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东水门长江大桥

增加 5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东水门长江大桥 ''' ,是位于中国 [[ 重庆市 ]] 的一座公路与轨道交通两用斜拉桥,跨越 [[ 长江 ]] ,距上游石板坡长江大桥和下游朝天门长江大桥的距离均为约3.35公里,连接渝中区和南岸区,是渝中半岛朝天门地区的第一座跨江大桥,与千厮门嘉陵江大桥合称“两江大桥”<ref>[http://www.chinatesting.com.cn/0hyzx/b/2014113610.html 东水门大桥正式施工 与千厮门嘉陵江桥合称两江大桥],中国检测网,2014-11-12</ref>。大桥设计为双塔单索面部分斜拉桥,全长1,124.947米,桥面总宽24米,主跨445米。双主塔的塔柱 [[ 设计 ]] 为圆润的天梭造型,其中南塔总高172.61米,北塔总高162.49米。大桥分上下双层布设桥面,上层桥面为双向四车道公路(城市次干道),下层桥面为 [[ 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 ]] 的双线轨道。大桥主塔基础工程于2009年12月29日开工,2014年3月31日正式通车。
==设计==
最初因为 [[ 轨道交通 ]] 的建设而设计了东水门长江大桥,后考虑到大桥如果不具备车行条件将会造城资源的浪费,于是最终设计为公路与轨道交通两用斜拉桥。在“引导车流快速往来于南岸和江北”的目的下将大桥 [[ 设计 ]] 了桥面单向两车道,双向四车道。大桥主桥长858米,三跨布局,主跨445米,南边跨222.5米,北边跨190.5米;上层公路桥面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大桥主墩位于砂岩出露区,属于稳定 [[ 岩石 ]] ,为建筑抗震有利地段,桥墩区抗震基本烈度为VI度,按VII度设防;桥墩呈八角形设计,能更好地分解撞击力。
东水门长江大桥在 [[ 世界 ]] 上首次采用了索梁锚固形式修建,索塔锚吨位居世界第一;斜拉索为139根平行钢绞线,最大承担拉力达1,450吨力,为世界 [[ 桥梁 ]] 之最;主桥塔下大吨位支座首次采用牛腿支撑方式。
==建设历程==
2011年4月30日,除索塔基础以外的其余工程开工。
2011年6月22日,开盘浇筑第一节索塔 [[ 混凝土 ]]
2012年12月1日,主塔成功封顶,大桥建设全面转入上部结构安装部分。
2012年5月18日, [[ 钢梁 ]] 架设正式开始。
2012年10月22日,北塔开始挂设第一对斜拉索。
2014年3月15日,标线工程完成,全桥完工。
2014年3月25日,大桥通过 [[ 专家 ]] 验收。
2014年3月26日,通过竣工验收,达到通车条件。
2014年3月31日,上层 [[ 公路桥 ]] 正式通车<ref>[http://www.y-link.cn/index.php?a=shows&catid=23&id=921 长江上首座双层公路大桥——杨泗港大桥今日正式通车],岩联技术</ref>。
==视频==
246,7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