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北京菜市口

增加 17,352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Mp55216027 1453159226387 32.jpg|缩略图|右|[http://spro.so.com/searchthrow/api/midpage/throw?ls=s112c46189d&lm_extend=ctype:3&ctype=3&q=%E8%80%81%E5%8C%97%…”
[[File:Mp55216027 1453159226387 32.jpg|缩略图|右|[http://spro.so.com/searchthrow/api/midpage/throw?ls=s112c46189d&lm_extend=ctype:3&ctype=3&q=%E8%80%81%E5%8C%97%E4%BA%AC%E8%8F%9C%E5%B8%82%E5%8F%A3%E5%9B%BE%E7%89%87&rurl=http%3A%2F%2Fwww.sohu.com%2Fa%2F55216027_115482&img=http%3A%2F%2Fphotocdn.sohu.com%2F20160119%2Fmp55216027_1453159226387_32.jpg&key=t019f8ec30607e53ad6.jpg&s=1593261311853 原图链接]]]
'''菜市口''',清代杀人的法场。北京的[[胡同]]多,街口就多,名气最大的当数宣武门外的菜市口。菜市口名气大是因为那曾是杀人的地方,是刑场,有不少名人都是被斩首在菜市口。戏文中唱道"推出午门斩首",其实是拉到菜市口"出红差",砍头!犯人被杀后,尸体被人运走,血迹即被黄土垫盖上,尔后便有人在此卖菜,菜市生意兴隆,故菜市口由此而得名。
菜市口在京城的名气可是不小,一千年前的辽代,这里是安东门外的郊野,金代是施仁门里的丁字街,明朝时是京城最大的蔬菜市场,沿街菜摊、菜店众多,所以"四九城"的许多人都来此买菜,并把菜市最集中的街口称为"菜市街",清代时改称"菜市口",此名一直沿用到今日。
本词条 无参考资料,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
== 基本信息 ==
[[File:Mp55216027 1453159226387 26.jpg|缩略图|右|[http://www.sohu.com/a/55216027_115482 原图链接]]]
中文名称菜市口,外文名称Caishikou,适宜游玩季节春夏秋
建议游玩时长4小时所属国家,中国
用途清代杀人的法场,原名菜市街
开放时间全天
旧址
原宣武区菜市口百货商场西侧,类别行刑地点,所属城市北京市
目录
[[File:T014fc1c2500512deb2.jpg|缩略图|右|[https://www.360kuai.com/pc/9d0f508a51f93a543?cota=3&kuai_so=1 原图链接]]]
1简介
2历史
3出红差
4相关事迹
5主要景点
6交通信息
== 本段简介 ==
[[File:Mp55216027 1453159226387 34.jpg|缩略图|右|[http://spro.so.com/searchthrow/api/midpage/throw?ls=s112c46189d&lm_extend=ctype:3&ctype=3&q=%E8%80%81%E5%8C%97%E4%BA%AC%E8%8F%9C%E5%B8%82%E5%8F%A3%E5%9B%BE%E7%89%87&rurl=http%3A%2F%2Fwww.sohu.com%2Fa%2F55216027_115482&img=http%3A%2F%2Fphotocdn.sohu.com%2F20160119%2Fmp55216027_1453159226387_34.jpg&key=t01a3c9232f6574f8ff.jpg&s=1593261440879 原图链接]]]
菜市口,清代杀人的[[法场]]。北京的胡同多,街口就多,名气最大的当数宣武门外的菜市口。菜市口名气大是因为那曾是杀人的地方,是刑场,有不少名人都是被斩首在菜市口。戏文中唱道"推出午门斩首",其实是拉到菜市口"[[出红差]]",砍头!犯人被杀后,尸体被人运走,血迹即被黄土垫盖上,尔后便有人在此卖菜,菜市生意兴隆,故菜市口由此而得名。
菜市口在京城的名气可是不小,一千年前的辽代,这里是安东门外的郊野,金代是施仁门里的丁字街,明朝时是京城最大的蔬菜市场,沿街菜摊、菜店众多,所以"四九城"的许多人都来此买菜,并把菜市最集中的街口称为"菜市街",清代时改称"菜市口",此名一直沿用到今日。
== 本段历史 ==
