵引动力内燃化的快速过渡具有重要贡献。至1973年停产,三家工厂累计生产了6797台TE3型机车,其中哈尔科夫工厂生产了599台,科洛姆纳工厂生产了404台,伏罗希洛夫格勒工厂生产了5805台[1]
112,32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