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关陵

增加 257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关陵.jpeg|320px|缩略图|右|<big>关陵</big>[http://www.hubei.gov.cn/mlhb/lyms/ycjq/201602/W020160225474271917145.jpg 原图链接][http://www.hubeibbs.net/thread-2807-1-1.html 来自 湖北网 的图片]]]
'''关陵''',又称当阳大王冢,位于[[湖北省]][[当阳市]],是埋葬[[关羽]]身躯之处。始建于东汉末年。关陵是中国和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 <ref>[https://www.sohu.com/a/195232856_164838 每日一景|走进当阳关陵风景区 ],搜狐,2017-09-28</ref>
==历史==
关陵始建于[[东汉]]末年,为埋葬关羽身躯之处,根据《[[三国志]]》,[[孙权]]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而自己以诸侯礼安葬关羽身躯 <ref>[https://www.sohu.com/picture/333850701 湖北当阳关陵:关羽的“葬身”之地],搜狐,2019-08-15</ref> 。而通常认为曹操则将关羽头颅葬于河南关林,但田福生考证认为关庄村关羽墓才是埋葬关羽头颅之处,关林是[[万历]]年间建的祀祠场所。关陵初名大王冢,位于当阳城西五里,坐西朝东,与九子山相对。关羽遇害后的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伐吴之时,专程到大王冢拜祭关羽,并在玉泉山建关羽祠。
自隋唐以来,历代[[皇帝]]为关羽加封,使其成为武圣人,直至关帝,他的陵园随之扩大,形成宏伟规模。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已成陵园建筑群,始名“关陵”,沿用至今。以后曾多次修缮,但仍保留着明代的建筑风格。关陵建筑群以宫墙相连,全是红砖黄瓦,富丽堂皇。陵园[[中轴线]]上,由前而后依此排列着神道碑亭,华表,石坊,三圆门,马殿,拜殿,正殿,寝殿,陵墓。两侧分设八角亭,春秋阁,碑廊等。正殿为主体建筑,前檐悬“威震华夏”金匾。殿内供奉关羽父子和周仓的大型塑像,造型生动,威风凛凛,气概不凡。寝殿内有[[台湾]]同胞捐资铸塑的高3.6米,重800千克的关公铜像。寝殿后的墓冢,高7米,周长70米,甃石为垣,加上石雕栏杆,刻有“巨龙如海”等图案。墓前碑亭中,立有“汉寿亭侯墓”碑。整个陵园风景幽丽,古柏参天,远山近水,四季常新,加之三国故事脍炙人口,关公品德世人景仰,于是常有海内外旅游者结伴而来,拜谒凭吊。
<center>{{#iDisplay:a0857l3x2ns|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