[[File:T01ec987a1dd1c08b84.jpg|缩略图|右|[https://www.360kuai.com/pc/9d0f508a51f93a543?cota=3&kuai_so=1 原图链接]]]
使菜市口名声大振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将杀人的刑场从明朝时的西四牌楼(当时叫西市)移至宣武门外的菜市口。据说当年的刑场就设于今天的菜市口大街北侧十字路口附近,每到冬至前夕对判为"秋后问斩"的囚犯执行死刑。死囚在天亮前被推入囚车,经宣武门,走宣外大街到菜市口,囚犯由东往西排好,[[刽子手]]手执鬼头刀也依次排列,头被砍下来后,挂在或插在街中木桩子上示众。清咸丰末年(1861年)"八大顾命大臣"之一的肃顺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六君子"都是在菜市口被杀害的。以后"菜市口"逐渐成为"刑场"的代名词。1911年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刑场被转移。以后这一带逐渐成为宣外大街最繁华的商业街和交通枢纽。
[[File:2019 1225 ac986ffcj00q31zx70018c200fb00a4g00fb00a4.jpg|缩略图|右|[http://spro.so.com/searchthrow/api/midpage/throw?ls=s112c46189d&lm_extend=ctype:3&ctype=3&q=%E8%80%81%E5%8C%97%E4%BA%AC%E8%8F%9C%E5%B8%82%E5%8F%A3%E5%9B%BE%E7%89%87&rurl=http%3A%2F%2Fdy.163.com%2Fv2%2Farticle%2Fdetail%2FF18DN0N705128EQR.html&img=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19%2F1225%2Fac986ffcj00q31zx70018c200fb00a4g00fb00a4.jpg&key=t01fde5f9a2f6a3a570.jpg&s=1593261440879 原图链接]]]
沿街菜摊菜店众多,所以四九城的许多人都来此买菜,并把菜
市最集中的街口称为菜市街,清代时改称菜市口,此名一直沿用到今日。
使菜市口名声大振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将杀人的[[刑场]]从明朝时的西四牌楼(当时叫西市)移至宣武门外的菜市口。据说当年的刑场就设于今天的菜市口大街北侧十字路口附近(原宣武区菜市口百货商场旧址附近),每到冬至前夕对判为秋后问斩的囚犯执行死刑 。
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夺得政权,实行首次垂帘听政时,受咸丰皇帝遗诏的八位赞襄政务大臣中的肃顺,就是在此被杀头的。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将谭嗣同、刘光弟等志士同仁杀害于此。据马芷庠编写的《北平旅行指南》记载:每逢秋后朝审,在京处决犯人众多之时,由东向西排列,刽子手执刀由东向西顺序斩决。所用鬼头刀五柄、[[凌迟]]分尸刀十柄,现存于历史博物馆。旧时,犯人被押出宣武门(顺承门),过断头(魂)桥,经迷市,送往菜市口法场,就不可能有生还的希望了。犯人被杀后,尸体被人运走,血迹即被黄土垫盖上。
以后菜市口逐渐成为刑场的代名词。1911年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刑场被转移以后这一带逐渐成为宣外大街最繁华的商业街和交通枢纽。
== 本段出红差 ==
菜市口和"出红差"
[[File:T010f97174fb16e7478.jpg|缩略图|右|[http://spro.so.com/searchthrow/api/midpage/throw?ls=s112c46189d&lm_extend=ctype:3&ctype=3&q=%E8%80%81%E5%8C%97%E4%BA%AC%E8%8F%9C%E5%B8%82%E5%8F%A3%E5%9B%BE%E7%89%87&rurl=https%3A%2F%2Fwww.360kuai.com%2Fpc%2F9d0f508a51f93a543%3Fcota%3D3%26kuai_so%3D1&img=https%3A%2F%2Fp0.ssl.qhimgs4.com%2Ft010f97174fb16e7478.jpg&key=t019d82d5587f8c9cd0.jpg&s=1593261440879 原图链接]]]
北京的胡同多,街口就多,名气最大的当数宣武门外的菜市口。菜市口名气大是因为那曾是杀人的地方,是刑场,有不少名人都是被斩首在菜市口。戏文中唱道"推出午门斩首",其实是拉到菜市口"出红差",砍头!
