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元上都遗址

增加 5,24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皇城'''
皇城平面近方形。东墙长1410米,西墙长1415米,北墙长1395米,南墙长1400米。占地面积约164公顷现存高度多在6—7米左右,墙基宽12米,顶宽约5米,向上渐斜收。四墙外侧筑有马面,每面墙6个,共24个。马面底宽12米,凸出墙体约5.4米,现存高度约5.8米中间为黄土夯筑,内外两侧均用自然石块包砌,石墙约厚0.5-0.6米,外侧石块略平整。石砌墙体底部挖有基槽并建有斜坡状墙基。皇城城垣辟有六座城门,南北墙正中各开一门,皇城东西墙对称各开二门。皇城西墙和北墙瓮城门西侧外,发现有明显的河沟遗迹。河沟距城墙约25米,宽约10米。 [7]
'''宫城'''
元上都的成功申遗对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同样能产生积极影响。每一处中国遗产列入世界名录,都是文化走出去的最好体现。这可以让西方全方位地、从不同角度了解中国文化、文化遗产和文化政策。
 
== 主要景点 ==
'''忽必烈铜雕像'''
铸造于2007年的铜雕像群,高约7.5米、长34米、厚度6米总重量达80吨,分别象征着元上都遗址的750年历史、忽必烈在位的34年、在元上都登基的6位皇帝和忽必烈汗的寿终80岁。这座雕像造型优美、内容丰富,是元世祖一生征战戎马生涯、统治世界、治理天下的宏伟大业的浓缩图。位居中央的便是忽必烈汗。忽必烈(1215-1294),元朝的创建者。忽必烈雕像的右侧是蒙古骑兵的场景,左侧是元朝大臣 ,主要有刘秉忠、马可·波罗、郭守敬、姚枢、八思巴以及波斯的使者。
 
'''金莲川草原'''
 
“金莲川”,原名曷里浒东川,每到夏季,川中开满金莲花,远望如同金色的海洋,绵延分布于滦河上游的上都河两岸,东西长60公里,以元上都遗址所在为最宽处,约5-6公里。 金大定八年(1168年)五月,金世宗以“莲者连也,取其金枝玉叶相连之意”,将曷里浒东川命名为金莲川。元宪宗元年(1251年),忽必烈受命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下驻帐于此,广征天下名士,建立了著名的“金莲川幕府”。
 
金莲川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既是水清草美的天然优良牧场,又是骑马射猎,避暑清凉的游乐场所,曾经是中国辽、金、元三代帝王的避暑胜地。
 
'''皇城·明德门'''
 
是从御道进入元上都的第一座城门,属皇城正南门,位置皇城与宫城的南北中轴线上。门道总长24米,宽4.7~5.7米,两侧墙体用青砖垒砌,券顶坍塌,券门处留有高约7米的城门坍塌后的建筑残迹。门外设瓮城,呈长方形,东西宽63米,南北长51米,墙体由块石包砌;瓮城门道长12米,宽3.5-3.8米、正中立有石柱、即将军石,门道两侧现存石质排叉柱和木门柱基石等遗址。
 
'''宫城·御天门'''
 
属宫城南门,居于皇城和宫城的南北中轴线上。门道为砖石砌筑,门外设瓮城,东西宽60米,南北长27米。元人有“明德城南万骑过,御天门下百官多”,“御天门前闻诏书,驿马如飞到大都”的诗句。此处当是百官聚集、奉旨听宣之处。考古发现瓮城外东、西两侧有两排建筑基址,推测为百官上朝或候旨时的歇息之所。
 
'''宫城·大安阁'''
 
本建筑基址位于宫城中心,上层为明清时期的喇嘛庙遗址,下层经考古推测为元代大安阁的建筑基址。基址平面呈“凸”字形,东西长36.5米,南北宽30米,基址底部转角处的外缘用规整的条形砂岩围筑。基址西南角处出土完整的汉白玉龙纹柱础,高2.1米,宽0.53米,厚0.52米,雕有精美的腾龙。 大安阁建于至元三年(1266年),是忽必烈攻陷南宋汴京后,“取故宋熙春阁材于汴,稍损益之,以为此阁,名曰大安。”全阁“飞翔突起,干青霄而矗上”,令观者有“神营鬼构、洞心骇目”之叹,元人有“大安御阁势苕亭,华阙中天壮上京”的赞叹,可见其曾经的雄伟与瑰丽景象。
 
大安阁在元上都用作宫城的“正殿”,元朝皇帝经常在这里举行重大的朝政典礼,如皇帝登基、接见外国使者等。此外,包括皇帝临朝、议政、修佛事、与大臣聚会等日常活动也在此举行。这里曾经发生了许多具有世界性或地区性影响的重大事件,包括元世祖忽必烈之后元成宗、武宗、天顺帝、文宗、顺帝等五位皇帝登基,忽必烈接见马可波罗,以及南宋灭亡后忽必烈受南宋君主的朝降等重大历史事件。
 
'''宫城·穆清阁'''
 
该建筑基址位于皇城与宫城中轴线北端的宫城北墙中部,是宫城内体量最大的建筑,据考古研究推测为穆清阁遗址。 穆清阁始建年代不详,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曾重修。有元一代,是皇帝宴乐、议事与居住的大内宫殿,元人诗中称其为“北阙”。穆清阁遗址现存台基高约8米,东西宽137米,南北长67米,总面积9180平方米。台基平面呈“凹”字形,其上建有大殿与东、西两翼的配殿,呈“阙式建筑”形式。经对东翼顶部的考古发掘,探明基址顶部曾有大型木结构建筑。
 
'''皇城·东城墙'''
 
该城墙总长1410米,中间为黄土夯筑,夯层厚约12-14厘米,内外两侧均用自然石块包砌,石墙厚约0.5-0.6米。大部分墙体保存较好,残高约2.0-5.5米。2002年,曾对皇城东墙的北段368米的外侧墙体及两个马面进行了清理修复。
 
'''遗址博物馆'''
 
现有元上都博物馆馆舍建筑始建于2007年4月,于2008年4月竣工,2008年7月对外开放。
 
馆舍建筑功能分为展厅、文物库、业务工作室、办公用房等,基本具备文物收藏、展览、研究、教育、交流及行政办公等综合服务功能,有5个展厅。
 
该博物馆于2011年4月开始对展厅进行重新改造、布展,并完善了安防系统、游客服务设施等,于2011年7月面向公众开放。新的元上都遗址博物馆正在建设当中。
8,096
次編輯