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谢肇淛

增加 10,83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339715518.jpg|缩略图|右|[http://pic.gerenjianli.com/mingren/1982/339715518.jpg 原图链接] [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14/anb208de63.html  来自名人简历]]]<p style="text-indent:2em;">''' 谢肇淛 (1567年9 (zhè)'''({{bd|1567年|9 月2日 —1624年12 |1624年|12 月3日 |}} <ref>[1https://www.doc88.com/p-2415580982299.html 谢肇淛年表 .道客巴巴.2014-08-25] </ref> ),字在杭,福建福州长乐人,出生地为钱塘(浙江杭州),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明代博物学家、诗人。其诗清朗圆润,为当时闽派作家代表。<br> <p style="text-indent:2em;">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入仕后,历游川、陕、两湖、两广、江、浙各地名山大川,所至皆有吟咏,雄迈苍凉,写实抒情,博学能诗文。曾与 [[ 徐火勃 ]] 重刻 [[ 淳熙 ]] 《三山志》。著作有《五杂俎》,《太姥山志》。<br> <p style="text-indent:2em;"> 历任湖州、东昌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员外郎,曾上疏指责宦官遇旱仍大肆搜括民财,受到神宗嘉奖。天启元年(1621年)任广西按察使,官至广西右布政使。==基本信息 =={|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文名称'''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谢肇淛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出生时间'''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567年9月2日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字 号'''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字在杭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字 号'''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所处时代'''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明代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去世时间'''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624年12月3日|-|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出生地'''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杭州钱塘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主要成就'''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反对宋儒理学、批驳因果报应思想 |}== 人物专题 ==* [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cf576742b2e4e935f20d2192d0d196db318947a18e7f9386.html 谢肇淛与《金瓶梅》]* [https://www.baidu.com/link?url=lY6fJKyEWlN93Unz7D-2StNMx6bGENJUcd0XoU_piy8SyqQ-nR0ywr5aVzeqVzGX7946oSxXqoDdQ9lpwG-K2NWrMmN7B4rmn0idhJe9mGS&wd=&eqid=cb27874a00022738000000025f0e7729 谢肇淛与山东的不解之缘]* [https://www.sohu.com/a/201212741_562249 明代著名藏书家文学家谢肇淛] == 人物生平==* 隆庆元年(1567年)七月二十九日生,父谢汝韶,举人出身,曾任钱塘教谕、安仁知县。谢肇淛自幼颖悟聪敏,稍长即博览群书,擅长诗文。青少年时随父往长沙。万历六年(1578年)汝韶辞官回福州,谢肇淛随父居福州朱紫坊,与名士[[徐熥]]、[[徐火勃]]、[[曹学佺]]等交游,组织“莲社”,切磋诗文,学识益进。 * 万历十六年(1588年)谢肇淛中举,万历二十年(1592年)考中壬辰科进士,任湖州推官。湖州知府忌白衣,见穿白衣者均予逮捕治罪。谢肇淛作诗讽刺,知府大怒,调为东昌司理。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其父去世,谢肇淛回闽守孝三年。 *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谢肇淛出任南京刑部主事。后升兵部郎中,又调任北京工部屯田司员外郎。万历四十年(1612年)大旱,谢肇淛上疏为民请命,指责宦官搜刮民众行为,指出国家诸多浪费弊端,语气恳切。神宗感其诚,曾传旨嘉奖,但不能用其言。旋奉命巡视河道,治理河流。仅用一年时间,即完成疏浚河道任务,并在治河中写成《北河纪要》,详载河流原委及近代治河利弊。翌年春,神宗爱子福王就国,用船1200多只。谢肇淛操小艇为之前导,沿途疏浚,船队得以畅通,沿途百姓亦少受骚扰。其后出任云南参政,又调广西按察使。 * 天启元年(1621年)任广西右布政使。谢肇淛到广西任职后,见吏治腐败已极。深感痛心,他认为吏治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为官不理政事,而由[[胥曹]]代理,胥曹因循守旧,上下虚与周旋,以至积弊无法解决。他到任后力挽时弊,置官增兵驻守广西与安南(今越南)边境,以抵御安南侵扰,他整顿盐政,增加财政收入,并铸钱招徕商人与少数民族互市,发展经济。