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医理论

增加 65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中医的理论'''基础,就是以人为本的天人合一观。中医的前驱是阴阳家及道家。[[中国]]的文化基础,儒释道,都用人身这个工具,来实现理想。儒家说:“仁者人也”。佛教说:“人身难得”,道家说:“天人合一”。只有人身才有修道的平台,只有人才能修成正果。人,指的是具有思维,[[魂魄]]精神,及物质的整体,也只有采用整体论的[[中医]],才能够治疗:人。人的概念不是身或心,而是精(人的物质表象)气(人的能量表象)神(人的超物质表象)的总合,缺一不可,也就是说,人是精气神的综合体,中医理论基础是以人为本的天人合一观。<ref>[https://wenda.so.com/q/1381834261062520 |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ref>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中医学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第二节 阴阳学说 第三节 五行学说 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第二章 藏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第二节 五脏 第三节[[六腑 ]] 第四节 奇恒之腑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 精 第二节 气 第三节 血 第四节 津液 第五节 神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第二节 十二经脉 第三节 [[奇经八脉]]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第五章 体质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六章 病因 第一节 六淫 第二节 疠气 第三节 七情内伤 第四节 饮食失宜 第五节 劳逸失度 第六节 病理产物 第七节 其他病因 第七章 发病 第一节 发病原理 第二节 发病类型 第八章 病机 第一节 基本病机 第二节 疾病传变 第九章 防治原则 第一节 预防 第二节 治则。
 
[[File:中医理论6.jpg|thumb|right| [http://oss.vzan.cc/image/jpg/2016/6/15/2318517fe64b6828a44b9491caa45b6465401e.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weizan.cn/wx/close 图片来源火狐官方网] ]]
医院医时,经常听医生说到“肾虚”、“脾虚”等,有的人就担心是不是肾出了毛病,是不是脾有了问题,不少人甚至买了药去补、去治疗。其实中医所说的肾、脾等五脏六腑和我们所想的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中医的五脏六腑理论主要是一种功能定位,比如肾并不是独立的肾脏,而是泛指泌尿系统,包括膀胱等,脾也不是指独立的脾脏,而是泛指消化系统,包括胃等。 那么中医所说的[[五脏六腑]]到底是什么呢?中医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五脏主要是贮藏精气,六腑壬要是消化食物,吸取其精华,排除其糟粕,医学将心、肺、肝、脾、肾统称为[[五脏]],虽与现代[[解剖学]]上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上,却不完全相同。中医学中的脏,虽以一定的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但主要是基于长期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以及反复的医疗实践,从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所以,一个脏的功能,可能包括几个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脏器的功能。现代医学主要是以解剖形态学的基础来脏器的生理功能。因此,一个脏器的功能,可能分散在好几个中医学脏器的功能之中。总之,中医学中的脏,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方面的综合概念。[[中医]]学认为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和藏神。心主血,主要是指心能推动[[血液]]运行,这与现代医学认为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基本相同。心藏神,即心主[[神志]],是说心有主管精神活动的功能。人的[[精神]]活动,为大脑的生理功能之一,中医学把这一功能,归属于心,所以《内经》上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者,君主之官,精神]]神明出焉”。后来,除明代医家提出“神明之心”以外,清代许多医家明确指出,神明之心并非主[[血脉]]之心,而实质是指脑。但是,中医学将人的[[精神意恩维活动异常仍归结为心的功能异常,主要从心着手治疗。所以,中医学“心”的功能除包括心血管功能外,还包括大脑的某些功能以及神经和体液调节等,中医学中的“心”是这砦生理功能的综合概念。
中医学认为肾的功能范围极广,具有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及主纳气的功能。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管水液代谢的功能,这一认识与现代[[解剖生理学]]中泌尿系统之肾的观点一致。其他功能则与现代医学不一致。肾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精子及卵子),故与生殖有关;后天之精为水谷之精(营养物质),与生长发育有关,所以,中医认为人体生殖功能异常及生长发育障碍均为“肾虚”,以补肾之法论治。“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清气(氧气).使呼吸保持一定深度的功能,肾不纳气,可出现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的病变,则应补肾纳气。总之,作为功能单位的肾,与泌尿、呼吸、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均有密切关系。
 
[[File:中医理论7.jpg|thumb|right| [https://appwk.baidu.com/naapi/doc/view?ih=810&o=jpg_6&iw=1080&ix=0&iy=0&aimw=1080&rn=1&doc_id=b316bcece2bd960591c677b9&pn=1&sign=3b2c4223227e124cb9e72be694578970&type=1&app_ver=2.9.8.2&ua=bd_800_800_IncredibleS_2.9.8.2_2.3.7&bid=1&app_ua=IncredibleS&uid=&cuid=&fr=3&Bdi_bear=WIFI&from=3_10000&bduss=&pid=1&screen=800_800&sys_ver=2.3.7 原图链接] [http://ll.disa6.com/360nhx/zy1/ 图片来源火狐官网] ]]
==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 念,一是辨证论治】==
1,06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