(一)菜市口杀的名人还不是从拖着大辫子的满清王朝开始。据说在菜市口被鬼头刀砍下头颅来的第一个名人是在距今八百年的元朝。杀的那个人就是南宋王朝的丞相文天祥。那时北京城叫大都城,菜市口还不叫菜市口,叫柴市口--卖柴的地方,后来几经演变由卖柴变为卖菜,改称菜市口。[[文天祥]]死得大义凛然,血溅菜市口,据说观者也是人山人海。满朝时期,被[[刑部大堂]]判处死刑,验明正身,秋后执行斩首处决,俗称"出红差"。为什么叫"红差"?解释有三:一曰砍头,断首之时血喷满地,血染黄土;二曰刽子手一身粗麻赤红行头,头裹红头巾,怀里抱的鬼头刀,刀无鞘,刃不见天,全凭一幅赤红的蒙刀布罩着;三曰验明正身当场红笔勾魂,在处决罪犯名字上用朱笔恶狠狠地打个对勾,剩下的就是"喀嚓"一声。辛酉事变后,肃顺被判菜市口斩首,这在当时轰动全国,整个京师震动。北京的老百姓都把英法联军侵略北京的账记到肃顺头上了,认为是肃顺误国卖国,招致京城陷落。在给肃顺"出红差"的日子里,从宣武门到菜市口街道两旁挤满了愤怒的人群,就连两旁酒楼茶市的人也顾不上讲究身份派头了,纷纷踩着桌子蹬着椅子。街道两旁人群中吐唾沫扔果皮的不计其数,押解的[[刑部]]官员也凭空挨了不少冤枉。肃顺在菜市口当斩之时骂声不绝,直立不跪,最后行刑的刽子手硬是打断双腿才算跪下。在菜市口刑场,肃顺也算是条汉子。
[[File:Mp55216027 1453159226387 58.jpg|缩略图|右|[http://www.sohu.com/a/55216027_115482 原图链接]]]
二十八年后,菜市口血光映天,一位近代史上的奇人伟人被断首菜市口,他就是"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谭嗣同死得壮烈、辉煌、大气。据说谭嗣同走向菜市口一路上在站笼中从容自若,面无苦色。鹤年堂前早已搭好监斩的官棚,监斩官就是大名鼎鼎的当朝军机大臣刚毅。就在谭嗣同临死之际,他突然叫住刚毅,很轻蔑但也很严肃地示意还有几句话要说。刚毅是慈禧忠实爪牙,见此状忙叫左右带走谭嗣同,示意快斩,与死囚无言。慌乱之中把案台的朱笔都带落到地上。谭嗣同向四周微笑一下,大步走向菜市口中央。
死在菜市口的"[[戊戌六君子]]",都死得浩然正气。像死时年仅二十三岁的杨锐头颅落地还两目圆瞪,鲜血从脖颈中喷出,"血吼丈余",后人评"冤愤之气,千秋尚凛然矣"。刘光第遇难时,刽子手手起刀落,血流如涌,无首之躯竟不倒,惊吓得整个菜市口鸦雀无声,皆焚香求祥。
== 菜市口刑场 ==
[[File:T01d8d8e8252b2b8605.jpg|缩略图|右|[https://p1.ssl.qhimg.com/t01d8d8e8252b2b8605.jpg 原图链接]]]
(二) 作为京师有名的刑场,菜市口成为当时京城的一大看点。
每逢秋日,被判死刑的罪犯押解出狱,出宣武门走菜市口,有身份的坐骡马拉的站笼刑车,没有身份的则被武装押送戴枷上镣,临终过闹市。有身份使上"送行"银子的,刽子手会叫一声:爷!我伺候你走,也是吃哪碗饭办哪桩差,您放心走好。刽子手手上的劲掌握得非常准,断头不掉头,以便于人家家人抬尸,缝上头落个整尸下葬。要是碰上没地位没使银子的,提刀斩首抬脚蹬尸,一句客气话都没有。
当时的菜市口两旁铺面已不少,每逢"出红差",街市两旁都热闹非凡。不知为什么,人们都欢喜看那极其残酷的一幕,怀着极大兴趣喜气洋洋地欣赏着别人生命的残酷终止。
[[File:Mp55216027 1453159226387 23.jpg|缩略图|右|[http://www.sohu.com/a/55216027_115482 原图链接]]]