他设法抑制土司的权力。使少数民族地区臣服政府管束。经他治理,广西境内政通人和,相安无事。 * 天启四年(1624年)十月二十三日病卒于萍乡官邸,葬于长乐县下洋村大象山麓。咸丰五年(1855年)盐商[[魏杰]]在鼓山新建桃岩精含,内祀五贤,五贤即“曹学佺、徐熥、徐火勃、[[林弘衍]]与谢肇淛”,故名五贤祠<ref>[https://www.sohu.com/a/106999475_349458 【长乐人杰】谢肇淛:博学通才.搜狐网.2016-07-21] </ref> 。  == 人文成就 ==* 收藏家<p style="text-indent:2em;">谢肇淛酷嗜藏书,收集宋人文集颇富,秘本较多,贮于“小草斋”中,藏书名耀于东南,与徐火勃 、曹学佺称福建藏书“鼎足三家”。曾有家藏数目为《小草斋书目》,今已不详。笔记《五杂俎》、多记掌故风物。对宋版图书的版本有独到研究,称:“书所以贵宋版者,不惟点画无讹,宜亦且笺刻精好,若法帖然。凡宋刻有肥瘦二种,肥者学颜,瘦者学欧。行款疏密,任意不一,而字势皆生动”。 <p style="text-indent:2em;">家藏抄本颇多,亲手抄写有宋杨大年《武夷新集》、宋陈襄《古灵集》、《金瓶梅》、《沈下贤集》、《王黄州小畜集》、《竹友集》、《稼轩长短句》、《后村大全集》、《北磵集》、《论语意原》、《寓简》等,藏书印有“小草斋抄本”、“晋江谢氏珍藏图书”等。编撰有《晋安艺文志》、《滇略》等。 <ref>李玉安 黄正雨.中国藏书家通典: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ref>  * 所著作品<p style="text-indent:2em;">谢肇淛博学多才,诸子百家之书,无不涉猎;入仕后,历游川、陕、两湖、两广、江、浙各地所有名山大川,所至皆有吟咏。其诗雄迈苍凉,写实抒情,为当时闽派诗人的代表。在京为官时,无事即到内府抄阅古籍收藏,亦是知名藏书家。谢肇淛曾与徐(火勃)重刻淳熙《三山志》;一生勤于著述,写作大量笔记小品,是明末著名学者。所著《五杂俎》16卷,多记掌故风物,为明代一部有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p style="text-indent:2em;">另著有《麈史》4卷,《麈余》4卷,《续麈余》1卷,《居东杂纂》4卷,《文海披沙》8卷,《百粤风土记》1卷,《粤藩末议》2卷,《北河纪略》8卷,《北河纪余》4卷,《谢在杭文集》28卷,《诗集》30卷,《续集》2卷,《今用礼考》10卷,《吴兴支乘》1卷,《史测》2卷,《史考》7卷,《史觿》17卷,《笔觿》10卷,《滇略》10卷,《泊堂台墨》12卷,《长溪琐语》1卷,《小草斋诗话》4卷,《小草斋集》30卷,《小草斋续集》3卷,《方广岩志》4卷,《晋安艺文志》3卷,《太姥山志》3卷,《鼓山志》12卷,《支提山志》7卷,《万历永福县志》5卷,《八闽鹾政志》16卷,《四部丛谈》、《郡国考》、《红云续约》等数十种,为我国书史留下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谢肇淛在广西任上,还校刻《二曹诗》行世。<ref>[https://www.sohu.com/a/201212741_562249 明代著名藏书家文学家谢肇淛 .搜狐网.2017-10-3] </ref>  == 人物思想 ==* 反对宋儒的“天理说”<p style="text-indent:2em;">宋儒认为“理即是天”,他认为恰恰相反,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他看来,“理”是客观世界的规律,是后于天而存在的,因此,言理即是天,就否认了“天”先于“理”存在的客观真理,是不正确的。“理者虚位,天者定体,天有毁坏,理无生灭”,不能将二者混淆。他举了个例子说,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如果没有眼睛,没有耳朵,又怎么能看,怎么能听呢?看和听也就都不存在了。所以,他评论说言天“不得专言理”。(见卷一《天部》一) * 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天道观<p style="text-indent:2em;">谢肇淛广学博识,对天人感应、轮回报应、阴阳禄命都采取否定态度。迷信的人通常认为,人若被雷电击中说明他做了坏事,遭了天的报应,他认为雷电击人,不过是雷电起伏不定,人不幸遇上罢了。他凭自己敏锐的观察和细致缜密的分析,推断“雷之蛰伏似有定所”,这种非常科学的结论并不是凭空而来——他曾细致地观察发现家门前的乌桕树每年初春都要被雷电击中,因此得出雷电击物击人是有规律的这一结论。因此他质疑,“如果说老天有眼,雷电击人是有心的,那么枯树畜产也会被雷电击到,难道它们也做了什么错事,因而遭报应吗?” * 大胆地批驳传统因果报应思想<p style="text-indent:2em;">他说,灾祥的降临都不是上天有意的,有人遇灾反而得福,有人遇福反而遭祸,也有同样遇到灾祸或者同样遇到好事,但两者结果却不相同,这其间并没有什么规律,如果有人硬要去牵强附会,找寻其中的缘故,就十分滑稽可笑了。  == 人物轶事 ==[[File:20170120150954.jpg|缩略图|右|[http://www.jisiwang.com/upload/20171/20170120150954.jpg 原图链接] [http://www.jisiwang.com/Hall/albumShow.asp?number=TG20170121385220&id=1259929  来自明末著名学者谢肇淛纪念馆]]]* 满清时代的禁书《五杂组》<p style="text-indent:2em;">《五杂组》在清乾隆年间、文字狱最盛之时被列为禁书,全国收缴并“全毁”,其主要原因是言辞大胆触到了清统治者的痛处:其一,关于“夷夏”的议论。谢肇淛学贯古今,有着很清醒的头脑,对历史和时局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在明朝尚且强盛的时候,就看到了边疆最大的隐患——正悄然发展起来的“蛮夷之族”女真。不但如此,谢肇淛早在万历年间就已提出了制服夷狄的策略,就是“以夷攻夷”离间他们,防止他们联合。 * 与《金瓶梅》<p style="text-indent:2em;">谢肇淛曾向[[袁宏道]]借抄《金瓶梅》,袁宏道在《与谢在杭书》中曾说:“仁兄近况何似?《金瓶梅》料已成诵,何久不见还也?”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明朝人物]][[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8,4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