"出红差"时先张贴布告,临到"出红差"时临街的铺店都要在门口放一张条案,上面摆着三碗白酒,有的还放着酒壶,壶嘴朝外,示意送行。大讲究的铺店还要摆上几碗蒸菜。犯人可以不停不看,可以不吃不喝,但送人上黄泉路上不能没有酒没有菜。在谁家门口喝了酒吃了菜,谁家就积德有报。铺店前要挂红绸子贴红对子,像办喜事一样。请教过一位知情懂行的老人,答日:[[阎王]]爷有知会在账目簿上记下功德。
那年月,菜市口名气旺,"出红差"比老北京[[吉祥戏院]]唱戏还红火。
一位朋友考评:菜市口一次杀人最多的是光绪初年,因一件盗皇陵的大案一次被判处死刑的就有七十多人,秋后监斩,光兵勇就出动数百人,拉盖尸席的马车就七八辆,监斩官骑着高头大马,戎装持刀,杀气腾腾,两边押解官兵刀出鞘,箭上弦,鸣锣开道,煞是森严。因斩处的是土匪,怕抢劫法场,据说连街道两旁的送魂酒都免了。菜市口地方不大,犯人按规矩由东向西两行排开。时辰一到,报时官扯破嗓门大声报时,监斩官手握朱笔,连连勾画,刽子手各就各位,从东到西,依次砍头。因犯人太多,刽子手少,砍上一气也气短手软,这时有人托上红托盘,上面有三大白瓷盅,一盅是水,一盅是茶,一盅是酒,喝什么全在刽子手。据那位朋友考证说,一般是先含一盅水,是清水,漱漱口,吐了;再干那盅酒,也是含在嘴里不喝,喷在鬼头刀刃上,让刀喝酒;最后那盅茶是要喝的,喝了以后再拖刀砍头。对于跪在后面等着行刑的犯人来说,这太残酷了,眼看着一颗颗人头落地,一腔腔热血如此喷流,还要等到刽子手清口、喷酒、歇劲、换刀,早就吓得昏死过去了。
== 本段相关事迹 ==
菜市口谈往
[[File:T015d34d3e54053ec3f.jpg|缩略图|右|[http://spro.so.com/searchthrow/api/midpage/throw?ls=s112c46189d&lm_extend=ctype:3&ctype=3&q=%E8%80%81%E5%8C%97%E4%BA%AC%E8%8F%9C%E5%B8%82%E5%8F%A3%E5%9B%BE%E7%89%87&rurl=https%3A%2F%2Fwww.360kuai.com%2Fpc%2F9d0f508a51f93a543%3Fcota%3D3%26kuai_so%3D1&img=https%3A%2F%2Fp0.ssl.qhimgs4.com%2Ft015d34d3e54053ec3f.jpg&key=t0118609462394b6cf1.jpg&s=1593261440879 原图链接]]]
偶翻箱箧,于书中得一西鹤年堂药单。西[[鹤年堂药店]]位于北京菜市口丁字口的西北角。说起菜市口,那是明、清两代京都著名的法定刑场。古代执行死刑,将尸体暴露街头,称为"弃市",即所谓"刑人于市,与众弃之"。每年秋审勾决,皆在此地。明代的杨继盛、[[杨涟]]、袁崇焕等忠臣,清代,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等维新志士,都是在菜市口被杀的。
清代有个[[许承尧]]写过一篇《过菜市口》诗,把菜市口刑场的景象绘得颇具声色,特录于此以飨读者。诗日:"薄暮过西市,踽踽涕泪归,市人竟言笑,谁知我心悲?此地复何地?头颅古累累。碧血沁入土,腥气生伊蹶。愁云泣不散,六严闻霜飞。疑有万怨魂,逐影争啸啼。左侧横短垣,茅茨复离离。此为陈尸所,剥落墙无皮。右侧坚长秆,其下红淋漓。微闻决囚日,两役舁囚驰。高台夹衢道,刑官坐巍巍。囚至匐匍伏,瞑目左右欹。不能指囚颈,一役持刀锋。中肩或中颅,刃下难邃知。当囚受刃时,痛极无声噫。其旁有亲属,或是父母妻。泣血不能代,大踊摧心脾。"
西鹤年堂药店相传建于明代,店号的匾,是明嘉靖年间的宰相[[严嵩]]写的。其中"鹤"字笔划独多,与另外三字并写很难匀称,但却布局很好,所以几百年来一直为人称道。记载它的文章也很多。据说,凡进北京的的人,都要到那里去瞻仰一番。甚至有传说某日菜市口行刑,当夜,西鹤年堂药店有鬼打门,要买刀伤药。故长期以来北京流传一名骂人话:"到西鹤年堂去讨刀伤药。"意思是说:"你这个人杀头的。"
在清代,刑场监斩官的高座位,常设于西鹤年堂店门口。搭一席蓬,下放一长方桌子,上摆朱墨、锡砚和锡制笔架,笔架上搁放几支新笔。监斩官照例要在西鹤年堂坐一坐,稍事休息,再升座行刑。公案上的笔,却是有几个犯人便要预备几支。这是何故呢?因为要杀一个人,刽子手提上头来,监斩官照例要用朱笔在犯上头上点一点。那支笔就会有人出许多钱买去。传说这种笔可以压邪驱魔。从另一角度讲,一个犯人用一支笔,亦为刽子手和差役们的生财之道。
== 主要景点 ==
[[File:2019 1225 d8f84789j00q31zwp0018c200gj009rg00fw009d.jpg|缩略图|右|[http://spro.so.com/searchthrow/api/midpage/throw?ls=s112c46189d&lm_extend=ctype:3&ctype=3&q=%E8%80%81%E5%8C%97%E4%BA%AC%E8%8F%9C%E5%B8%82%E5%8F%A3%E5%9B%BE%E7%89%87&rurl=http%3A%2F%2Fdy.163.com%2Fv2%2Farticle%2Fdetail%2FF18DN0N705128EQR.html&img=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19%2F1225%2Fd8f84789j00q31zwp0018c200gj009rg00fw009d.jpg&key=t019a1e5414ebdd088c.jpg&s=1593261440879 原图链接]]]
丞相胡同(今菜市口胡同),《晨钟》报社旧址、李鸿藻故居等。
法源寺,西[[鹤年堂]]
便宜坊烤鸭店,[[米市胡同]]。谭家菜,菜市口法场,黑猴帽店,[[广和居]]
[[姚燮]]故居,林则徐故居,贾家胡同31号。
[[南海会馆]],康有为故居,米市胡同43号。
新会会馆,梁启超故居,粉房琉璃街115号。
[[潘祖荫]]故居,米市胡同。
[[浏阳会馆]](谭嗣同故居),北半截胡同41号。旧名是库堆胡同。
[[林纾]]旧居,宣武门外校场口内芝麻街。
林白水旧居,棉花头条1号。
绍兴会馆(鲁迅故居),半截胡同7号。
安庆会馆(中国国民党成立会场、[[陈独秀故居]]之一。)
《京报》馆旧址,魏染胡同30号,[[邵飘萍]]创办。[[胡适]]旧居
潜山会馆(张恨水故居之一。)
[[湖南会馆]],烂漫胡同99号,毛泽东故居之一。
白云鹏故居,南大吉巷胡同。
旬慧生故居,[[林海音]]旧居
永兴庵,清末民初报纸批发站,南柳巷45号,破损,现为民居。

==参考来源==
{{reflist}}

[[Category: 670 中国地方志总论]]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Category:690 中國遊記]]

== 参考文献 ==

1 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北京菜市口&action=submit

2 北京菜市口老北京历史

3 北京胡同官方网站
89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